皇家園林遇上江南園林 海派與蘇派盆景齊聚京城
“這么多南方盆景,在北京難得一見。”29日,北京景山公園壽皇殿景區,50盆海派與蘇派盆景在院落內展出,吸引市民上前圍觀。
2024年景山·景園北京市第十四屆盆景展正在舉辦。當天,來自上海植物園和蘇州拙政園的南方盆景佳作暨海派·蘇派盆景聯展亮相,為北京的市民游客帶來高品質藝術享受。
南方盆景以其細膩入微、布局精巧著稱,此次參展的作品是南方盆景精致與雅致的典范。來自上海植物園的海派盆景,以其不拘一格的造型和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多變性的布局,展現了海派文化的獨特韻味。上海植物園盆景管理中心副主任葛衛佳介紹,本次該園帶來30件盆景作品,海派盆景在制作過程中表達細膩,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在技法上扎剪并重,使用金屬絲纏繞枝干進行彎曲造型,蟠扎定型后精修細剪,以保持優美形態,剛柔相濟,流暢自然。
作為中國盆景藝術的重要流派,蘇派盆景以其自然流暢的風格以及雋秀多姿,斑斕多彩的制作效果見長。拙政園管理處副主任馮玉宇介紹,本次拙政園帶來20盆精品盆景展出。在表達上,蘇派盆景著重意境的創造,展現情景交融的藝術魅力。盆景吸取古典園林藝術精粹,綜合中國繪畫技法之特長,以景寓情,以情抒景,運用“小中見大”等藝術手法,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細膩的工藝,詮釋江南園林的精髓。
受地理環境影響,南北方盆景在樹種用材和石種選用上有所不同,形成了地方派別的特色。景山公園園林科技科科長周明潔介紹,如今各地盆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在制作上也呈現出融合趨勢。本次公園專門搭建了具有北京皇家園林特色的黃琉璃、紅墻作為背板,讓盆景與古建相得益彰。南北盆景的薈萃,不僅展現了中國盆景藝術的多元與包容,也是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次生動呈現。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古藺國際建筑設計競賽現場踏勘及交流答疑會
2024年7月24日,由古藺縣人民政府、園冶杯城市設計中心主辦,古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承辦的古藺國際建筑設計競賽,舉行了現場踏勘及交流答疑會活動【詳細】
城市更新進行時!看上海世博文化公園華麗轉變
位于浦東的世博文化公園定位為生態自然永續、文化融合創新、市民歡聚共享的大公園,是上海完善生態系統、提升空間品質、延續世博精神、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重大舉措之一。今年,公園將實現全園開放【詳細】
國家公園文化長廊活動拉開序幕
7月29日,由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發展中心、中國林業出版社主辦的國家公園文化長廊活動在北京拉開序幕。此次活動通過線下展陳配合講解與線上參與互動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現國家公園發展脈絡、理念內涵、建設成果、文化創意等內容【詳細】
深源創新實驗室丨浮庭
“浮庭”座落于蘇州高新區科技城,這一面向地下停車場入口廣場空間的整體改造,組成了時尚水岸龍湖星悅薈的公共空間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深源創新實驗室完成了該項目由設計到落地的全過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