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潘家園建設“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潘家園打造傳統文化示范街區,從東三環南路潘家園至華威橋周邊街區道路、綠化、公共空間,開展交通治理,嵌入文脈標志。 記者 程功攝
京城潘家園是古玩舊貨的代名詞。眼下,這里將要打造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市民游客能穿街走巷Citywalk(城市漫步)。這是記者昨天從中國·潘家園新年文化消費季活動上獲悉的。
東三環邊,潘家園尚古古玩城門口建成了一處開放式公園,名為“鳳鳴園”。這個園子占地3000平方米,臨三環路一側的矮墻被精心雕琢上了《千里江山圖》。眼下正是萬物凋零的冬天,但仍能看出園中樹木姿態優美,明年春天,這里將舉辦古琴演奏等活動。
這里原本是一處封閉綠地,植物品種單一,景觀有些凌亂。數月前,潘家園街道和尚古古玩城決定,共同將其改造成鳳鳴園——園名巧妙融入了“鳳鳴朝陽”的美好寓意。如今,這個小公園的落成,也意味著潘家園傳統文化示范街區啟動建設。
潘家園擁有全國最大的古玩舊貨集散地,如今成為一個超級大IP,哪怕是不玩收藏的人,也對這里耳熟能詳。“我們以‘穿越時空的博物館’為概念,打造潘家園傳統文化示范街區。希望這里成為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街道工委負責人介紹。
北方工業大學教授、潘家園街道責任規劃師李婧介紹,在街區改造中,將對公共空間進行交通組織梳理,破解交通痼疾,優化城市漫步空間。在文化方面,將植入潘家園屬地文化,在街道景觀中講好潘家園故事,展現古玩文化的魅力。在視覺傳達方面,將建立街區形象和標識系統,形成特色街區風貌。此外,還將開展綠化改造、景觀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
示范街區
總面積為2.59萬平方米
“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總面積為2.59萬平方米,從東三環南路潘家園至華威橋,包括潘家園舊貨市場、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尚古古玩城周邊街區道路、綠化、公共空間,主要涵蓋東三環南路、潘家園路、華威路及周邊公共空間。從地圖上看,示范街區形如我國知名文物——“紅山玉龍”。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讓城市家具更有“故事感”
城市家具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設施【詳細】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又“上新”了
沐浴著溫暖的陽光,遠處山巒郁蔥,腳下青草芬芳,與三兩好友圍爐煮茶……連日來,在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的星村鎮黃村村茶詩樂營地,不少游客駐足拍照、圍爐煮茶,享受自由散漫的時光【詳細】
智慧旅游發展按下“加速鍵”
近日舉辦的2024年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動上,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全國智慧旅游發展報告2024》顯示,有75%的游客通過在線旅游平臺獲取旅游信息,游客越來越傾向于利用互聯網資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