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大這位“獲獎達人”火出圈 推免至東南大學
黃麗文。圖片由學校提供
在建筑設計之路上鉆研不輟,一路斬獲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全國賽區一等獎、“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二等獎、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二等獎……近日,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建筑2020級2002班黃麗文因斬獲各種獎項而“火出圈”,已獲推免至東南大學攻讀智能設計與先進建造方向碩士研究生的Offer。
在生活中尋覓美好
“我總是會對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喜歡在生活中尋覓美好,常常被一些經典建筑所吸引。”高考結束,黃麗文毅然選擇報考建筑學專業。建筑學是五年學制,時間較長,黃麗文認為做好本科階段的學習規劃尤為重要。大一大二時,她利用課余時間學習PS等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還利用假期強化建筑學所需的手繪等技能。
除了基本技能,黃麗文還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并嘗試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建筑設計中。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她結合“建筑物理”課中所學的建筑聲學、光學、熱工學設計知識,以提高建筑使用者的舒適性;在設計建筑方案時,她充分應用建筑力學、建筑結構知識,設計更有特色的結構選型,做到既保障建筑結構穩定又能創造更多有趣的建筑空間。在實踐過程中,黃麗文不僅加深了對建筑學相關知識點的印象,還不斷汲取先進的設計理念,武裝自己的“知識庫”。
“因為我的好奇心,因為我的喜愛,學習這些專業知識成了一種享受。” 黃麗文說。
感受鄉土人情的溫暖
黃麗文認為,一個卓越的建筑設計師不僅需要窺見遙遠繁星的璀璨,更需要懂得鄉土人情的溫暖。
蘇州的園林、北京的皇家建筑、西安的古跡遺址……行走在祖國大地上,黃麗文常常被中國傳統建筑之美所震撼。在景德鎮,黃麗文注意到當地許多古建民居都是以窯磚為建筑材料的贛派建筑風格,極具地域特色,這也讓她開始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建筑技術相結合,設計出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建筑。
大三暑假,黃麗文在建筑學院副教授舒欣老師的指導下,和其他同學組成團隊,參與了全國大學生鄉村設計競賽,完成對閩南鄉村的改造設計,實現傳統建筑元素的創新性轉化。在對村莊的建筑單元進行改造時,團隊充分調研周邊村落群,發現當地建筑普遍采用的是有著燕尾脊的人字坡屋頂,因此在設計村落新建筑時,采用形式類似的雙坡曲屋頂,以呼應當地建筑特色。
探索學科交叉可能
課余,黃麗文經常前往各大建筑與藝術展覽拓寬視野。受到啟發后,黃麗文開始學習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建筑設計領域中的應用,她借助網絡課程資源,深入學習如何利用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別。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大四下學期的養老型社區設計中,黃麗文帶領團隊首次嘗試運用數字化技術算法輔助建筑設計??紤]到老年人出門遛彎、曬太陽等需求,團隊運用遺傳算法,推敲總平面視角下居民樓的排布和居民樓的形狀,以期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對光照的需求。程序優化生成的設計方案,使得場地內每一棟居民樓的排布位置、旋轉角度都能恰到好處,讓社區在夏季有較多的陰涼地,而各戶室內在冬天都可以得到較多的采光。
“過去我以為數字化技術只能幫助我們設計出炫酷的建筑造型。后來我發現,算法的介入讓過往被忽視的設計維度被揭示,數字化技術為設計過程帶來的便利與意外收獲不勝枚舉。”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天壇公園開啟夜景照明 首次設計造景宮燈
賞燈是元宵節的習俗,今天晚上,天壇公園將全面開啟夜景照明,營造節日游園氛圍。隨著天壇祈年殿的點亮,天壇西門賞燈線路上的24座宮燈將同時亮起,展現天壇獨有的魅力。天壇北門賞燈線路上,極具觀賞性的京劇臉譜組燈也將為游客照亮夜游路【詳細】
北京:“小而美”商業綜合體蓬勃生長
家門口不僅有便民超市、理發店,還有星巴克、紫光園、呷哺呷哺等品牌餐飲。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個大型居住社區發現,不少設施陳舊的商業空間經過改造升級,變身小而美的社區商業綜合體。業態更豐富,店鋪更時髦,蓬勃生長的小型商業綜合體正成為京城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
“文博熱”帶動京津冀文旅融合“加速跑”
近來,“博物館里過大年”逐漸成為新春新年俗。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京津冀三地多家博物館聯合行動起來,推出重點展覽、特色文創,策劃主題游徑、民俗非遺展演等多類型的文化活動。一系列文化“大餐”將觀眾的期待值拉滿,極大豐富春節期間京津冀居民的觀覽體驗【詳細】
6666盞燈籠解鎖北京三山五園新逛法
同慶街,聽著就喜慶。剛剛過去的春節,這條街變身燈海,短短7天引客41萬人次,為三山五園增添新逛法。一條普通老街煥發新生,背后有什么故事?昨天,記者前往一探究竟。出了地鐵西苑站,向北溜達幾十米,同慶街的滿天彩燈映入眼簾,五顏六色、形態各異、密密匝匝望不到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