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溫州欲打造全省最大面積“海洋森林”
日期:2008-10-23 來源:溫州新聞網 作者: 我要評論()
千里海疆,將形成一道綠色屏障。記者從10月22日召開的全市紅樹林試驗區建設座談會上獲悉,到2011年,溫州將在河口江灘、海灘上種植萬畝紅樹林,形成浙江省最大面積的“海洋森林”,打造起沿海防護林的第一道屏障。 在蒼南紅樹林濕地保護小區,沿著沿江防護堤前行,800多畝紅樹林倚海而生,潮漲而隱、潮退而現,一群群白鷺或掠過樹梢,或棲息林間,形成了獨特的海陸邊緣生態系統。 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室主任陳秋夏告訴記者,紅樹林具有清污、促淤、抗風、消浪、固堤等作用,且是魚、蝦、蟹、貝類繁殖的好場所,是世界四大海洋保護生態系之一,素有“海洋森林”的美譽。統計數據表明,我市現有的生態公益林每畝一年產生的生態效益是1828元,紅樹林的生態效益則達到9156元。 溫州灘涂資源豐富,但近年來沿海水體受到污染,且臺風等自然災害頻發。從1998年開始,溫州已陸續成功栽培了紅樹林1500多畝,已在防災減災、保護生態中發揮了作用,并創下了全國生長緯度最北的記錄。 從今年起,溫州大面積推廣紅樹林種植,并引進紅樹林新品種,計劃在四年內造林1萬畝,其中通過人工新營造紅樹林8500畝;通過封灘育林,對現有1500畝紅樹林未成林地進行封育改造。根據規劃,全市將主要圍繞甌江、飛云江、鰲江三大水系及樂清灣,形成甌江口灘涂、蒼南鰲江灘涂、飛云江灘涂、樂清灣灘涂等四大紅樹林示范區。 目前,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已積極開展引種試驗,從福建、廣州等地,引進無瓣海桑等7個新的紅樹林植物進行種植,以期試驗推廣這些新品種,并計劃在溫州建設育苗基地。 據了解,除紅樹林保護和發展外,溫州在四年內還將著力實施基干林帶、平原農區防護林、沿海低效防護林改造等項目,建成一個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高效益、科學配置,帶網片結合的防護林體系。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