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城市雕塑,塑什么?
日期:2008-10-24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劉軍 我要評論()
一座城市是否有文化,不在于你建造了多少座雕塑,而在于你建造的雕塑能否代表今天的文化意識、創造思維和藝術水平。 雕塑是一切造型藝術中最有力度最具有感召力的有形藝術。從西方的羅丹、米開朗基羅到東方的秦始皇兵馬俑,從獅身人面像到樂山大佛,從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丹麥的美人魚像到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重慶渣滓洞烈士群像,古今中外的雕塑家們用他們的才情再現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于是有人說雕塑是凝固的藝術,是用雕刀鏤刻出的一部部文明史書。丹納就說:“其實雕塑是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通過雕塑刀在思維與激情的催化下與一種材料碰撞的結果! 城市雕塑,在國外更多地被稱為公共藝術。它在我國的興起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1982年“全國城市雕塑規劃組”的成立和1984年舉辦的“全國城市雕塑設計方案展覽”為我國城市雕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0年之后,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我國城雕進入發展的“黃金十年”。各地對于城市雕塑的熱情空前高漲,雕塑市場的火熱也帶動了大批企業和個人參與其中,雕塑公司、“雕塑之鄉”紛紛涌現。尤其近年來,成片開發雕塑主題公園,集中建造長廊、風景線、海岸線、廣場、大道等等,已成為各城市政府的工作重點之一。 就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地位不在于人口眾多,而在于人口質量,在于產生了多少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一個城市并不在于你修建了多少高樓大廈、多少大廣場,而在于你是否擁有世界一流的典型建筑。同理,一座城市是否有文化,也不在于你建造了多少座雕塑,而在于你建造的雕塑能否代表今天的文化意識、創造思維和藝術水平。古希臘雅典人口僅20萬,但它產生的思想巨人足以影響世界文明的進程;悉尼歌劇院的建造改變了澳大利亞的國家形象,使悉尼從鄉村牧場變成了海濱城市;紐約自由女神像也沒花掉多少錢,但它卻成為了美國精神的象征。 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如果沒有那幾組反映中國革命歷程的浮雕,天安門廣場就沒有重心;成都的四川省展覽館因有毛主席揮手的巨雕便成了蓉城的中心;而廣州如果沒有越秀山上的那五羊石雕,“羊城”之名也就無從談起;聳立在鄭州市中心的“二七”紀念塔已經成為了鄭州特定的城市象征……所以有人就把優秀的城雕說成是現代都市社會與人與政治與經濟與文化的靜態物化,因此面對每一尊優秀的雕塑作品人們便會想到與它密切相聯的歷史,并從中得到啟迪和感召。 與歐洲相比,中國城雕起步很晚。但是,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城雕最多的國家之一。不少中小城市都有了雕塑公園,城雕量還在急劇增長。據初步估計,目前國內從事雕塑創作與設計的人數約有5萬人。但這些從業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的不足2000人,而稱得上雕塑家的少之又少。不少城雕是一些電腦愛好者用電腦制圖,然后交給工人,在車間里根據效果圖生產出來。雕塑產品需要藝術家的思想,而這樣一種定制方式生產出的商品正在讓雕塑走上歧途。 好在中國真正的雕塑家畢竟是多數。沒有他們才華橫溢的奉獻,重慶長江大橋兩端就沒有用“春夏秋冬”構成的生命之河;就沒有毛主席紀念堂中毛澤東的偉岸與祖國山河壯麗永恒的相互守望;就沒有“收租院”里那有形有色對舊社會血淚的控訴! 羅丹有句名言:我用雕塑刀塑造著人和社會,因此我的雙手每一次起落都不敢隨心所欲。可見,雕塑家的事業既是才華的進發,更是對社會對未來責任感的流露。當然唯利是圖的南郭先生不在其中,真正的藝術與人則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聳立。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城市雕塑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