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 → 植物動態 ![]() |
|
溫州:為花卉產業再升級尋求跳板
日期:2008-12-12 來源:甌海新聞網 作者: 我要評論()
從過去由小畈挑著小花小草到溫州的大街小巷去叫賣到如今溫州“第一花卉超市”的落戶麗岙,從1999年建設“十里花卉長廊”到2002年建設“溫州花卉大世界”,再到如今“溫州花城”的醞釀出爐,以分布麗岙、潘橋等地為主的花卉苗木市場不斷發展壯大,走上產業化發展道路,成為領銜我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產業。 如今,花卉產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發展階段。為了促進花卉產業再升級,我區又啟動了“溫州花城”的項目建設,為我區花卉產業再升級提供一個新的跳板。 花卉產業發展的歷程 花木作為商品來生產經營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才開始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溫州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區花卉產業的經濟效益遠遠超出了水稻等傳統農業,農民種植花木的積極性很高,花卉苗木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花卉栽培品種逐漸豐富。 1999年,市政府將麗岙等地的花卉基地列入市農業八大精品建設項目后,市、區政府加大了對花卉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并決定在沿104國道的麗岙、南白象、梧田等鄉鎮開辟溫州市花卉長廊建設,將原來分散經營的花卉企業及花農集中在一起,充分發揮花卉長廊的規模效應和市場效應,積極培育花卉龍頭企業。我區花卉產業得到了迅猛地發展,并逐步走上了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 2002年,我區貫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發展溫州花卉產業的指導方針,根據國內外花卉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建設經驗,構筑溫州花卉產業的核心和窗口,促進溫州花卉的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啟動了麗岙“溫州花卉大世界”的項目建設,投資50余萬元完成了麗岙花卉大世界的概念性規劃。 2005年,我區投資200萬元在麗岙鎮開展“花卉精品一條街”建設,對沿街的花卉企業的門面進行了統一的布局規劃和改造,并落實了沿104國道的廣告宣傳牌的布置。近幾年來,區政府每年用于扶持花卉產業發展的財政補助資金都超過百萬元,并且每年安排500余萬元的信貸資金用于花卉龍頭企業的培育。同時,稅務、工商等部門還對從事花卉苗木等效益農業的企業給予稅費優惠。 經過產業化發展,我區花卉苗木市場得到迅猛發展。目前,全區共有花卉苗木栽培面積5000余畝,花木品種近1000個,花卉專業交易市場2個,花卉企業81家,從業人員5000余人,年產值近億元,年銷售額近2億元,并涌現了生產面積超過500畝的協春園藝場、永成花木場、大鑫園藝場、雙橋花木場等4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 “溫州花城”為產業再升級提供平臺 “溫州這塊地方在花木經營上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南方的植物在這里經過馴化之后,可以順利移植到北方。”區農林漁業局林業林政科白信淼這樣介紹這里的優勢。近年來,我區緊緊抓住地處中亞熱帶地區、氣候條件得天獨厚、花卉資源豐富、南北花卉植物均可以在我區生長、尤其適宜海棗、華棕、大王椰子等南方熱帶花卉馴化北移的特點,積極開展“大樹栽植技術研究”、“鄉土榕樹快速繁育技術研究”、“南方綠化樹種引種馴化繁育與推廣”等一系列課題技術攻關,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使我區成為杭州、上海等地南方樹種北引的馴化栽培基地和浙南閩北的花卉產銷中心。 如今,花卉產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徘徊的十字路口。縱向比較,由于土地制約因素明顯,我區花卉產業發展步子放緩。橫向比較,與我省蕭山、金華及福建漳州、廣東順德等全國花卉種苗主產區相比,我區花卉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苗圃規模普遍較小,產業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技術水平不高;其次是一方面象茶花、香樟、榕樹等綠化苗木品種存在結構性過剩,另一方面室內觀葉植物、高檔盆花等不能自給,主要靠省外調入。 為了促進花卉產業再升級,我區又啟動了“溫州花城”的項目建設,計劃在麗岙建設一個面積為16公頃,以花卉產業為依托,集花卉展示銷售、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花卉專類園林,為我區花卉產業再升級提供跳板。“‘溫州花城’的建設又提供給我們一個新的契機,我們想借這個契機爭取甌海花卉產業上一個新的臺階。”林業專家介紹。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