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五大措施傳承公園文化遺產
日期:2008-12-27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 秦雷 我要評論()
12月27日,由中國公園協會和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共同舉辦的“中國公園文化傳承與發展研討會”在深圳市國際花卉園林博覽園開幕。研討會以“傳承發展公園文化,服務城鄉人民大眾,著力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來自全國直轄市、省會城市、重點國家園林城市等60多個城市的20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許多專家為此次研討會提交了論文,以下是北京頤和園管理處,|和秦雷的論點: 五大措施傳承公園文化遺產 在歷史園林領域,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本體的有效保護是公園管理最基本的任務。公園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和永續利用離不開非物質遺產挖掘和傳承的有力支持。沒有對公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傳承,公園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會失去自身的精神和靈魂,其文化內涵得不到充分地揭示和傳揚,其物質本體也會因失去知識和技術的充分支持而無法傳續久遠。 在當前社會,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面臨著新的形勢和特點:一方面,大規模城市化改造、擴建以及商業化大潮從外部和客觀上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造成強勁的沖擊;另一方面,現代化和全球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工藝、技術、材料和人才隊伍的衰落、消亡和后繼乏人,從內部和主觀上造成保護和傳承的困境。傳承公園文化遺產,應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兩者并重,兩手齊抓,因為二者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表里關系。 因此,急需在認識、法律、技術和人才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加強努力: (1)應從文化遺產及其價值的角度持續加強對公園的宣傳,形成保護公園文化遺產的強大社會共識和輿論的支持與保障; (2)積極推動公園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完善,確保公園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保障和有效推動公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傳承,如古建筑修繕的技術、文物修復的技能、公園歷史文化內涵的知識等,以及一支能夠熟練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專業力量等。 (4)從思想認識、機構設置、人才配備、資金投入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對公園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和研究的重視和支持。 (5)通過加強對北京公園無形文化遺產的整理、研究培養專業隊伍、積累發展后勁。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頤和園 中國公園文化傳承與發展研討會 公園文化節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