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毀綠”事件層出不窮 沿街店鋪經營者護綠意識需加強
日期:2009-01-2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李松梧 我要評論()
在城市,特別在中小城市,盡管與行道樹、綠籬帶終日“廝守”,不少沿街店鋪的經營人員卻毫不珍惜身邊的綠化成果,亟待加強愛綠護綠意識。 行道樹不是樁,也不是柱,但有經營者就把有生命的樹木當作無生命的柱子,在樹木間用鐵絲等制成廣告橫幅;鐵絲盡管暫時不會勒破樹皮,但隨著樹木生長變粗,終會切斷樹皮使其無法進行養分輸送。還有經營者依托兩棵大樹搭起簡易棚作為店外店,樹干上釘上密密的釘子,掛著這樣那樣的商品;本來整潔、健康、粗壯的樹桿,被釘子釘得千瘡百孔。 行道樹遭受的“非人待遇”遠不只這些。有的把長長的鞭炮纏繞在樹干上燃放,在震耳的爆炸聲中和濃濃的硝煙中,樹木在顫抖,隨時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險;有的為使自己的店鋪招牌顯眼,不惜砍掉生長多年的枝杈,使樹木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半身不遂”……總之,沿街店鋪外的行道樹可謂飽受“凌辱”。 灌木叢的命運也好不到哪里。不少經營者就是為了少走那幾步,開飯店的把生活污水及剩飯菜倒進灌木叢,修車店的把沾滿油垢的下腳料扔進灌木叢,剛開張的把裝修廢料拋進灌木叢……那些投巨資建成的綠籬成為藏污納垢的天然垃圾箱。 公共花木據為己有也是毀綠。去年國慶節前夕,筆者所在縣的園林部門在每條街上都布置了數量不等的盆花,可兩天過后,盆花消失了近一半。后經調查,這些消失的盆花,大多“跑”到了沿街店鋪內。除此之外,有些名貴的綠化樹木也時常不翼而飛,其中不少系店鋪經營者所為。 由此不難看出,在當今的城市,部分沿街店鋪的經營人員隨意侵擾、危害城市綠化的現象著實存在。由于這些現象的存在,加之其他方面的因素,致使我國城市綠化、美化成果的鞏固率比較低,從而提高了城市環境建設的成本,加大了城市建設的難度。 其實,沿街店鋪經營者是綠色植物的最直接受益者,因為他們能最先呼吸到沿街植物釋放的氧氣和被凈化的空氣,綠色植物還能使他們少受噪音、粉塵、汽車尾氣的危害。但是,他們非但不思回報,反而時常侵擾和破壞城市綠化,各級城市管理部門理應予以高度重視,提高其愛綠護綠意識。 首先,要加強生態道德觀教育,促其自律。人們大都把道德看得很重要,既然如此,何不把生態教育與道德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生態道德教育,用道德的譴責和批判功能促使部分店鋪經營人員去關注綠色、反省和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 其次,用法制方式迫使其增強愛綠護綠的意識。應借鑒新加坡、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環境管理經驗,對侵擾和危害環境的“微小暴行”,依法懲處,不可姑息。各級城市綜合執法機關應增加環境執法的內容,加大環境執法的力度;真正落實門前“三包”,層層鑒定護綠責任書,對有功者獎,對失職者罰;對危害樹、草、花等綠色植物的店鋪經營人員,一經查實,要依法嚴厲懲處。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綠化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