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金山嶺長城-熱河[河北承德]
金山嶺長城-熱河位于河北省灤平縣境內,地處京、津、遼、蒙四省市交匯點。因修筑于燕山第一峰霧靈峰與古北口臥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始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年),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譚綸修建的,約長十公里,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氣勢磅礴。由于這里地勢低緩,易攻難守,城墻修筑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臺巍峨高大,城關要塞星羅棋布,樓臺密集,共有158座之多。這些樓臺形式各異,巧奪天工,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鉆天等形狀,另外還有多孔眼的了望臺,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等。在金山嶺長城內外,有司馬臺堡、龍玉峪堡、煉軍五營等烽火臺和營地。登上金山頂的望京樓,可見京城。 世人矚目的金山嶺長城是明長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位于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市密云縣交界處。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為大將徐達主持修建。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總兵官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在徐達所建長城的基礎上續建、改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區、一級旅游景點,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金山嶺長城西起龍嶺口,東止望京樓,全長10.5公里。沿線設有建筑各異的敵樓67座,烽燧二座,大小關隘五處,是現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長城,被專家稱之為明長城之精華。依山設險、憑水置塞,雄城起伏似鋼墻鐵壁。雕樓林立,如甲兵護衛,“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以其視野開闊,敵樓密集,建筑防御體系功能奇特而著稱于世。國家領導多次到此視察并給予了高度評價,“萬里長城,金山獨秀”多少專家無不為金山嶺長城的精美設計而發出由衷的贊嘆。 漫步于金山嶺長城之上,可見到船蓬頂、四角鉆天頂、八角藻井頂、穹窿頂等內部結構建筑形式各異的敵樓。軍事防御體系極強,設有障墻、戰臺、炮臺、了望臺、雷石孔、射孔、擋馬墻、支墻、圍戰墻等,層層設防,可謂固若金湯。登上金山嶺長城傾心感受古長城的壯美與雄渾,便可體會一個民族的偉大與豪邁。 金山嶺長城風景區32平方公里內峰戀疊翠、青山滿目。這里,春天山花爛漫,濃郁飄香;盛夏萬木蔥籠,云霧飄渺;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嚴冬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在這如詩如畫的天地間,處處是美景,處處有奇觀,實在令人叫絕。 為深挖旅游資源,打造金山嶺長城品牌,更好地服務于游人,滿足多種游客的需求,景區內修建了長800米的旅游索道一條。并建有卡丁車、速降等娛樂項目。為豐富金山嶺長城夜間的娛樂活動,現又新建了3公里的夜長城。按著省、市領導的指示,與京承公路相連4公里旅游路進行了拓寬翻新改造。 “亞洲飛人柯受良飛躍金山嶺長城”、“于順業倒飛金山嶺長城”、“環保人展覽”、“午夜銳舞派對蹦迪”、“城上婚禮”、“燒烤晚宴”等大型活動在這里得以成功舉行。黨和國家、省、市領導多次到金山嶺長城考察。眾多的影視名星、歌唱家到此進行影、視、曲的拍攝......更使她蜚聲海內外。 金山長城位于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登上長城舉目望去,啊!一條昂首擺尾的巨龍,飛騰在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嶺之中,高昂的龍頭揚起在聳入云端的峰巔上,仿佛再一縱身,就要躍上天宮,而龍尾還搭在銀帶般的潮河畔上。 京通鐵路和京承公路,就好像兩條烏黑的長蛇,從龍身下穿過。極目遠眺,東面,燕山山脈第一高峰——霧靈山隱約可見;西面臥虎嶺真象一只龐然大虎,威風凜凜地守衛著北京的北大門——古北口;南面,波光粼粼的密云水庫,宛如一塊明鏡,鑲嵌在崇山峻嶺之間;北面,山濤林海,群峰涌浪,滾滾流向天際。 沿著長城漫游,看到金山嶺長城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敵樓密集,在這30公里的長城上,筑有形式各異的一百多座敵樓,有方形、扁形、圓形、拐角形的;有平頂、船篷頂、穹隆頂、四角鉆天和八角藻井頂的;還有少數仿照動物形象建造的,如貓眼樓、狐頂樓……。這些敵樓多分上下兩層,下層樓內有縱橫六條拱道,十個券門,前后左右可運兵自如:上層有一個供士卒站崗放哨、遮雨避風用的磚砌小鋪房。兩層之間有石梯相通。繼續攀登到一座叫庫房樓的敵樓,這是在軍事設施上很有代表性的一座敵樓。前后左右觀看:在樓內側不遠的小平臺上,有一間大約30平方米的庫房,用來儲存兵器和糧草,因此得名庫房樓。 緊靠外側的樓腳下,有一個一人高的半圓形戰臺,戰臺上設有箭孔和遼望臺。這是庫樓房的第一道防線。戰臺外40多米遠的半山腰上,有一道石砌的戰壕,這又是一道防線。庫房樓東西兩側的馬道上,筑有一道道障礙墻,障礙墻設有箭孔。此外,在庫房樓外側大約會二百多米左右兩個山頭上,各筑一個了望墩臺,可以及時觀察到遠方的敵情。真是層層設防,步步為營,能攻能守,堅不可摧。 金山嶺長城位于灤平縣巴克什營一帶,毗鄰京承旅游公路,距北京130公里,距承德市區91公里。它東面是霧靈山,西面是臥虎嶺,南通京都,北達壩上,是進出塞內外的咽喉要道,也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金山嶺長城東起望京樓,西至龍峪口,全長10、5公里。隆慶元年(1567年),由明朝民族英雄戚繼光主持修建。金山嶺長城因經過大小金山而得名。關于“金山”一名,還有這樣一段傳說:修筑這段長城的人,是當年隨抗倭英雄戚繼光北上的3000名江浙士兵,由于思念家鄉,所以借用鎮江大、小金山島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座山,以寄托對故圭的眷戀之情。 金山嶺長城堪稱我國萬里長城的精粹。登上金山嶺長城,不僅可以飽覽千姿百態的北國風光,還可領略到那蜿蜒曲折的長城,猶如一條昂首擺尾的巨龍,飛騰在綿延起伏的奇峰峻嶺之中。龍頭高揚在東面聳入云端的老虎山頂峰,龍尾還搭在西面的潮河邊。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