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壺瓶山[湖南常德]
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湖南省石門縣境內,地理位置在東經110°29′~110°59′和北緯29°50 ′~30°09 ′之間,東南西三面分別與石門縣太平鎮、所街鄉、羅坪鄉及東山峰管理區、南北鎮接壤,北與湖北省五峰縣、鶴峰縣毗鄰,總面積66568ha。該區于1982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華南虎等瀕危動物物種及其棲息地和珙桐等珍稀植物物種及群落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該區地處云貴高原向東部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區內保存有大量的古老珍稀瀕危物種,被國外專家學者譽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歐亞大陸同緯度帶中物種譜系最完整的一塊寶地”,具有極的科學研究價值和全球性重要意義。 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召開的“中國自然保護優先領域研討會”將壺瓶山定為全國40個具有國際意義(Ⅰ級)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將壺瓶山列為我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中國生物多樣性現狀及其保護對策》將包括壺瓶山在內的“湘鄂川黔邊界山地地區”列為“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4512項目華南虎現存野外種群的調查》證實,本區是“目前僅有的兩處具有合適面積的華南虎棲息地之一”。 區內已記錄維管束植物2836種,隸屬于228科、1026屬,分別占湖南省的科、屬、種的89.06%、72.39%、54.41%,是湖南省維管束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方。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光葉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銀杏(Ginkgo biloba)、鐘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南方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等6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長果安息香(Changiostyrax dolichocarpa)、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連香樹(Cercidiphyllum japonicum)等24種。列入CITES公約附錄的植物有朱蘭(Pogonia japonica)、石豆蘭(Bulbophyllum radiatum)等69種。新種有長果安息香、湖南花楸(Sorbus hunanica)、石門鵝耳櫪(Carpinus shimenensis)、石門葡萄(Vitis shimenensis)、湖南菝葜(Smilax hnanensi)、石門小檗(Berberis oblanceifolia)、石門杜鵑(Rhododendron shimanense)等7種。區內現已記錄的菌類150種,分屬于22科61屬,其中能食用或藥用菌類約50種,有毒菌類約20種。 區內現已記錄的陸生脊椎動物315種,隸屬于28目82科。其中:哺乳綱8目26科64 種,鳥綱15目39科179種,爬行綱3目9科47種,兩棲綱2目8科25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金錢豹(Panthera pardus)、云豹、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金雕(Aquila chrysaetos)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蘇門羚、林麝、穿山甲、紅腹錦雞、大鯢(Andrias davidianus)等48種;列入CITES附錄的有穿山甲、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等52種。區內現已記錄的魚類有30種,隸屬5目12科。 區內昆蟲資源極為豐富,現已記錄的昆蟲有4500余種,隸屬于24目265科,其中已發表昆蟲新種39個,中國新記錄種11個,湖南省新記錄種81個,列入CITES附錄的有雙尾褐鳳蝶1種,國家重點保護種類有叉犀金龜、雙尾褐鳳蝶2種。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是一片廣袤而潔凈的原始處女地,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植物王國”、“天然動物園”、“地質環境演變的教科書”;區內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境內二百多座奇峰卓立如林,主峰海拔2098.7米,有“湖南屋脊”之稱,是科學考察和生態旅游的絕佳去處。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