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涿州雙塔[河北保定]
涿州雙塔位于河北省涿州市老城內東北角。南塔稱智度寺塔,建于遼太平十一年(1031年);北塔稱云居寺塔,建于遼大安八年(1092年)。兩塔均為舍利塔。 雙塔相距約300米,平面均為八角形,都是仿木樓閣式磚塔。智度寺塔高44米,共五層;云居寺塔高55.69米,共六層。智度寺塔位于云居寺南側,俗稱南塔。塔內多處設迎風、彩光口,回廊墻壁上有佛龕,現保存完整。 涿州雙塔是中國現存遼塔中保存較少的樓閣式磚塔,完全模仿木構樓閣,做工精細,在建筑史上有比較大的影響。 涿州雙塔,位于涿州古城內西北隅,兩塔南北對峙,相距約260米,南塔稱“智度寺塔”,北塔稱“云居寺塔”,合稱涿州雙塔,均為八角形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南塔五級高44米,始建于遼太平十一年(1031);北塔六級高55.69米,始建于遼大安八年(1092)。兩塔均因寺得名,寺早已無存。1982年7月23日被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料記載,雙塔在遼、金、明、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民國十六年(1927)晉奉大戰,此塔遭炮擊造成東側墻體部分殘缺。1976年唐山大地震,塔頂坍塌,塔體開裂,又經多年雨水沖刷破損加劇;云居寺塔也因年久失修損毀嚴重。2001年由國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雙塔之一的智度寺塔開始進行修復。預計2004年下半年主體竣工。同時開工修復云居寺塔,2006年雙塔主體工程完工。 雙塔是涿州標志性的歷史建筑,是北京以南的著名古跡,是方圓二十里內舉目可及的天空輪廊。雙塔積淀了涿州近千年的古代文明,展示了自身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和絢麗多姿的人文風貌。雙塔造型優美,歷代文人學士贊詠者甚多,“雙塔晴煙”為涿州八景之一,民間也有“姑嫂修塔"的美麗傳說。其中云居寺塔一反佛塔用奇數慣例而采用偶數,使得國內佛學界、文物界、建筑學專家一直未解其中玄機,更體現了雙塔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云居寺雙塔位於河北省涿州市東北隅。雙塔一南一北,遙遙相對。南為智度寺塔,北為云居寺塔,統稱云居寺雙塔,俗稱“涿州雙塔”。據金正隆五年(1160年)云居寺重修釋迦佛舍利塔碑記載,雙塔為遼大安八年(1092年)所建,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 雙塔均為磚結構。云居寺塔八角形,六層,一反佛塔用奇數的慣例,而采用偶數。第一層平座下的間柱式樣和壺門式裙板、人物、墊拱板等均系遼代之作。每面分為三間,因每層向上遞減,斗拱式樣隨之變化,不拘一格。如當心間補間鋪作,自第一層至第四層用45。斜拱,第五層用普通華拱,第六層用60。斜拱。第五層華拱兩側空檔,則自柱頭鋪作,另出斜拱填補之。斗拱結構與遼代木結構建筑多有相符。塔內中央有巨大的磚砌中心柱,內設階梯直達上層。中心柱外面有走廓環繞。 智度寺塔為五層八角形:結構與北塔相同。唯每層斗拱不如北塔富於變化。因兩塔造型優美,頗具盛名,文人雅士題詠甚多。清人楊銜《云居寺雙塔詩》:“金鴉開翅維摩宮,書出白塔檀云中。七盤銀嬴倚碧宇,天外綽約雙芙蓉。”更有趣的是,雙塔在晴朗的白天竟冒出白煙來,故美稱為“雙塔睛煙”,為涿郡八景之一。 雙塔建于宋遼年間,古有"雙煙直奪青云路,金元遺跡恨吞胡"的詩句,傳說雙塔是由兩位巧手的姑嫂一夜之間建成的,實際她是佛教文化的產物。雙塔分南北兩塔,北塔為云居寺塔,南塔為智度寺塔,雙塔巍峨多姿,近看玲瓏精巧,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建筑藝術。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遠看雙塔正象幾縷青煙在蔚藍的天幕上裊裊升起,故稱作"雙塔睛煙",為涿州古八景之一,是涿州古老文明的象征,現已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經涿州市和河北省、國家文物部門共同努力,雙塔修復開工;2002年6月10日,智度寺塔在修復過程中發現了1927年軍閥混戰時的未爆炮彈,涿州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指揮,組織全市力量,聘請排彈專家排除了塔內的炮彈,保護了國家級重點文物和塔同居民的安全,保證了修復工程的順利進行。雙塔修復后,將配合雙塔周邊的舊城區拆遷改造,建雙塔公園、旅游文化設施及房地產開發等。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2)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