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五大中國特色主題公園
彝人古鎮 特點:古老,秀美 元素:彝文化,景觀典故,文化廣場 彝人古鎮位于楚雄開發區。古鎮的設計完全是兩樓一底的仿古彝族民居。我們說的彝族民居不是解放前貧苦彝民的苫片房、垛木房,而是以楚雄、武定彝族土司、頭人的住宅為生活原型加工設計的。 整個古鎮共有八個區,每個區叫做“坊”,每個坊又有若干的四合院組成。 四合院叫做“苑”,不成圍合的叫“浦”,全鎮共有七坊五十苑(浦) 。整個古鎮形成一個大圍合,每坊一個中圍合,每個四合院成一個小圍合。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向內聚集的典型特征,也體現了中國上下有序,父慈子孝,團結一致的文化觀念。 古鎮又是一個水鄉。 北邊有一條小溪,橫貫東西,兩旁是竹林、芭蕉林, 25 米寬的綠化帶叫做竹溪大道。鎮中東西走向的主水體自然成型,有寬有窄,叫做桃花溪。從圖上看,宛若“長龍臥波”,賦予古鎮吉祥如意的含義。對于“滇中干旱區”的楚雄,更是難能可貴。 彝文化 彝族歷史人文資源十分豐富、博大、精深。在語言和文字方面的種類就有十種之多,用彝族文字寫下的文獻浩如煙海,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天文、歷法、歷史、地理、醫學、藝術等。十月太陽歷、虎宇宙觀、萬物雌雄觀、尊左尚黑、火崇拜、畢摩畫、畢摩經、史詩《梅葛》等對人類的科學史、思維史產生過重大影響。 古鎮存在大量展示彝族原生態建筑文化:如瓦房、土展房、垛木房、閃片房、毛草房等彝族民居建筑。 在正大門入口規劃一條市井商業街展示彝族原生態市井文化,布置酒鋪(釀酒(白酒、米酒)工藝展示、彝族酒具展示、游客品酒活動);豆腐房(豆腐制作工藝展示及其它特色食品制作。刺繡房(織布、染布、刺繡工藝展示);木器、竹器、樂器、銀器、漆器、鐵葫蘆等工藝品制作和展示;藥鋪(制藥、看病)展示彝族的醫藥文化;茶鋪(制茶、品烤茶)展示彝族的茶文化等。 在市井商業街北面規劃一個原生態村落,布置民居、打谷場、姑娘房、婚房、土主廟、村社廣場等生活環境,并通過碾米、磨面、紡織、刺繡、婚禮等活動展示彝族原生態生活文化。
景觀典故 古鎮到處都是景觀,到處都有典故。可以說是移步易景,一景一串故事。在十字街,丁字路口共設計了二十多個景觀,包括“彝族七秀”、“鹿城八景”。彝族七秀中如哀牢疊翠、土林奇觀,鹿城八景中如峨碌晴崗、南山雁塔。所有建筑、景觀、園林采納了麗江古城、彝族民居、江南水鄉的各家之長。 彝人古鎮位于楚雄開發區的西片。選址在這里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開發區的發展趨勢是向西延伸,現在的邊緣可能成為今后的中心;二是宋朝所建的德江古城在“威楚西北二公里”,大約就是這附近。 文化廣場 水源廣場:水是生命之源,景因水活,廣場展示了彝族水的文化; 梅葛廣場:通過雕塑形式,再現了彝族創世史詩《梅葛》的精髓以及彝族先民太陽歷文化; 火塘會廣場:彝族是一個“尊左、尚黑”,崇拜火的民族,主要展示了彝族的火文化,是彝家兄弟踏歌娛樂的最好去處; 德運廣場:通過“德運石”、《德運碑》等表述了(宋)大理國高氏相國的功績,突出了以德治國的理念,也號召世人不忘祖訓,以德為人,同時,為后期開發德江城找到了歷史依據; 咪依魯廣場:通過雕塑講述了《咪依魯》的傳說,展現了彝族人民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精神; 畢摩文化廣場:即大型“火塘會廣場”。廣場設立畢摩文化長廊,廣場將集民俗文化和園林為一體,主要用于展示彝族的各種節慶活動; 廟會廣場:廣場東邊是祖廟,西邊是高氏相府,廣場邊設有戲臺,該廣場是室外戲曲和歌舞活動場所。也是廟會活動場所。 推薦指數:★★★★☆ 開放時間:8:00 -18:00 門票:進鎮免費,彝人部落設景點門票120元/人(具體票價以景點為準)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