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學術會議動態|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鄭勇平:中國花卉產業30年回顧及問題
第五屆中國花卉產業高峰論壇于2008年6月18日在天津東麗區舉行。下午舉辦高峰論壇的主題報告會,來自荷蘭、日本、臺灣以及內地的四位業內專家,他們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業經歷為大家介紹他們所在地區、企業的花卉產業發展歷程,其中我們有享譽世界的球根花卉荷蘭球根花卉、日本盆栽花卉,也涉及到臺灣花卉產業的例子,還有森禾他們也將登臺做主題報告,將他們的經驗分享。 鄭勇平: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很榮幸在這里跟大家做一個交流,題目定了一個企業30年發展歷程及前景展望,我當時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壓力很大,因為我們這30年里面中國花卉產業經過了一個大發展,其中也有很多的波折。大會給我演講的時間是半個小時,我把原來材料里很多圖表都拿掉了,中國花卉發展到今天,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時候,更重要是明確下一步應該怎么做,至于前景大家對中國花卉的肯定都非常看好,更重要我們在回顧的同時,看到前景的情況下應該明確我們應該干什么,我們把重點放在這一塊。因為十幾年來我從一個學者到一個管理者,到今天作為一個商人,從事企業的經營有很多感慨,我希望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我講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我們的成就。從我的歷程里面用我自己眼光來總結的,江會長的總結占了非常高,我從操盤或者作業來說。第二、從我們企業發展過程當中花卉產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第三、我認為根本出路肯定是現代化的問題,大家都講現代化,我們到底要注意什么?這個就是前景,前景就不講了。 第一我講一下中國花卉產業三十年的偉大成就,我總結的時候,從我們目標是要現代化,跟國際接軌,和發達國家先進花卉產業相比較要接軌,甚至超越。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從現代化來總結,我們國家花卉30年最大成就就是已經建立了規模非常龐大的產業群體,后面我會論證為什么這是最偉大的。一個行業如果沒有一個產業群體根本沒人從業的時候,你講現代化是不可能,因為不可能有競爭。如果沒有競爭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現代化的。 所以我們從數字來看,現在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對于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全國80年代初的時候,我們全國花卉生產面積只有兩萬公頃,也就是30萬畝。但是到今天,我們公布的面積已經非常大了,已經到了一千萬畝,林業的投資和農業部公布的數字不一樣,林業公布的數字將近1500萬畝,農業部公布是一千多一些。但是不管怎樣,一千多萬畝的生產面積已經夠大了。這么多年來我們的產值已經上了七八百億元了,但是我們的出口還是有問題,我個人感到如果都算好了不下三千億。我們從產品來說有六七百億的范圍,跟一般的國家相比,這個數字比較非常大了,這是最偉大一個成就。 第二在群體里面產生的專業化的區域已經非常明確了,就是花卉主產區相對集中,這也是一個現代化標志,專業化、區域化,我們主要是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比較大規模的發展,現在到了京津唐再到四川,我們主要花卉產業和經濟快速發展密切相關,非常明確的形成了這幾個區域,這為我們行業現代化奠定了非常好的專業化基礎。群體里面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現在在產品上面,主要是綠化產品,還有鮮花等四大類,我認為也是隨著經濟發展逐步逐步的擴大規模,現在大家都知道,在整個數據里面,綠化苗木、觀賞苗木比例是最大。我們現在肯定是重視環境,再重視家里面。 再加上是盆花,盆花的比例比較高,中國人發展到現在,花卉消費概念有所變化,但是宣傳不夠,引導不夠,比如一個人到市場買花的時候,他非常代表我們的消費觀念。大家注意我們老百姓買花的時候,大家都問一句話,這盆花能夠養幾年?用的是幾年?木本植物才會養幾年,我們現在主要是養盆花,主要是養幾個月,鮮花是養幾天,我衷心希望我們各位領導、各位同行要做一件工作,希望老百姓買花的時候,問“這盆花能夠養幾天?”我們這個行業一定有非常大的飛躍,非常大的發展,消費市場會動起來。當問你養幾年的時候,他就不買了。這是一個消費觀念的問題。 第一個規模龐大里面我感到規模確實比較大,這樣為今后現代化改造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第二個專業化已經出現了,第三個歸成大類各自形成規模。 回顧經歷的時候,我認識從80年代初到今天,我們整個行業到今天擁有非常好的一個機會,當計劃經濟非常流行的時候,我們花卉沒有到計劃經濟里面去,基本上是由市場調節的,我們國家在往前發展的時候,花卉就是一個市場化的產品,所以當我在選擇森禾發展方向的時候,我的公司資源基本用在了經濟類資源,但是我偏偏選擇花卉做突破口,我在做的過程當中,我們這個行業只有花卉才是真正市場化條件,這個就是靠競爭。只要你有新品種、價格控制比較好,人家就愿意買,而不是按計劃來安排,那我就剩下天天喝酒,天天拍馬屁就完蛋了。這個經濟發布肯定是自發形成的,為今天的市場競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到了后來快速發展,大家知道我們花卉經歷了幾次高潮,需求量大了以后什么都跟上了,包括現在進入調整期的時候,這兩年很慘,每年有很多企業要死掉,董事長以前跟我說要發什么紅文警告、黃文警告,我認為不能發,我當時做六萬畝,當我做出來時候已經是150多萬畝了,太快了。當時一定要發警告的時候,我認為不能發,我認為浙江省必須讓一部分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死掉,可能對他來說是很殘酷的,但是對浙江省的花卉競爭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必須有20%-30%企業死掉。 大家現在回到浙江看看,浙江現在從業人員非常注重幾樣東西,第一新品種;第二新技術。我在浙江林業行業做了二三十年,以前給補貼都不做的,我們推動了三十年了,競爭都出來了。當一個行業垃圾都賣掉的時候,誰還會重視人才。浙江花卉發展30年是一個縮影,我們當時快速發展造成了很多問題,還有一個階段就是比較理性調整的階段,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會進入理性調整階段,那往往是由政府主導,但是從業人員很理性。 第四個階段我認為是最理想的,或者我在做秘書長的時候,我也希望創造一個環境,就是市場競爭來調整。按照市場化條件來做,這個是最徹底的。我從學者到官員到今天做企業,我知道我面臨就是這樣的挑戰,而且我最喜歡就是這種挑戰。 第二點已經實現了主要產品的質量升級,花卉做到今天,大家目標很明確,我們都希望現代化。現代化除了產業規模以外,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產品必須要升級。產品質量一定要好,以前我們很多產品是不能夠登大雅之堂的,比如我們以前生產的佛手,我們以前很多浙江產品就是用一個土罐子一種就是五年。還有把破甘蔗放在茶幾上面。我們的30年回顧來看,我們的苗木也好,我們的盆花也好,我們的鮮花也好,我們的質量是遠遠超越起步的時候和國際已經很接軌了。我們像足球一樣,就差臨門一腳但就是沒有踢進去。 中國的成本這么低出口就是出不去,你認為是檢疫方面的問題嗎?不是,我認為還是我們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講,問你買幾年,幾個月大家一定要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我們做生產品來說一定要提供幾個月的種植,人家養兩個禮拜你養兩三個禮拜。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