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學術會議動態|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澳門園林產業六十年
澳門民政總署園林綠化部部長潘永華 澳門園林產業由于歷史原因,有其獨持性,其發展過程,受中國改革開放等國策影響深遠。由于受到城巿發展的影響,早期澳門有十多個花場,到了80年代未僅剩下4-5 個,均以種植年花如桃花、年桔等,但產量仍不足以滿足本地巿場,大量從國內進口。由于國內產品價廉物美,占領本地巿場,造成澳門植物長期主要由國內進口,所以國內政策更改,對本地的園林產業影響非常大。 澳門園林產業歷史簡述:早期園林產業單一,一般以花場形式經營,場占地甚廣,種植各種花卉樹木,供應當時巿民所需。1961年,廣東省委決定“開放邊防口子”,但政策很快被取締。其后澳門花農入貨由南光集團總代理,并由輝記園執行。1978年廣東省引入自由市場手法,取消總代理,實施「小額貿易證」。「灣仔花婆」每天來澳售賣鮮花。早期的花店多是以中式插花為主。回歸以后,賭權開放令經中高檔花店隨即應運而生。現時澳門的園林經營模式,以園藝公司、傳統花場、花店及灣仔花婆擺賣為主,由此巿場競爭激烈,業務多元化,但仍以鮮花和綠化為主體。現在花場的經營模式,與一般園藝公司無疑,主要業務有承接政府綠化管理服務、植物租賃、年花售賣等。 種植業在澳門屬于「夕陽」行業,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緊張、肥料、農藥價格上升等因素,限制了花場的發展 。澳門園林產業屬袖珍型。植物都由國內進口,只有少部分由香港、荷蘭、紐西蘭、臺灣、泰國、南非等國家及地區入口,本地生產量少。存在以下問題 :技術水平低、從業員老化,加上土地農用土地資源不足。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