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學術會議動態|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第五屆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舉辦
11月21日,第五屆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我校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方工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六所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的首都高校代表出席了此次論壇。 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負責人代表論壇主辦方致辭,回顧了中國風景園林教育的歷史,并指出,在今年IFLA國際風景園林設計競賽喜獲大獎的背景下,中國風景園林教育事業迎來了其蓬勃發展的嶄新階段,以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為平臺,總結經驗,繼往開來,加強各校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的交流合作,促進整個風景園林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國家建設提供專業人才和技術支持,這既是時代賦予風景園林行業的歷史使命,也是風景園林教育事業發展的大好機遇。 整個論壇為期一天,先后有來自六所高校的11組同學進行了主題發言,聯袂為大家奉獻出風景園林領域內的先進思想及理論實踐。 北京林業大學的劉家琳以IFLA競賽作品構思為基礎,為大家帶來了關于“綠色的避風港––作為綠色基礎設施的防風避風廊道”的精彩演講,她從解題、選題、前期定位、具體項目、對策、技術背景設計手段等幾方面,給大家介紹了此次IFLA大獎的設計方案,引起了在場聽眾對風景園林中風環境研究方向的關注和興趣。 清華大學的崔慶偉與大家分享了他在三個具體項目的實踐中體會到的設計感想,他提出,設計就是基于理性分析和感性發揮的復雜綜合產物,設計師個人不但要有堅實的專業基礎,同時還應具備很高的文化修養,同時,設計是一個不斷糾錯的過程,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具備發現錯誤的能力,要在不斷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尋找一個自然、準確、合理的最適合具體環境的方案。 此外,北方工業大學的唐立果帶來永定河石景山段濱河公園景觀設計研究,提出了CSA城市農場以及苗圃花園化等頗具啟發的想法;北京大學的冉鑫,帶來了“基于斯坦尼茲模型的規劃與設計”的演講,介紹了利用GIS進行單因子疊加的規劃分析方法;IFLA又一獲獎作者,北京林業大學的沈潔就“S+C––羌峰寨生態性恢復規劃”方案構思進行了演講;清華大學的梁尚宇和張靜妮介紹了他們的清華大學景觀系2008秋季studio探索“活力再造––海淀步行街與中關村西區”,精彩的設計宣傳短片驚艷全場;北京林業大學的孫帥帶來了“Renaturalizationoftheriver”IFLA競賽作品構思,針對天津海河入海口,人、動物、鹽田、海洋的矛盾關系,提出了借助自然力重塑或移植河道的設想;北方工業大學的鐘婷婷、王青嵐,中國農業大學的洪波,中央美術學院的馮涵吉也分別就他們參與的實際項目,各自發表了有關于居住區景觀設計、生態規劃以及濕地景觀設計的演講。 據悉,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由北京林業大學于2005年發起的,旨在促進首都高校間風景園林專業研究生的交流、學習與提高。隨著論壇規模的逐步發展,現已囊括北京地區大多數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的高等院校,并拓展到建筑專業相關領域。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