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規劃設計 → 單位綠化|規劃設計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北林畢業生作品之北京GBD藝術區景觀概念設計
一 GBD北花園藝術特區整體項目介紹 1 概念 GBD北花園藝術特區處在北京走向未來的連接線上。從天安門一線向東,行車20分鐘,長安街和通惠河南岸就是GBD。GBD地處北京市新地圖的東沿,它定位于城市中心與衛星城結合部的新版圖城市,集多種樣式于一身,并包容在從北京城市文化中上升的大高碑店文化區里。GBD是最具當代性和開放性的空間實驗。GBD占地450,000m2,分有6個街區:1.老廠房改造的藝術區; 2. 旗艦街;3. 清明上河圖商業街;4. 桃花島;5. 澀地;6. 商務區。以上6個街區將于2007-2010年逐步開發實施。 ![]() 2 方向 今天的北京已成為當代藝術、創意產業和商業的中心并持續對國際化零售及高標準休閑生活的需求,同時城市化國家進程孜孜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計劃。GBD北花園藝術區所處的高碑店地區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古韻休閑區,距離中央商務區(CBD)僅十分鐘車程。GBD項目地塊林木環繞又有運河穿過,卻被高速公路環繞如同圍墻社區。業主希望此地成為一個開放的可進入的地區,在尊重原有自然和建筑形態的基礎上充分整合資源來創造一個融納藝術區情調、提供時尚消費、休閑居住空間的持續性園林區域。從而為城市和市民提供一個生活休閑的空間與方式。 GBD北花園藝術特區第一期將保留部分廠房建筑,并在規劃限制范圍內重建與綠色和諧相處、多樣化、拒絕高層卻提倡較高密度的高水準建筑。這是一個既能提供創作藝術和居住的私密性又能保證對外展覽的公共性的復合空間,并融合商業氛圍和零售業及綠色氣息,同時把前衛的新建筑理念追加到舊工廠倉庫、重新整合建筑也將是一項真正的挑戰。我們希望重建計劃帶來的是多元化繁榮的優質生活、活躍的藝術景象和創意氛圍,同時不拒絕時尚消費帶給本地的高端精神和商業氣息。我們深信藝術、生活、商業、創意設計本身具有先天的共融生態。此地最先入駐的將是畫廊、工作室和設計酒店,隨后是零售業、休閑場所,以及從事創意產業的辦公空間。 3 亮點 1. 老區與新區共存的優勢 低成本的老廠房改造的藝術區使得GBD能夠持續保持以極優惠的條件吸引優秀藝術家穩定持久發展,從而避免了由于產業和地產的發展而地價增長過快,最終迫使藝術家黯然退場的紐約SOHO現象。成本優勢也使GBD有足夠的能力能夠為實驗藝術、民間藝術提供寬松的條件。 1.1 實驗藝術 在GBD中,除了有著名的藝術家工作室、畫廊、藝術中心這些已經逐步能夠與主流機制相吻合的空間,同時還有提供給進行實驗藝術探索的漂泊藝術家的空間。包括實驗電影、實驗DV、戲劇、行為藝術和前衛音樂以及實驗性的繪畫和雕塑。這些工作室、展廳、劇場、音樂廳帶給藝術家創作的自由,同時提供與社會大眾交流的機會。通過交流,藝術可以將最前沿商業活動逐漸發展并且實現其所有的潛質,同時實現向經濟價值的轉化。GBD將會把工作室的10%給實驗電影、戲劇、音樂等生存困難、位于邊緣卻代表前衛方向的漂泊精神領袖。這漂泊靈魂集合的10%將自然地形成GBD的唯一性。在GBD,優秀的邊緣藝術家們因能夠聚集在一起形成群聚效應,并因為與其它業態混合在一起而能夠獲得更多隨機性的客流而更能夠獲得商業成功,并且成為此地的獨特風景。 1.2 民間藝術 歷史久遠卻現狀慘淡的民族民間藝術同樣在GBD得到展現。京劇、昆曲、評戲以及各地民間戲曲,相聲、大鼓、評書、雜技等傳統曲藝在GBD會有用以表演的小劇場。這并非僅僅保護性的展示,本身具有商業邏輯。這些瀕臨消失的民間藝術通常會有20%左右的熱心支持者(或者稱之為"鐵桿觀眾"),而與其它業態混合在一起則出現了其他80%的偶然性客流(路過者),GBD正是因為創造這80%的偶然性客流,為民間藝術的存活發展培養關注人群,這種做法不是單方向的經濟補助,而是給予健康發展、正常存活的舞臺。 2. 租地而非買地具有低成本優勢 GBD利用產業用地具有低成本優勢 3. 只租不售租賃方針 現階段,在中國所開發的商業用途地產項目普遍失敗,一個直接原因是地產商將整體物業分割出售。各個分散的業主有權經營自己的店鋪,由于急于出租供月供,不考慮經營項目在整體房產中的定位方向和協調性。而所有權的分離也使這種商鋪難以通過統一管理培育出鮮明的定位。同時無人承擔整個區域的推廣宣傳,商家各自為戰。只租不售能夠使GBD內所有商戶的設計風格和文化品位得到必要的把控。 4. 漸進式開發 獨一無二的租賃土地的開發方式使得本項目不同于通常地產項目的求快心理,可以漸進發展,先利用原有廠房作為GBD一期即藝術部分正式營業,為二期創意產業和商業的招商及經營醞釀足夠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使GBD的建設及發展復合自然生長的規律,避免急功近利。 5. 豐富的上下游關系使辦公區租賃更具吸引力 5.1 國際設計交易平臺 GBD將打造國際設計交易平臺,并創建以"企業實踐"為核心的"國際方法+中國市場"的開放式設計教育體系。通過與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合作,在GBD內設立國外設計公司及獨立設計師的中介機構和代表處,為國內需求優秀設計的企業和個人提供系統的資源,這將是中國第一個這樣的交易平臺,源源不斷的設計創意需求將有力地保證GBD內創意產業的聚集。在GBD建立針對設計和時尚相關產業的設計學校,則是直接為創意產業培養能夠把握時尚潮流和設計要求的專業人才。建立中國首家針對設計和時尚相關產業設計與設計管理的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 5.2 創意文化產業平臺 在GBD的創意產業的鏈條當中,還有以影視、演出、音像廣告制作為主的文化產業,藝術特區的藝術文化機構為它們提供上游的概念,而大量的影視廳、小劇場、展覽會、影棚及在影視音樂和設計等領域謀求發展的人才居住聚集則為它們準備了下游的經濟轉化能量。6. 北花園創造夢想可能的方式 "雜"是GBD創造夢想的獨特方式。實現藝術、創意和商業融生的城市夢想需要的是一種雜的狀態和方向。在產業鏈上要求上下游緊密配合,形成無數自成一體的微觀生態,在空間布局和經營內容上要求犬牙交錯。GBD積極引入視覺商業。一個是為區域本身提供的消費場所,最主要的是為藝術品生產和創意產業提供市場購買的能量。GBD將打造包括設計型酒店、酒店式公寓、餐飲、酒吧、高級時裝品牌商店、家居體驗館在內的綜合視覺商業消費場所。這些場所一方面直接從創意產業獲得設計產品,另一方面在獲得當代藝術啟迪的同時為當代藝術提供了溝通的平臺。沒有第二個藝術區把藝術工作室、畫廊、藝術中心、創意產業、媒體、設計型酒店、餐飲酒吧及奢侈品、時尚業如此緊密相連,GBD僅此唯一。相比上海新天地商業的成功,GBD除了具備由當代藝術和創意產業帶來的更加豐富的區域特色和文化內涵,增加了區域的游覽型和觀賞性,其本身也提升了區域內商業消費的格調和附加值。而商業繁榮反哺藝術和創意的良性循環更加帶來本區域的綜合性、多元化的特質。視覺商業是文化和商業結合的產物。這種結合首先是指不是所有文化都可供給消費,而主要是物質化的思維產品,其中又以視覺化的創造特別容易變為消費品。主要有:時裝、奢侈品行業;設計形消費場所;建筑外觀、室內空間、設計家居產品。它們的特點是離不開藝術,特別是體現當代意識的當代藝術。它和創意產業也密不可分,事實上也是創意產業高端化的物質產品。 6.1 內容雜 GBD在時間維度中顯示出繁雜。在同一街區,不同時間被不同人使用。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早晨居民在此遛狗、吃早餐,接著寫字樓的白領來了,商業場所的員工來了,購物者觀光客來了,到了中午藝術家開始出現在這里(這是他們通常的起床時間),下午影視公司的模特明星開始穿梭,觀看演出的人來了,到了晚上本地人將來此地享受夜生活。這樣繁雜的時間使得GBD呈現自身的不為固定的作息變化。從而擺脫由于市區工作,郊區睡覺,避免城市功能按照時間段分開的極端方式,也擺脫了身陷圍城的困境。 6.2 空間雜 GBD在空間維度中顯示出混雜,街區有密的路網,各街區混合多功能。 6.3 雜糅的策略 創意旅游 我們把傳統意義的觀光旅游定義為一次性觀光旅游,例如旅游者對長城、故宮及兵馬俑等地的造訪。此類旅游景點以其自身的知名程度使游客慕名而來,但其在一段時間內缺乏對游客的持續吸引力。而GBD將以豐富的內涵形成對來訪者的持續吸引,從而成為本地高端消費與旅游者的雙重目的地。消費、餐飲、藝術、創意和其他好玩的東西;集中視覺、商業,與會展業緊密結合,并形成場外展集中地,是北京的靈感、創意之源;中國當代藝術文化內涵。GBD強調深度文化對旅游的持續影響,每個個體在不斷迸發靈感,不斷創新,古家具區與現代藝術區域共處一個大的文化區,老北京古家具作坊和老北京平房胡同區共同構成本地文化、建筑及生活方式的多元性,展示北京城市性格平臺,看到內涵的北京。 藝術節 每年將分別有兩次藝術節在GBD上演激情與夢想:5月的當代藝術節偏重架上繪畫、攝影和建筑藝術;10月的藝術節則偏向更為大眾的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如英國愛丁堡藝術節,10月的藝術節較之5月的更加活潑,將吸引不同年齡層面的和興趣愛好的社會受眾,并利用本地豐富的業態資源持續性舉辦音樂節、電影節、美食節、時裝周、西紅柿節、戲劇節、中國民俗節、設計周。針對GBD內"原駐民"舉辦的設計活動--無論是設計型餐廳、創意產業寫字樓租戶還是設計型酒店、商鋪,每家均可出作品參賽并進行展示,調動區域內上千家機構,打出藝術特區整體品牌,使設計貼近生活,從而使本地區創意設計氛圍濃厚,真正成為中國的設計盛會。 GBD的持續發展將與展會經濟緊密結合。我們將經常舉辦高端奢侈品展覽會并與北京各大展館合作,為設計及創意產業相關的大型展會舉行場外展。這樣做有好處如下:展會及場外展將在自身盈利的前提下帶動區域內餐飲、酒店、商鋪的效益;針對目前國內創意產業弱小的現狀,創意產業如欲生存并發展就需要相對集中以形成規模和影響。而場外展使入住該區域公司無形中參加了展覽會從而帶來經濟收益,使得該區域將成為創意產業理想的聚集地。 大型露天劇場及室內劇場 劇場提供經民間樂隊、地下樂隊及學校戲劇社團等民間自發藝術團體進行自我展示。這樣做有好處如下:民間自發藝術團體的演出勢必帶來其親友團的參與,從而為GBD帶來持續的互動,并帶來親友團在藝術特區的消費;眾多民間藝術團體的參與將會使模特公司、演藝公司、星探公司及戲劇導演工作室前來選拔新秀,極有可能為原創作品的成功,并由此演變成為發掘原創的唱片、星探公司的成功。從而實現演藝產業鏈上游與民間表演者、民間觀眾三方互動;這種三方的互動將產生一個地方最吸引大眾的特點--不確定性(新鮮感),這將會持續吸引社會大眾慕名而來,從而確保藝術特區內各項消費的提升。 明星時尚 創意產業與藝術相互借鑒與發展。藝術家可以借助區域內聚集的創意產業開設創意集市,在周六周日兩天擺攤,售賣自己的作品,同時也為創意產業提供素材及靈感,從而促進了創意產業的發展。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