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制頻道 → 法制在線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美麗工程竟滋生腐敗 “綠化貪官”暗藏花草中
蛀蟲寄在花草中 綠化,常常被喻為美麗工程?缮畈卦谀承┟利惞こ瘫澈蟮暮谏瘮×钊藫鷳n。 在利益驅動下,“綠化貪官”與一些不法商人勾結,形成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小圈子”。杭州市紀委負責人告訴記者,招投標往往成為幌子,拿綠化項目只憑金錢和裙帶關系。說到底,就是形成了一個以公養私、損公肥私、錢權交易的利益共同體。 據介紹,杭州直接由市財政撥付的城區綠化專項資金,每年都在1億元以上。近幾年,其他城市也都競相發展綠化,市政投入逐年提高。紀檢機關發現,這么大一筆綠化專項資金并沒有全部得到有效管理。綠化市政工程領域亂象叢生,與招投標和采購流程運行不規范,監管不嚴有直接關系。 采訪中,辦案人員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案例:一個總額1600萬元的綠化工程,居然有500萬元用于行賄,如果不是因為案發,恐怕很少有人會相信。 2008年底,杭州城投建設有限公司前期部原副經理陳靜涉嫌受賄案公開審理,這一工程背后的黑色交易也隨之浮出水面。 杭州市蔣村柿樹遷移工程共涉及的柿樹有1628棵,這些柿樹樹齡大多在30年到50年之間,甚至有百年老柿樹。 陳靜供認,在計算每棵柿樹的遷移成本時,他故意讓專家去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察看。所以,原本遷移一棵柿樹只需要3000元至5000元,在他編制的招標文件里被抬高到1萬元。
這么明顯的造假,居然沒有被發現? 辦案人員說,原因在于一些綠化市政部門的性質比較模糊,有的是事業單位,但行使的職權帶有行政色彩,同時又實行公司化管理!岸嘀厣矸荨、“多頭管理”,造成“誰都不管”的疏漏和外部監管梗阻。
監管還是不到位 “我們時常對‘大人物、大腐敗’深惡痛絕,其實,對‘小權力、大腐敗’的問題,也絕不能忽視與輕饒。”……在不少論壇上,網民對“買綠化苗木吃回扣”、“綠化部門干部與不法商人勾結”等現象嚴厲譴責。 網友“珊瑚砂”說:“腐敗已經延伸到百姓眼皮底下的花草樹木,這些官員的肆無忌憚值得警惕!” 更有網友提出質疑,近些年,一些地方的綠化建設工程不切實際,甚至將昂貴卻不易種植的樹種用于城市綠化,這些鋪張浪費型綠化給腐敗提供了“黑土壤”。 有專家認為,針對綠化市政部門的貪腐亂象,政府應出重拳,著重規范綠化工程中的招投標行為,不給“潛規則”以機會,包括加大對業主單位主要領導、重要人員的監管,定期輪崗,對業務對象定期審查等。 記者通過知情者了解到,杭州綠化腐敗案的主角、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綠化處原處長田益民,在事發前,竟然連年被評為綠化系統先進個人,此人自我感覺良好,根本聽不進不同的聲音。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說,目前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對綠化部門“一把手”的監督并不到位。 任建明建議,抓“蛀蟲”,內外監督“兩手”都要硬。不僅本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要進行監督,而且紀委、監察部門以及檢察機關的監督也應跟上,完善相關的監督機制。同時,還要把上述的部門監督和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結合在一起,借助一雙雙“雪亮的眼睛”去發現腐敗的蹤跡,讓“蛀蟲”無法在美麗工程滋生。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