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花卉應用|園林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馬藺 馬蓮 馬蘭
學名: Iris ensata Thunb. 別名:馬蓮、馬蘭 科屬: 鳶尾科鳶尾屬 形態特征: 須根棕褐色。基部葉鞘可分裂成細長纖維狀。葉基生,質地堅韌,條狀,長達40厘米,寬6毫米。 花梗高10-30厘米;有花1-3朵,藍紫色,6片,外輪3,花被裂片較大,匙形,中部有黃色條紋;內輪3片倒披針形;花柱分枝3,花瓣狀,頂端2裂。蒴果,長橢圓形。種子近球形,棕褐色,有棱角。 6-7月開花,8月種子成熟。 地理分布: 馬藺分布于華北各地。河北省各地都有分布。 生態學特性: 主要生長在較低濕的曠堿灘地以及高山河谷地區,常生長成優勢單純的群落。為堿地重要指示植物, 也是草場退化的一大特征,特別是壩上嚴重退化草場多成為馬藺灘。 飼用價值: 馬藺在青嫩狀態下牲畜完全不食,秋季霜打后,各種草食畜均采食,特別是冬春大雪覆蓋大地時,是放牧牛、羊的主要飼草。 馬藺根系發達,抗逆性和適應性極強,尤其耐鹽堿,在城市綠化、河流護堤、防沙治沙、公路鐵路固堤、水土保持以及濕地保護等方面有廣泛應用。馬藺可作為荒漠化治理、抗鹽堿的最佳草種,種植開發馬藺前景非常廣闊。 種植馬藺有很高的生態價值、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其抗逆性強,耐旱、耐寒、抗鹽堿、無病蟲鼠害,不怕踐踏。馬藺生命力極強,種植簡單方便,基本不用養護,是城市綠化和環境改善的首選草種,對于固土保水、吸塵減噪、空氣濕度調節和造就濕地環境有明顯效應。 另外,馬藺的花、種、根均可入藥,葉可用于造紙、搓繩及制人造棉,根可以制作刷子。而干草由于營養成分豐富,可作為牲畜飼料。 馬藺的開發應用前景: 1.在城市綠化美化建設中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馬藺根系發達,葉量豐富,對環境適應性強,長勢旺盛,管理粗放,是節水、抗旱、耐鹽堿、抗雜草、抗病、蟲、鼠害的優良觀賞地被植物。馬藺在北方地區綠期可達280d以上,葉片翠綠柔軟,蘭紫色的花淡雅美麗,花蜜清香,花期長達50d,可形成美麗的園林景觀。 馬藺耐踐踏,經歷踐踏后無須培育即可自我恢復。馬藺具有較強的貯水保土、調節空氣濕度、凈化環境作用。因此,在建植城市開放綠地、道路兩側綠化隔離帶和綴花草地等中,馬藺是無可爭議的優質材料。馬藺因其根系十分發達,抗旱能力、固土能力強,又是作為水土保持和固土護坡的理想植物。 2.馬藺快速建植生產體系已形成 提高種子萌發是通過馬藺種子有性繁殖進行綠色地被建植的關鍵技術之一。播前采用溫水浸種、層積處理、濃硫酸浸種等方法,均可破除種子硬實,提高發芽率和出苗率。如對采集的野生馬藺種子經濃硫酸溶液浸泡處理后,其發芽率平均提高30%--50%。 同時,目前人工繁殖種子基地在我國已經建成,如在吉林和甘肅等地區建成了初具規模的馬藺商品種子生產基地,可為大面積建植提供種子來源。 為克服利用馬藺種子發芽進行有性繁殖的局限性,北京草業與環境研究發展中心與北京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于2002年開展合作研究,篩選出了“成熟種胚----誘導愈傷組織----綠苗分化----繼代增殖----生根----試管苗移栽”等全過程中各環節的最佳培養基和操作程序,從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馬藺組織培養快繁體系,為實現馬藺快速無性繁殖,大幅度降低馬藺建植成本,奠定了基礎。 同時,也為今后開展馬藺體細胞無性系變異體篩選乃至基因工程改良等生物技術育種工作奠定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除此之外,馬藺還具有重要的藥用、飼用和工業價值。馬藺利用年限長,產草量高,營養成分豐富,為各類牲畜尤其是綿羊喜食。馬藺的花、種子、根均可人藥;〞窀煞每衫蛲ū;種子和根可除濕熱、止血、解毒種子有退燒、解毒、驅蟲的功效。作為纖維植物,可以代替麻生產紙、繩,葉是編制工藝品的原料,根可以制作刷子。真可謂“馬藺全身是寶”。
編輯:adm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