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風景園林師動態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業界熱議園林設計“觀念交鋒”
中國花卉報報3月6日一版刊發的《廈門園博會“設計師花園”引發業界觀念交鋒》特別報道,受到業界極大關注。園林設計、施工方面同行紛紛通過打電話、發傳真、在中國花卉網上留言及約記者專題采訪等形式,針對該報道所涉及的話題,坦率地提出各自意見,或憂心如焚,或語重心長,但都表達了對中國園林發展現狀的關心和擔憂,同時對未來的走向提出了諸多有價值的觀點與建議。 “行業發展需要爭鳴,你們開了個好頭” “對‘設計師花園’進行討論很有必要,這對中國園林如何向正確的方向邁進是極有益的,希望組織更多的學者、領導來參加討論。”原上海市園林局局長胡運驊在給記者的傳真中這樣寫道。 “行業發展需要爭鳴,你們開了個好頭,建議采訪更多的行業人士,進行深入報道,讓更多人關注!”3月14日一早,曾做過多年園林工程施工、現經營一家水生植物園的杭州天景水生植物園主任陳煜初就打電話給記者。他感慨道:“現在園林行業存在的問題很多,但由于圈子小,低頭不見抬頭見,怕公開意見難為情。對一些不良現象一直都是三人一群兩人一伙地背地里嘀咕,學術界顯得太溫和,媒體上商榷文章很難見到。其實,這種表面‘和諧’、暗地里過招的局面,并不利于中國園林事業健康發展。中國園林正處在十字路口,希望業界人士通過‘交鋒’重新審視自己、行業現狀與發展,更期待行業現狀因此有所改變! 同樣希望本報繼續高度關注此次“交鋒”的還有上海市園林設計院院長朱祥明。他說:“目前由‘設計師花園’引發的觀念交鋒還停留在行業內,這是遠遠不夠的。不妨將討論人群擴大到廈門園博園、北京奧運場館等建設者及老百姓層面,多方面聽一聽意見,也許對推動中國園林事業健康發展意義更大! “看了報紙后,我們單位幾個同事整個中午都在討論這個話題。我覺得開展這種討論很好。因為現在園林行業尤其是設計界的確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只不過是以前沒人愿意把話拿到桌面上來說罷了。”北京創新景觀園林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戰修告訴記者。 沒有爭鳴就沒有發展。一位名為“路程”的網友也在中國花卉網上留言:探討乃至爭論對于行業發展是有好處的。 業界包容創新,但問題不能漠視 “敢于創新,證明青年設計師們勇氣可嘉。創新是有風險的,出現美中不足不可避免,應該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創新,并要多鼓勵!彪m然廈門園博會“設計師花園”在總體效果和微觀設計上都存在著諸多不足,但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人們應該用寬容的心態去看待設計師花園存在的問題,但他們同樣表示:包容不足,并不等于對其暴露出的問題視而不見,尤其是那些可能成為中國園林設計健康發展絆腳石的“不良傾向或苗頭”,更不能避而不談。 “嘩眾取寵”、“炒概念”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等專家對“設計師花園”的一致評價,業內不少人對中青年設計師們那些特立獨行的作品也持有這樣的評價。相當多的業內人士認為,這類作品與園林設計應該具有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相去甚遠,所以前景不被看好!霸俸玫乃囆g,脫離了實際,也是垃圾。”一位中國花卉網網友留言道!耙磺袆撔露紤摻⒃诳茖W的基礎上,不能為創新而故意標新立異!敝煜槊髡f。 率性而為、漫無邊際的創新不可取。廣州棕櫚園林景觀設計院院長張文英認為,如果在立地條件一般的地方,可以充分發揮設計師個人的藝術思想;如果在條件很好的地方,比如專門規劃的場地(廈門園博園應屬此類),太過前衛的創新就不太好。畢竟占的是公家的地、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政府還是希望園林作品能與公眾在審美上達成共鳴,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讓人看了一頭霧水。 無視公眾需要沒前途。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院長何昉等表示,一個園林作品好與不好應由公眾來評判,而不是設計師孤芳自賞。如果公眾認為哪個作品不好,就說明設計師價值取向存在問題,設計不被社會認可,也無出路可言。另外,廈門市政府既然為廈門園博會設計師園區提供了資金等支持,就是希望讓公眾利益得到保證。這一點,“設計師花園”做到了嗎? 從教育到市場再到發展,園林設計行業該思考的東西很多 從"設計師花園"給業界帶來的種種不滿意和相關反映來看,通過本次"交鋒"園林設計行業至少可以反思以下問題。 在混亂的現狀下,現在和未來中國園林設計到底該干些什么? 這個問題很簡單,卻讓我國園林事業的創始人和奠基人孫筱祥很是痛心。他表示,目前的混亂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是學術界對學科理解有誤造成的。中國園林要發展必須與國際接軌,但現在有些一天到晚拿與國際接軌做幌子的人,卻在與國際接軌的源頭---學科名稱接軌上設置了許多干擾。學科名稱Land-scapeArchitecture正確的中文翻譯應為"風景園林與大地規劃設計學",事實上卻被譯為"風景園林與大地建設行業"、"景觀設計學"、"地景規劃學"甚至"怡景學",這就扭曲了本學科與本行業的科學藝術性質與內涵,是造成行業混亂的根本原因之一。據此,孫先生認為,結束中國園林設計界的混亂現狀,當務之急是重新給行業正名,從學術源頭凈化空氣。 中青年設計師在干什么?該干什么?該怎么干? 中國花卉網網友"路程"的留言發人深。鹤鳛榫坝^設計總監,這些中青年設計師的名字或公司大名在一些高檔小區的宣傳冊上倒是常見……你們在廈門園博園設計的作品中體現的是觀念創新還是標新立異?我們看不懂。你們是為了自己能更多地參與商業景觀設計,還是為了中國園林設計的發展貢獻力量,我們不得而知…… 李戰修的一番話也值得回味:"這些年,我們公司的設計師們一直在傳承與發展上進行探索。事實告訴我們,像“設計師花園”這種將西方現代設計手法不加變通地直接引進國內,讓人們在價值觀上形成突變,習慣了欣賞中國傳統園林的國人是接受不了的,創新自然也成了無源之水。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走漸進創新的發展之路。否則,國人現在接受不了,未來也不會接受。"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