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學術思想|風景園林師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李敏: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
![]()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2008年10月28日至30日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座談會和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高層論壇在北京世紀國建賓館召開。此次會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主辦,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承辦,第七屆(濟南)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組委會協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到會作了重要講話,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園林試點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園林城鎮的近百名市長,各省、自治區建設廳分管廳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園林局局長,各地城建、園林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人員和國內、國外專家等近600人。 29日下午論壇圍繞節約型園林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以下是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主任李敏的報告。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 我接著王教授的話題進一步講一下關于節約型園林文化建設的實現途徑。我們現在大力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對于園林綠化建設來說,也有需要進行節約和進一步可持續發展措施方面的問題。首先我們要認真的理解關于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重大意義。因為要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城市建設的健康發展,就必須開展節約型城市綠化的工作,而且開展這項工作有利于節約資源和生態效益,并且改變以往比較粗放型的城市規劃發展模式,著力提高環境資源和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強化人民綠地的生態效應和綜合功能,進行協調發展。 我們大家都是作為建設行業的專業人員,對于國家的決策我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并且尋找到一個恰當的方式來實現這樣一個宏觀的目標。由于我們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水和能源還有資金,近年來我們國家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非常迅速,但同時也出現了大量鋪張浪費和急功近利的一些忽視生態、違背科學的園林綠化建設行為,這樣也使城市生態和自然資源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這些不良的風氣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就是奉行一種景觀之上的原則,過分的強調園林綠地的視覺景觀,而忽視自然生態。第二就是崇洋媚外的心理,一味的崇拜外國的園林形式,搞很多的歐陸風,忽略了本土和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第三種不良風氣就是奢侈浪費,追求高檔次,大量的堆砌一些昂貴的材料,尤其我們很多的城市廣場用了大量昂貴的花崗巖,這些小品雕塑堆砌起來以后,其實對于城市的空間和美感并沒有太多的增加。第四個不良傾向就是政績導向,搞了很多大而空的花架子工程,特別是對于一些城市綠地隨意進行改造和造成很多重復建設,比如說一條路已經綠化好了,我們領導上來以后又覺得不滿意,就去更換。有些南方的城市出現大街上沒有幾棵大樹的現象,因為經常的樹種更換,樹還來不及長大就被移走了,所以對市民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像這樣一類的大而空的雕塑、水景,耗能巨大的工程廣場,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我們城市園林綠化的健康形象受到損害,特別是有些地方甚至造一些假山,另外在一些城市里不恰當的用很多老樹和古樹做盆栽,城市里面對原來綠化的資金本來就不多,再這樣搞的話確實是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首先說一下關于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內容和目標。從理論上講,節約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就是要按照資源合理、循環利用的原則。在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的環節上最大限度的節約和利用資源,減少能耗。要以比較少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力求達到用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財政撥款,選擇對周圍生態環境最少干擾的綠化模式搞好城市綠化。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目標,就是要建設一個充分生態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綠地,實現可持續景觀設計和生態設計。營造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還要通過各種符合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的一些技術措施,提高相關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達到節地、節水、節能和節財的效果。換句話說,節約型的園林綠化建設,節約就應該體現在節地、節水、節能和節約資金這四個方面。 第二個大的問題講一下關于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一些原則和環節。我們大家都知道幾千年來,我們人類之所以要營造園林,就是希望能夠寄托一種在城市生活中兼得山林之樂的綠色理想。近百年來,我們人類更是不斷的在探索城市地區生態綠地系統和人工建筑系統有機融合、協調發展的道路。現代城市的生態綠地系統建設是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的基礎。換句話說,我們要進行節約型的城市綠化,首先要建設和規劃好城市的綠地系統,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做大城市的綠色空間。 關于節約型或者生態化這樣一個園林綠化建設,其實近幾十年來西方一些國家的學者在大量的工作當中都已經做了實踐,尤其是生態主義的思想始終貫穿在整個設計的過程之中,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尊重自然、倡導物質的循環利用、場地的自我維持、發展可持續處理技術為核心的設計思想,如果落實到具體的設計原則上就是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是要保護和利用場地和自然條件,合理利用土地、植物和水。第二就是要尊重場地自然植被,都用鄉土植物,促進自然群落的再生和維系。第三要充分利用可再生、可循環的材料和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維護成本。第四方面就是要注重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保護生態、生境和生物的多樣性。第五就是要建設和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西方國家現在有很多的設計在城市里面越來越趨向于風氣,就是大量的利用一些茅草和鄉土植物,這樣成為一種很時尚的風氣。 在做生態化園林建設的過程中,生態設計的一些基本原理是貫穿在整個建設始終的,而這種基本原理要求重新定位人和自然的關系,重新設計自我的生存空間,也就是說,把人和自然的關系要調整到人和自然做朋友,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角度上來,而生態設計的價值觀真正要體現在人與自然真正合作友愛的關系上。這張平面圖看到的是澳大利亞一個公園的設計,這里面已經摒棄了所謂的構圖和軸線,盡可能的按照功能來處理場地和進行分區。另外在場地里面也擺了很多功能性的設施,像污水處理、濕地保護等等,甚至還有垃圾填埋場。這樣的話就把原來看起來作為城市廢地的開敞空間變成一種城市的用地,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節約用地和資源的做法。 由于我們地球資源的有限性,逐漸引導了我們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在我們快速城市化過程中,所有消耗的材料都需要來源于地球上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對資源加以保護和節約利用。我們國際上現在大力提倡可持續再生設計,這種可持續的再生設計關注的重點在于三個方面。第一是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第二是綠色材料和可回收材料的選擇,第三就是減量使用材料,也就是說要盡可能少的應用材料來達到同樣的目的。由此降低人工關系構筑物的影響,同時設計出美觀舒適、高效率、節能節水少污染的景觀環境。像這些雖然是人工造的公園,最后表現自然的水體,自然的植被面貌都非常生態化和自然化。這種可持續再生設計關注的有四種形態,自然式的設計、鄉土化的設計,保護性的設計和恢復性的設計。最終的目標就是用我們中國傳統造園的一句術語來說就是所謂的雖猶人作,宛自天開。 這樣學術界的積極探索,就促使了園林和景觀設計師再度擔當起對社會和土地的一種責任感,讓設計結合自然,設計保護自然,設計尊重自然。這也是我們生態文明時代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近幾十年來西方國家大量實踐的像工業廢棄地的再生設計其實就是很好的體現了這樣一種模式,利用工業的廢棄地,把它經過適當的設計和調整之后,建設成為一個居民的游憩公園。節約型的園林綠化建設應該遵從三個基本的原則,第一項原則就是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第二項原則就是要節約資源和生態優先。第三項原則就是以人為本,實用美觀。我們看到的這是在湛江,今年年初建成的一個南國熱帶花園,這是它的大門,用的就是當地很普通的珊瑚巖所做的雕塑,其實這個形狀也很簡單,就是仿著一個葉子的形狀,樹葉的形狀做的。就是在鄉土材料的運用上還是有一些特點的,當地的居民也非常喜歡。 節約型的園林綠化建設必然要涉及到各級政府很多的部門,需要建筑、景觀、植物、水電多個專業學科的配合,貫穿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等各個環節。而其中項目的規劃設計是統籌各個部門意見的一個關鍵環節,它決定了施工技術和建造材料的基本內容。我們說傳統規劃設計是龍頭,龍頭就體現在對于整個項目建設和管理的一種統帥作用,所以一個好的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最終也需要落實到現實可操作的技術方法上才能夠發揮效益,而在這其中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將是保證項目能夠做到節約和可持續的一個關鍵環節。 第三重點講一下關于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實現途徑。記得以前毛主席也說過,我們要過河的話就要解決橋或者船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橋或者船,那么過河也是一句空話。所以如何落實國家一個節約型園林綠化的號召或者要求,我們要把它落實到具體的技術方法上。具體技術方法我認為主要可以體現在四個方面,節地、節水、節能和節財。 首先說一下節約用地,節約用地的目標就是要加強土地的節約利用,比民浪費土地。現在我們城市里比如說建了很多的廣場,大家像這一類的廣場有不少是放在那里曬太陽的,平常的利用率很低,在無形中大量的花崗巖鋪裝廣場從空中看上去效果很好,但是在近尺度感受的話,尤其在南方地區熱浪逼人,幾乎是沒法呆,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尤其是右下角深圳寶安的廣場,全部都是非常高檔的花崗巖鋪裝的,看上去也很壯觀,但是就是要到晚上8點以后才可以在那個廣場上呆著,白天基本上沒法呆,非常的曬。這樣實際上在有限的用地里面,我們又在綠地指標里面重新用鋪裝占據綠色空間,這是一個不節約的表現。節約用水,現在城市的水景是越來越多,如果要節約用水的話,就要減少大型的人工水景,提高用水的效率,現在不管是在城市的廣場還是在居民的小區里,水是用的越來越多了,這個傾向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第三就是要節約能耗。由于城市現在越來越講究所謂的亮化工程,燈光,互相攀比,越搞越亮。其實在城市綠地上能耗的花費也是相當的驚人。是不是一定需要做得這么亮,這個是需要很好的斟酌的。節約資金方面,要節約建設和養護的資金,少建設一些沒有生態效益的工程,像這種假山,明明在住宅區里面,花了大量的鋼筋水泥堆出一個非常丑陋而且又沒有任何生態效益的假山,這是對我們園林綠化資金很大的浪費。另外還有在停車場里面,停車場旁邊做成雕塑景墻,多種燈具,普通的綠燈,椰樹的景觀燈,在這個小空間里面密集的使用不同的燈具,這也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尤其是像這一類的燈,照天不照地的發光效率很低,在國外的城市里我們幾乎是很少看到的,幾乎是沒有,但是在中國城市里現在用的很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浪費了我們寶貴的能源和資金。 怎么樣實現這種節約呢?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工程。從建設目標和實現途徑來看,節約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指導,并且最后落實到以規劃設計為龍頭,最后落實到節約用地、節約用水、節約能源和節約資金投入這四個方面。總的目標是要減少資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獲取環境和生態的效益。具體的做法有這樣一些,節約用地包括地下空間的利用,在節約用水里面有廢水的利用,節水灌溉,減少蒸騰消耗等等。在節約能源方法上面,要節約資金投入,要有清晰的規劃設計,以及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等等。最后這樣一個總的目標才能夠達到一種經濟、人本、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園林綠地目標。 接下來具體看一看這四種節約型的做法,首先講一下節地型的方法,在城市園林綠化中間節約用地就是要規劃利用好城市建設用地,充分發掘土地的潛能,加強土地節約利用,拓展城市綠量。而這種節約土地的方法主要包括地下空間的利用,架空和臺地的利用還有立體綠化的措施,這是在瑞士伯爾尼一個公園的坡面,它這個坡面就非常充分的利用了地下的空間,公園看上去只有一個小型的餐館,一片綠地,但是下面充分的利用了城市的地鐵、停車場,把這一塊土地得到了一種有效的開發。這個畫面是日本的環境共生的社區示意圖,在這個環境中,這是一個建筑,住宅屋面上裝了太陽能的集熱器,還有太陽能發電,被動采暖的裝置,另外建筑設計成南北式,能夠自然通風和對流的,并且把所有的生活用水全部收集起來回收到地下進行中水的處理以后,再轉化為中水,返過來給建筑用來沖廁所等等,還有用來灌溉。從這張圖里面可以看到在日本提倡的環境共生型的社區,實際上就是一種綜合利用土地資源、風能資源和太陽能資源的一個社區,同時把中水的處理和周邊環境建設很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要做到節地的目的,有幾項具體的工作和措施。第一就是要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包括城市綠地的地下空間,我們現在大量的城市綠地地下空間是沒有被充分利用的,這也是一種自然資源,而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利用是我們未來城市立體發展的趨勢,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可以緩解當前許多城市存在的土地供應不足的矛盾,建設部在97年,就是10年前就頒布了一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定,使我們城市地下空間的利用上升到政府規范管理行為的層面,只不過現在雖然有了這種規定,真正在城市里面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還不是很多。而綠地建設和地下空間的混合開發模式基本的構思是要把地下交通運輸、人防、商業、文化、娛樂、停車建立一個綜合一體的地下空間體系,有效節省城市的建設用地,這樣一種方法目前在城市中心區和大量商業住宅區已經得到普遍推廣應用。尤其是通常對于廣場公園、道路和居住區等綠地以下30米范圍之內的淺層空間進行利用。這是綠地和城市停車場空間綜合利用的模式,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利用一些街區的中心綠地來建設一些地下停車場,這樣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而城市綠地中間的一些公園管理用房、餐廳茶室、廁所等公共建筑其實有相當部分也可以考慮建在地下或者半地下,這樣可以擴大綠地面積,提高環境效益,可以大大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地面噪音流出。 在節地方法里面第二種就是架空層和臺地的利用,建筑的架空層和臺地的利用是城市中一種常見的節地方式,而且通常把交通的道路藏在架空層里面,利用架空層形成的平臺建設商業步行街系統和休閑綠地系統,可以保持在20平方米以上,綠地率達到50%左右的條件下實現土地的高強度開發,這也是一種有效節約土地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這樣就是把建筑架起來,甚至把一部分屋頂花園架到建筑的二層平臺上面。這樣的話使得這一塊的建筑環境空間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這兩幅圖實際上是比較了在同等車輛范圍前提條件下對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的做法。如果做成三層,當然這個地下層造價也會很貴,而且在停車方面也會造成不方便,假如我們利用一些平臺花園上面的綠地空間,這個停車場就會橫向的鋪展開,既達到了地下停車的目的,也有效的利用綠地下部的土地資源。在城市綠地里還可以把園林建筑、觀景平臺、休息平臺等等通過架空設計的方法進行布局,騰出一部分綠化用地,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節地方法,像這樣一些觀景臺,甚至一些小的生活空間。 第三方面的第三種就是通過三維空間的立體綠化。因為我們城市綠地的環境效益主要是通過單位面積擁有葉面積的數量(綠量)實現的,而大力發展三維空間的立體綠化,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構筑城市中的立體綠化,完善園林綠地。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城市現有屋面資源超過73億平方米,面積之大、范圍之廣是居世界之最,但是這些屋面絕大多數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一項園林綠化途徑。要搞好屋頂綠化,需要特別注重選用輕質種植材料,還要對一些荷載較大的園林建筑、山石喬木安裝在一些屋頂或者平臺的梁柱上,保證它的安全。這是一組綠化的具體做法,這些都是在很多高架橋上的綠化。這是廣州市委辦公樓屋面的綠化,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處理恰當的話,屋面同樣可以形成很好的喬灌草組合搭配的綠地景觀效果。這是廣州街頭高架橋的綠化,這是高架橋的綠化,這些高架橋的綠化,基本上都實現了全自動的滴灌,效果是非常好的,這是在白云大道上,整條橋梁就像一條花帶一樣,除了景觀效果之外,這些實際上有效的改善了這些高架路橋周邊的生態環境。還有一些所謂的多功能空間的利用,也就是說同一個場地里面可以把一些相近或者相同功能的場所空間結合在一起布置,創造出一種有機的混合功能空間,提高綠地的使用效率,這樣可以用比較少的用地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像這樣一個場地既可以做成一個社區劇場和集會、表演、鍛煉、戲水還有居民的游憩使用。 第二種方法就是所謂的節水型的方法,因為綠化建設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而我們國內現在絕大部分的城市綠地景觀澆灌用水都是直接使用自來水,自來水用來做綠地的澆灌和景觀使用實在是奢侈浪費的事情,而且我們國家現在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城市是屬于比較缺水的城市,有三分之一是屬于嚴重缺水的城市。因此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應該高度重視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這樣一個亭子,這是可用于雨水收集的景觀亭子,可以在頂蓋范圍內的雨水幾乎一滴不漏的全部收集起來。節水型方法的形式包括四方面,一個是廢水和污水的再生回用。第二是雨洪資源的利用。第三是推廣節水灌溉。第四是減少綠地的使用消耗。像這種雨洪的再生利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首先看一下廢水污水的再生利用,這是我們解決城市綠地灌溉用水有效的途徑,一個是城市本身的回用,包括綠化用水,第二是工業回用,用來做冷卻,鍋爐的洗滌用水,另外就是用于農民牧和漁業的灌溉用水,我們是屬于綠化用水,綠化用水部分是可以用中水的。因為中水的水質是界于自來水和污水之間,非人體接觸的都可以。處理的方法一個是設備,第二個就是氧化塘的方式,這種成本相對比較低,可以和園林景觀有機的結合起來。特別是利用植物來凈化污水具有強大的生態修補能力,是傳統污水處理技術的一種廉價替代方式,像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建設好的公園,有一個成都的公園,實際上就是擺在地面上的一個小型濕地污水處理廠,污水流出來的時候就變成清水,這一類的方式是值得認真學習應用的。我們已經做好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里面大量的水面也是利用中水凈化以后形成濕地景觀,也是很漂亮,我看了濕地的水質,基本上還是比較清澈的,也很有趣。 除了污水和廢水之外,另外再有就是雨水和洪水,雨洪資源的利用。特別是雨水的收集,雨水是一種天然的降水,它是比較干凈的,如果加以適當的收集以后,可以用在園林綠地里面的每一個環節,這是一種收集的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植物群落結構的方式來減少植物冠層的蒸騰和土壤的蒸騰。像雨水的滲透和回灌這個也是作為節約用水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因為綠地下沉之后,雨水就可以在這個綠地里面存留,現在有一種非常不好的做法,是把樹池砌得很高,看起來好像是保護了樹池,實際上是切斷了地表水向樹池滲透的渠道。 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節水灌溉來減少水分的消耗。還有就是在建設過程中采取一些工程性的措施減少水分的消耗,比如說采取一些層疊式、透水型的地面,中間鋪一些碎石或者網石,留出一些地下水下滲的通道,這是架空鋪裝,這是前幾年我們在廣州研究的一個新型的專利技術,現在已經得到了專利認可,而且在廣州的公園綠地普遍推廣應用。說到雨水的利用,像在深圳的中心公園里面就比較好的做到了這一點。除了在地下空間和架空平臺設計方面就有所考慮之外,特別注重了在雨水和洪水利用方面,就是在綠地里隔一段距離就開辟這樣的溝渠來積水,把雨水存到地下去,然后再逐漸釋放出來,這些都是雨水收集的通道口,這樣就可以保證中心公園的植物基本上都使用自然的降水灌溉。 第三種方法節能型的方法最主要的是體現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減少能耗兩大方面。因為我們在能量需求的過程中間,減少對能源的需求要占大頭,其次是盡量提供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后一個需要考慮的才是提高傳統能源的使用效率。 首先看一下太陽能的利用,太陽能的利用在我們園林綠地里面使用不是很多,因為它主要用在節能建筑的照明方面,之所以用的不是很多,最主要的是它首次投入的成本比較高。如果按照使用壽命15年左右來計算的話,就是把運行費用和維護費用也考慮進去,太陽能燈具實際上在它的壽命周期內所發生的總費用要比普通燈具的總費用低。假如再把管線的架設、設備損耗和人工維護這些費用考慮進去的話,太陽能燈具的費用就遠比傳統的照明低。根據有關研究,如果四到五公頃的公園內建設一個三千萬的光核電站的話,基本上可以滿足整個公園的使用,十年就可以回收成本,這是太陽能利用的各種方式。 第二呢就是風能的利用,風能在可再生能源中間它的重要性僅次于太陽能,而我們國家的風能資源是很高的,但是在城市園林綠地里面現在應用是很少的,所以這方面也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提升的。 第三個就是要減少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能耗,因為在園林綠化建設中需要大量的堆山,材料運輸、安裝制作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和機械能源,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施工組織統籌各個環節,減少重復建設,這樣既節省了能耗也節約了資金。比如像大樹的移栽,還有整形修剪的植物,減少草坪面積等,這些都能夠大大的降低建造的成本。 第四個方法就是叫做節儉型的方法,就是省錢的方法,要省錢的方法首先第一項就是優化項目設計,盡量節省資金,項目設計如果是考慮不周到的話,對場地資源利用的不充分,甚至在有一些鋪張浪費方面建設的成本必然要加大,所以對于特定的場地而言,一個好的規劃設計方案本身就是最大的節約,可以做到少花錢多見綠。這張畫面我們看到的是廣州新機場高速公路的綠化,中間是20米寬的綠化帶,當初在做這個的時候,領導的要求就是做到華南第一路,如何實現華南第一路?我那時候在園林局負責園林規劃的技術工作,所以就動了很大的腦筋,最后算下來廣州新機場高速公路綠化的價格比普通道路綠化價格還低,而且景觀效果非常好。整整26公里的綠化大概花了還不到5千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秘訣就是利用鄉土材料,另外就是收集雨水保濕,大家可能看不出來,就是在中間這一排喬木帶下面有一條兩米寬的集水溝,而且最大的特點就是平常的路面一般綠化就是中間高兩邊低,雨水向道路排,但是我們這個新機場高速公路的路面正好相反,兩邊高中間低,雨水向中間的集水溝排,這樣等于在中間長期都存著一部分用水,通過毛細管的滲漏和蒸發的作用,很好的就滿足了中間喬木和一部分灌木綠地的用水。所以在這么長的分隔帶上,除了局部地段之后,大部分是沒有裝所謂的噴灌器,因為它的部分需要就完全滿足了,所以既維護了成本,又非常節約。至于說綠化帶外圍的鄉土樹種更是非常節約的做法,它的景觀效果還是非常好。而不合理的一些園林設計就往往會造成一些巨大的資金浪費,剛才已經提到過了,像不合適的假山,堆砌在一起的燈具,另外就是用木頭來做的一些平臺。 我們在工作當中具體就要落實到這樣幾個方面,一個是正確的選用耐用、易用、低成本的一些材料,像這些材料。還有一些就是環保材料,通過巧妙的設計,低材高用,把普通材料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像這樣一個雕塑型的雕塑,現在時尚的是用剛架作為筐子,然后把當地的一些實材放進去,形成一個很好的景墻。具體應用像這種做法都不差,作為景觀墻的話都是很好。利用當地的材料來做的這樣一些柱子。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合理的施工,減少重復建設,尤其是要避免同一個事情,同一個工種分幾段完成,種一棵樹不是想好了種,而是放下去不合適再拔起來再種,這樣無形中就浪費了很多的資源和能源。 在節約方面還需要因地制宜,巧用園林建造的材料,前不久我看北京的溫泉公園,看到它在利用鄉土材料方面做得還是很不錯的,普普通通的茅草都能夠做出很漂亮的效果來,這些鄉土植物都是我們在園林建設中間實現節約的主要途徑,這樣一些鋪裝的做法也是一個好的例子,既環保又能夠符合一定的要求。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廢物利用,服務利用可以把場地中間拆遷和清理出來的一些建筑物垃圾、雜物回填,而且可以把垃圾改造以后形成藝術的雕塑,甚至還可以把一些枯枝敗葉加工成為肥料和有機質,像這樣一些廢物的酒瓶子,玻璃瓶子還有易拉罐,可以通過藝術家適當的加工形成很好很生動這樣一些雕塑。 接下來講深圳華僑城生態廣場的案例,它確實在設計的時候就很巧妙的運用的生態設計的理念,在節地、節水、節能方面做出了很大的進步,這是整體的平面圖,這個廣場貫穿在樓群中間,用很不規則設計的方法,把不同類型的綠地穿插在中間,并且形成了若干的功能區。在土地利用方面它是做了大量的地下空間,地下車庫里面提供七百多個車位實現人車的分流,而地下車庫的收費也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足以維持整個公園的運行。另外就是做了很多架空的平臺,人行、步行的系統既有地面的也有空中的,這樣就形成了社區活動的中心和通道。再就是立體綠化,立體綠化做得非常好,還有就是雨水的處理,他們把所有廣場上的雨水基本上全部都收集,可以滿足整個生態廣場70%的用水量,這是相當高的。再就是材料的應用,用鋼材、木材結構這種混凝土,石塊等等作為主要的材料,通過以植物為主的構建自然式的植被景觀群落,這樣就形成一個既現代又自然的一個綠地景觀。 關于園林綠化的建設,因為它關系到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而我們國家又是一個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的國家,需要進行一種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而搞好節約型的園林綠化,既要加大資金和技術的投入,也要依靠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廣泛樹立一種節約的觀念,在綠化建設和經營中大力提倡各種資源的節約,不斷的探索和推廣各種節地、節水、節能、節財的措施,同時我們還需要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為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順利開展提供法律保障。 我的報告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