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學術思想|風景園林師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王紹增:建立完整的中國風景園林理論體系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9年9月11日至13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年年會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中國園林》雜志社主編、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王紹增在學術分會場做了題為“建立完整的中國風景園林理論體系”的學術報告。他認為,站在超越主流思潮和資本利益的高度來審視,可以發現在大尺度空間上處理醫治地球問題時,應該考慮基于中醫理論的走調動機體自我調節能力的道路;而在處理小尺度空間上中國風景園林依然擁有很大優勢,表現在對人的生命的實際需要的細致關懷上,以及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理解上。他說:“當人類擺脫資本增值利益的控制之后,就是新的中國風景園林大展宏圖之時。” 以下是報告的主要內容: 1 對目前形勢的觀察 風景園林事業是建設和維護人類美好室外生活境域的事業。幾大古代文明中,從大自然的賜予來看,環境最好的是中國,因此,中國人最親近自然,并依據這種情感的引導在室外創造生活空間。通過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可以知道,明代以前的中國大地基本上處于較好的自然生態狀態(包括適度的自然災害,因為它促進了中國人對自己和自然之間合理關系的思考),所以,我國傳統的園林理論體系是基于農耕時代的良好大自然本底,它重點關心小尺度空間宜人身心的環境創造,并達到了極高成就。但是,要想照搬這一套來適應現代社會,顯然是不行的。 現代地球生態條件的惡化,主因無疑是數百年來資本利益瘋狂的全球擴張。通觀全球這一段歷史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從事高速掠奪自然資源工作的人(包括主導這個世界的許多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特別是金融資本家)從沒有認真思考過他們過分迷信經濟高速發展的長遠后果。資本主義帶來了個人解放,也帶來了私欲的膨脹,以致發展為貪欲。在發達國家,其內部由宗教和法律承擔了某種對貪欲的平衡任務,但其對不發達國家的殘酷剝削,卻由一套精致設計的制度、慣例和思想體系掩蓋了。無節制的國家貪欲、企業貪欲、個人貪欲,共同造成了當前地球的危機。 2 對現代景觀理論體系的分析 西方借助landscape(景觀),打破了garden(園)的藩籬,其功績應該承認。Landscape已經過了一個半世紀的發展,總體上看,它在大尺度上繼續拓展的前途似乎只剩下一個對象--大地面貌的營建與管護,這也是主要體現在對科學研究與視覺分析的探索上的西方優勢,由于人對大尺度的感覺只能靠視覺,稱之為景觀營建與管護亦無不可。 重視推理和細分,關心孤立條件下的個體規律,是西方思維體系的特性,并造就了西方當下的發達與輝煌。 在這種思維背景下,適應工業化、城市化和資本擴張的形勢,西方發展出一套現代景觀理論體系。這套體系的主要優點是:依托現代科學,配合現代思潮,具有環球視野,適應現代城市,關照市民群眾,并為成功人士的藝術創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但是如果站在超越資本利益的高度來審視,我們可以發現這套體系的深刻問題:屈從于為資本增殖利益服務的時尚文化,只顧眼前利益的唯"新"主義思想傾向,主客體分離的思維立場,浮躁浮夸的思維心態,機械分割式的思維方法,工業化的批量生產方式 ,等等。 另一方面,城市病已經發展為地球病。醫治城市病還可以通過外力,醫治地球病就不可能通過外力,必須依靠地球自己的內力,這對以西方思維為主流思潮的人類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問題。 在生態規劃上,景觀規劃位于大尺度的最高層級,這里的景觀,本是地理概念,重點是關注地表異質性的成因與作用,并非某些景觀設計師擅長的視覺藝術造型,正如《紅樓夢》中賈湘云說的:"這鴨頭不是那丫頭"。 如果進一步問道:生態本是一種深層的機理,景觀只是一種外表,現象與本質的不同一,幾乎是盡人皆知的道理,用表象代替實質,是人類應該努力避免的思維錯誤,但到了景觀規劃者手里,表象與實質為何竟然變得那么一致?這里面難道就沒有問題嗎? 就拿這套理論中當前最時髦的網絡體系(包括斑塊理論,廊道理論,格局理論,源-匯理論)來說,它很像西醫眼中的血液循環系統,這里,斑塊是泵(心臟),廊道是管,基質是機體組織。但實際上,如果將地球視為一個生物,地球的整體的健康并不僅僅在于血液系統,其他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反饋系統,甚至體溫都出了問題。而且,地球已經得了大病,對地球的醫治,至少在人類征服宇宙還是遙遠的神話的時代,不可能像西醫那樣主要靠機體外界的力量。 怎么辦?應該考慮向中醫理論學習,即相信機體"自有大藥",走調動機體自我調節能力的道路(而不是處處加以人工干預),重視研究"器官"間相互作用的規律(而不是孤立地完善某個系統),也許我們會找到某種"頭痛醫腳"的中國式辦法。如果考慮到"生物生態"和"人的生態"的區別,問題將更加復雜。 當前那些不管生態機理只管"斑-廊-基"格局的景觀生態規劃,更像當初西方江湖醫生不管什么病一律靠放血來治療,或者像一些"現代中醫"不摸脈,不問診,只靠化驗單來開藥。所以不要迷信現行的景觀生態規劃,若說它當下還有用處,頂多是提供了一種在人類對地球生態的知識還處于幼稚階段時可供實施操作的簡易途徑。可惜的是,至今不少人仍在熱衷于畫符般地在大地上涂抹斑塊和廊道,拋棄對氣象、地質、土壤、水文、植物、動物和人類生理和社會經濟文化規律的研究,走上了極力推崇表面現象的道路。 更重要的問題是,在人類對整個地球生態機理僅僅有初步的了解的條件下,讓少數人決定大地總面貌的危險性經過了評估嗎?又有誰敢于吹噓自己有如此偉大的能耐來主宰人類的命運? 風景園林學科在小尺度的深入方向應該是對具體的人與其生活環境之關系的細致關懷。正是在這個方面,視覺權重太大的景觀一詞表現出強烈的不適應性。 人與生境的聯系除了視覺,還有很多渠道,包括:溫度、濕度、微風、聲音、時間、氣味、負氧離子、蚊蟲叮咬、疼痛麻木、觸摸擁抱、精神的壓力、語言的環境等可直覺的東西;還包括很多無力感知或所謂第六感覺的東西:細菌、病毒、毒素、微波、射線、微塵、超聲,以及宇宙的律動、中國的氣場、個人的運命等等。因此,我不主張單純由視覺來主政人體周圍的生活環境。 顯然,中國風景園林在小尺度上擁有很大優勢,亦即在對人的生命的實際需要的關懷上,和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理解上,其原因,在于中國文化的"實事求是"的傳統。在更深的層次上,中國園林還表現出一種積淀深厚的文化優勢,即與現今還停滯在對視覺效果的關注上的西方現代景觀比較,中國園林在對人的心靈關注上的優勢,這正是我們可以重點開掘的方向。相比之下,西方在建造小尺度室外空間方面,僅有的優勢是更適應被現代建筑控制的現代城市,而這種城市其實不是適合人居的場所,更不是調和天人關系的空間,它不過是資本生產利潤的工具,從長遠看,終究會消亡。 3 建立完整的中國風景園林理論體系 地球資源的有限和資本對財富的無限追求,是當前這個世界的基本矛盾,最終不需要消耗資源的財富積累只能是一堆泡沫。破除了對所謂現代景觀理論體系的迷信,就看見了建立完整的中國風景園林理論體系的光明前景。 這套理論大體應該包括: ①關于有機地球的基礎理論體系: 基于《道德經》的無神論自然觀; 基于陰陽五行運行的對人類欲望和發展的預見; 經發展的天地人"三才說"(包括天人或地人關系,君子自強不息與大地厚德載物的關系等); 地球經絡與穴位系統研究,以及相應的一套漢語術語,比如我們可以命名這套理論為"女媧學說"; ②關于人地和諧的大地規劃體系: 提倡基于公德利益和自然機理的規劃思維,批判基于眼球或商業利益的規劃機制; 倡導以調動大地自愈能力為指導思想的穴位"針灸"式的大地規劃,反對由少數人主導大面積地域面貌(亦即主導了復雜的生態機制)的規劃模式; 創造重視綜合理解和整體關系的規劃設計方法學,批判千層餅式的機械思維; 發展高尚的風水學,批判為金錢和私利服務的風水術; 大力鼓吹只有風景園林專業具備了自然、工程、藝術和社會協調的全面修養并有資格承擔大地規劃總指揮的職責,并依此進一步改造我們的學科體系和教育體系; ③關于人景互動的宏觀風景空間規劃理論與方法: 拋棄重建設輕管護,只見物不見人,或只保護不發展的規劃等機械的規劃路線; 尊重地方和廣大市民農民的創造性,批判一切都需經過被潮流統一洗腦的設計師規劃師的制度; 積極參與世界遺產評審工作,爭取修改不利于中國文化的基于主客體二分的現行世界遺產名錄體制; ④關于人境合一的小尺度室外生活空間(如園林)的營建理論與方法: 繼續擴展中國對傳統園林在空間、地形、建筑、植物、意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生態學、心理學、形態學、色彩學、聲學、生理學、養生學、醫療學、體育學、游憩學、經濟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化學以及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做出新的開拓; 在理性主義的審美理論之外,發掘、構建和推展中國式流動的詩意的空間藝術理論系統。 探索新的設計手段,設計路線,設計方法; ⑤關于未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聚落空間的探討: 立足于對自然的尊重,冷靜審視所謂未來高科技城市的隱患,并由此開展中國式的探討; 對此,錢學森先生"山水城市"的理念為我們打開了思路,立下了篳路藍縷之功; ⑥關于中國的物質和非物質風景園林文化遺產體系: 包括各級風景園林遺產的研究;風景園林史研究;傳統造園文化技藝的研究與傳承;等等; ⑦建立中國的風景園林的法律體系和管理制度。 這樣的一套體系的名稱,我稱之為(室外)生境學,即關于人類在室外的生活、生產、生態的環境之學問的總稱,其英文名稱,我建議為(outdoor-)Living Environment,簡稱為LE。 它超脫了自然還是文化,建造還是管護,視覺還是綜合,植物還是建筑之分歧,回歸到人類懷著敬畏之心在洞穴之外開拓生活空間的本意。其基本理論就是女媧學說。 4 結論 由于體制上的問題,我們學科現在的科學研究還相當落后,特別在大尺度問題上,我們還需要積極向國際同行學習。但我想強調的是,待我們的科研上去了,一定要有超越西方的志氣,如果我們現在不努力,待我們祖宗的成就被外國拿走,最后又出口轉內銷,變成西方文化"先進"的證據,我們將何顏以對中國人的子孫? 我深信,再經過數十年或上百年,當人類擺脫資本增值利益的控制之后,就是中國風景園林再度大展宏圖之時。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3)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