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仇保興主持召開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委員會議并講話
集專家智慧為災區重建規劃出謀劃策 5月2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主持召開部科技委員會委員會議,專題研究災后重建的規劃工作。在京的部科技委委員周干峙、鄒德慈、周錫元、王瑞珠、王靜霞、吳學敏、方鴻琪等院士、國務院參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建筑、規劃、建材等領域的專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災后重建規劃組人員以及部城鄉規劃司、城市建設司、科技司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在會上,委員們結合參與唐山、麗江地震災后規劃重建的經驗以及對這次汶川大地震災區的實地調研情況,就災后重建的規劃選址、城鎮村的布局、設防標準、避難場所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仇保興認真聽取了委員們的發言,并在歸納總結委員們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對災后重建的規劃工作提出了10點要求: 一是搶險救災需要速度和激情,但災后重建工作更需要科學、理性和精細地組織,特別是要充分吸收國內外的經驗教訓,為我所用。 二是城鄉規劃人員應該盡快地介入,主動組織地震、建筑、生態、給排水等方面的專家開展綜合性的研究。及時搶救受災城鎮的規劃圖紙和城建檔案。通過對規劃圖紙和城建檔案的分析來發現城市存在的隱患,并盡快用于指導救災工作。 三是要盡快編制臨時居住區的規劃。100萬套過渡安置房構成的居民點要十分注重防震、防火、防疫,注意垃圾、污水的收集處理和基本生活設施配套。臨時居民點選址應就近安置,以有利于災后重建。 四是要依據地震專家提出的意見,盡快地重新研究川西地區的城鎮分布體系規劃,確定哪些城鎮需要移址新建,哪些城鎮是部分遷建,哪些是就地重建,以避免國家災后重建投資的浪費。 五是要盡快編制地級城市的重建規劃。地級市一般是遷移不了的,如真的有一條地震活動帶在城市中心,市民也只能是部分搬遷。哪怕現在的重建規劃做出來了,即使最后決定這個城市要遷建,也無非是損失少許重建規劃編制的人工費。如果決定城市就地重建,規劃就有了,重建家園的時間就搶回來了,所以要規劃先行。 六是抽調人員設立幾個聯絡中心組,使得國內外的信息上通下達,把災后重建工作的各方需求銜接起來,積極地、開放性地利用國外的抗震救災技術、設備和智力資源,支援四川重建家園。 七是農村和城市的災后重建應該有所區別,特別是藏族、羌族等少數民族居住地的建筑,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實際上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地震等災害后幸存下來的,災后重建要保留其歷史風貌,也有利于群眾參與重建和災后增加經濟收益等。另一方面,麗江災后重建的經驗很值得借鑒。如像穿斗架式的建筑,只要有木料,當地工匠就能修復。1996年云南麗江地震后4個月百姓就將傳統民居修復了。 八是對報廢的建筑以及建筑廢墟應該盡快尋找利用途徑。一方面為災后重建找到建筑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騰出場地來建設過渡安置房,還可以消除次生災害。 九是要盡快完善各類抗震節能的標準。要從實際出發,提高中小學抗震設防能力。 十是對過渡安置房的使用壽命和期限要考慮5~10年。現在考慮的過渡安置房使用最長期限可能是5年,最短的也要兩年,所以要按照5年以上的質量和配套要求進行規劃和修建。 最后,仇保興說,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組織開展的災后重建規劃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性作用。他要求科技委辦公室要加強與委員們的聯系,同時也希望委員們在這一段時間繼續發揮自己的經驗智慧,有什么好的主意盡快地、爭分奪秒地提出來,再集中傳送到災區,為災區重建家園作出貢獻。
摘自《中國建設報》2008.05.23 記者 張佳麗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