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賀蘭縣建設與環境保護局副書記王恩清參加園林研討會(圖)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8年9月27日,第二屆全國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研討會在河南省許昌市勝利召開。會議由河南省建設廳、許昌市人民政府、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主辦,中國建設報社、河南省風景園林學會、許昌市建設委員會、許昌市園林局、中國風景園林網承辦。會議旨在加強對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經驗交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精神,促進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30家園林行政主管部門,專家學者及園林建筑施工企業約170余人參加了會議。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建設與環境保護局副書記王恩清參加了本次會議,并做了《建設園林縣城 打造宜居環境》的報告。以下是報告內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賀蘭縣就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進行交流發言,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 賀蘭縣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轄區縣,地處素有"塞上江南"美譽的銀川平原腹地。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縣城距首府銀川市10公里,境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通訊發達,物流暢通,包蘭鐵路、石中高速、109國道穿境而過,周邊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沙湖、西夏王陵和鎮北堡中國西部影視城等聞名全國的旅游景點。全縣平均海拔1100米,總面積1599平方公里,下轄4鎮1鄉2個農牧場和1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7.8萬人。 縣城建成區面積為6.25平方公里,縣城總人口為4.8萬人。近年來,賀蘭縣緊緊圍繞建設富裕文明新賀蘭的目標,以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園林城、環保城、文明城為抓手,大力實施"硬化、綠化、凈化、美化、亮化、宜居"六大工程,全面打造自治區最佳人居縣城,縣城建設走在了全區前列,獲得了"自治區城市建設管理明珠杯縣城"和"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等榮譽稱號。在縣城建設中,縣委、政府十分重視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始終把園林綠化工作作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周密部署,精心實施,全面推進縣城園林綠化進程,經過近6年的努力,縣城建成區綠地總面積達到299.9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4.2%,綠地率達到42.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4.6平方米,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國家園林縣城的標準。主要做法: 一、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確立園林綠化工作奮斗目標 近年來,我縣以縣城改造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綠化條例》以及國家和自治區有關城市綠化工作的方針、政策,把城市綠化的各項方針政策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與城市建設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驗收,并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努力用好、用活、用足這些方針政策。基于綠化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全縣上下把加快縣城綠化工作擺到了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提高文明程度、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打造"最適宜創業、最適宜居住"縣城的戰略高度,統一思想認識,強化工作措施,加大了綠化和園林建設力度,促進了縣城綠地面積的大幅度增加,保證了各項綠化指標的逐年提高,并成功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 二、加強領導,加大投入,確保園林綠化工作持續發展 為加強對園林綠化工作統一領導,縣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方案,部署工作,做出決策,解決問題。明確了縣綠委辦、林業局、建設環保局、習崗街道辦事處具體負責縣城園林綠化和管理工作,做到了行業管理到位、職能作用明顯。制定中長期和年度規劃,落實園林綠化工作責任制,把園林綠化工作納入各有關部門的重要考核內容,實行目標責任管理,簽訂目標責任書,加強監督和檢查,各級領導親自指揮,狠抓落實,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形成了齊抓共建、全力攻堅的良好局面。 同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政府財政預算安排、土地拍賣收益、爭取項目資金、銀行貸款、分級投入、社會力量參與、群眾投資投勞等多種途徑籌措園林綠化資金,保障綠化經費足額到位。同時按照縣城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要求,合理布局綠地,千方百計落實綠化地塊,特別是縣城環路寬幅林帶建設,采用租賃的方式,以每畝每年600元的費用一租30年,租用農民土地1134畝,確保了園林綠化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組織上領導重視,制度上落實責任,政策上創造條件,土地調用上優先保障,資金籌措上廣開渠道,確保了園林綠化工作持續協調開展。 三、科學規劃,健全制度,努力推進園林綠化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 為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突出縣城特色和風格,做好"塞上江南"小城鎮的大文章,我們把縣城作為一個大園林來規劃,委托專業公司、聘請資深專家,高標準、高起點地組織編制了《賀蘭縣城綠地系統規劃》,通過了自治區建設廳專家組的評審,并獲批納入縣城總體規劃。根據國家建設部的有關規定,本著做強做優做大做美縣城的要求,結合建設銀川市的現代化衛星城的總體格局,按照增加綠量、突顯特色、做出精品、提升檔次的思路,對《賀蘭縣城綠地系統規劃》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規劃》中,縣城園林綠化與縣城改造建設同步進行,采用片狀和環狀綠地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喬灌花草合理搭配,植物造景與建筑物和諧配置,多色塊多層次相搭配的形式,力求合理布局、功能齊全、造型豐富、三季有花、突出特色,集生態效益、景觀效果于一體。在綠化建設中充分發揮規劃的龍頭和先導作用,嚴格體現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同時制定出臺了《賀蘭縣城綠線管理辦法和綠色圖章制度》,建立了建設項目綠化工程方案審查、實施管理和施工驗收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規定組織實施,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綠化用地,對非法侵占綠地、破壞綠地、砍伐林木的行為嚴懲不殆。科學的規劃和嚴格的制度管理,促進了園林綠化事業的健康深入發展,縣城各類綠地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形成了科學合理的綠地系統,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比如在縣城改造建設中,縣委、政府始終注重原有自然風貌和縣城景觀的保護,始終突出縣城文化、地域和民族特色,較好地融現代風格和民族特色于一體,充分展現了賀蘭縣城的人文景觀和精神風貌。注重縣城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制定了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制度,對50年以上的古樹建立了檔案,并實施掛牌、圍欄保護,同時采用技術手段予以復壯,有效地保護了古樹名木。 四、強化措施,加大力度,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縣城綠化建設 自2002年大規模開展縣城改造建設特別是開展創建園林縣城活動以來,我們以環城林帶、公共綠地、公園廣場、街道巷道、交通干道、機關庭院、住宅新區綠化為重點,采取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拆臨建綠、拆違增綠、租地造綠、規劃建綠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加快園林綠化步伐,促進了園林綠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一)搞好公共綠地建設。在園林縣城創建活動中,我們將公共綠地建設列入重點工程內容,按照服務半徑達到500米的要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造景,精心建造街頭綠地、街心公園,共建成32處街頭綠地,較好地解決了中心城區缺綠少綠的問題,實現了市民出行350-500米就可以步入綠色空間的目標,滿足了市民休閑、晨煉、娛樂的需求。 (二)搞好公園廣場綠化建設。結合縣城改造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先后建成一批廣場和公園景區,傾力打造中心城區綠化精品工程,充分展示了"駿馬賀蘭"、"田徑之鄉"、"水產大縣""塞上江南"的文化風貌。 (三)搞好街道綠化建設。縣城道路綠化按照《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規范》的要求,適地適樹,精心栽植,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100%、達標率達到85%以上,縣城干道綠化面積達到25%以上,基本形成了林蔭路系統。在縣城街區道路綠化上,采取大樹進城、樹種多樣、一街一景、一路一樹的方式,以適應本地生長的鄉土樹種為主,配以景觀效果較好、觀賞性強的喬、灌、花、草造景,突顯大色塊、大園林的雄渾塞上特色和多姿多彩、創意新穎的江南風情,形成了多個特色街區景觀帶,提升了縣城綠化的品味和檔次,給縣城營造一道綠色屏障。 (四)搞好單位庭院和居住區綠化建設。我縣結合創建國家園林縣城活動,深入開展創建"園林單位"、"園林校園"、"園林社區"和"綠化達標先進單位"活動。對各單位和居住區的綠化,嚴格控制和審批,科學規劃和建設,規劃一批,綠化一批,分類指導,梯次推進,縣城所有具備綠化條件的單位都按照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實搞好本單位的庭院綠化美化工作,并取得了明顯成效。39個單位達到"園林單位"的標準,達標率達75%,沿街主干道90%的單位實施了拆墻透綠工程。 對居住區特別是新建居住區,從嚴控制綠地率指標,明確要求按照有關標準建設公共活動場地、按照綠地規劃進行施工建設,建設花園式住宅小區綠化面積超過35%。老居住區改造中,通過拆墻透綠、破硬增綠、見縫插綠等方式,逐步提高綠地面積,綠化面積達到總用地面積的25%。同時積極落實居住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資金,強化養護和管理措施,加大綠化和管理力度,較好地鞏固了居住區的綠化成果,縣城內"園林小區"達到63%。 (五)搞好苗圃基地和縣城大環境綠化建設。以城市苗圃為重點,以農村育苗戶為補充,建設苗圃基地250畝,確保園林綠化各類樹種特別是各類鄉土樹種的需求。縣城各項綠化美化工程苗木自給率達80%以上,出圃苗木規格、質量均符合縣城綠化工程的需要。同時做好縣城周邊生產綠地的規劃和培育,縣城生產綠地總面積占建成區面積的3.6%。 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為契機,大力開展縣城周邊大環境綠化建設。近年來,以綠化建設為重點,先后對北環、東環等水系進行了治理,對環城豐慶溝實施了綜合治理,對109國道縣城段兩側進行了綜合治理,對縣城近郊村莊臟亂差現象進行徹底整治,加大對縣城周邊池塘葦湖等濕地資源的綠化和保護力度,流經縣城的溝、渠水系沿岸綠化效果明顯,初步形成了城郊一體化的優良環境,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明顯,較好地展現了賀蘭縣城特有的景觀特色。 (六)搞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依據有關法規要求,每年在春秋兩季植樹季節,全縣動員,全民參與,組織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廣泛地開展全民綠化活動,實施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和征收綠化費制度,義務植樹盡責率在85%以上。按照"包栽、包活、包管護"的要求,全縣機關認養認管縣城寬幅林帶,確保了綠化效果和成活率。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借鑒經驗,創新機制,大力開展"黨員先鋒林"、"共青林"、"愛國教育基地林"、"黃河母親護岸林"等多種形式的綠化活動,積極開展栽植各種紀念樹、紀念林和進行綠地認種認養認管等群眾性綠化活動,形成了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良好局面。 五、依托市場,推進改革,努力提高縣城綠化建設和管理水平 為加強城市管理,在發揮建設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的同時,專門成立了習崗街道辦事處及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和縣城綠化管理所,有效提高了縣城綠化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縣城園林綠化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綠、依法護綠力度,在全縣廣大干部職工群眾中深入開展了"美化賀蘭、愛我家園"主題教育活動,群眾建綠、愛綠、護綠熱情高漲,沒有發生非法侵占綠地、破壞綠化成果的事件。引入市場機制,實施建管分離的綠化管理體制改革,實行了綠地建設和養護作業的公開招投標,推行工程造林,造林質量和綠化養護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別達到87%和85%,縣城綠化面貌煥然一新,綠地質量和品位普遍提高。 六、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2002年以來,共投資3.4億元,大力實施道路硬化、縣城綠化、衛生凈化、街道亮化、環境美化和住宅建設六大工程,以園區、廣場、公園、道路等重點項目為抓手,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縣城功能日趨完善,縣城面貌日新月異,縣城建設管理走在了全區各市(縣)的前列。 在國家建設部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縣以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為抓手,不斷加快縣城綠化建設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促進了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區內外園林綠化先進縣城相比,我縣在園林綠化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希望通過大會交流學習全國先進園林綠化經驗,力促賀蘭縣園林綠化工作上臺階。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