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北京市規委,江蘇、山東建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總后基建營房部工程管理局,國資委管理的有關企業,有關行業協會:
根據全國建設工作會議的部署,現將《建筑市場管理司2008年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安排好今年的建筑市場監管工作。
建設部建筑市場管理司
二〇〇八年二月一日
建設部建筑市場管理司2008年工作要點
2008年,建筑市場監管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抓住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推進建筑業增長方式的轉變,著力實施建筑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全行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建筑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建筑市場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建筑市場監管工作全局,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建筑市場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建筑市場法規體系和基本制度,創新監管方式,營造依法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一)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加快勞務隊伍的發展和建設。
按照國務院要求,繼續完善落實防新欠長效機制,要求各地健全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應急處理機制,嚴格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及時解決群體性突發事件;研究有關地方在管理農民工方面的好的經驗和做法,探索新的農民工信息管理模式,在部分地區推動實名制管理試點,待條件成熟后逐步向省會級城市推廣,提高對勞務隊伍的精細化管理;研究起草《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勞務企業健康發展指導意見》;做好勞務隊伍管理的基礎性工作,調查了解工程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勞務用工管理情況,提出分析報告。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引導企業結構調整,促進工程咨詢服務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促進工程咨詢服務業發展法規、政策,研究起草《建設工程監理管理條例》,促進工程監理的健康發展;繼續抓好注冊執業資格人員執業制度建設,在許可程序上和工作方式上轉變觀念,提出改革措施,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精神,研究制定“關于加快發展工程咨詢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研究完善工程咨詢服務業市場體制;積極推進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發展,支持企業提高綜合素質,在高端平臺參與國際競爭;積極推進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市場認可的行業協會和專業化咨詢服務機構,在行業內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建設服務型政府。繼續修改完善工程勘察、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推進個人執業資格注冊制度的實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整合完善企業資質信息系統,加快推進企業資質電子政務平臺建設,完善資質網上申報審批管理體系,減少行政管理層次,降低行政成本;在繼續加大對建筑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的同時,運用資質核查手段,加強市場動態監管,強化對企業資質條件和市場行為的監督檢查,對資質申報中的弄虛作假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及時進行曝光,切實維護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
(四)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為目標,繼續完善招投標制度。完成由建設、監察、發展改革、鐵道、交通共同推進的五部委建設工程交易中心招投標普查工作,研究制定《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管理辦法》,推進交易中心的建設;盡快出臺建筑工程方案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提高設計方案水平,保證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經濟適用以及節能環保;研究制定專業工程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促進專業工程工藝水平,提高工業設計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研究起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資格審查辦法》,解決招標人通過資格審查排斥潛在競標人的問題。完善招投標過程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招投標代理機構基礎工作,會同國家統計局研究建立招標代理機構統計制度,進一步規范招標代理機構的行為。
(五)加快建設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健全并嚴格執行失信懲戒制度,強化施工許可證制度的監管。2007年底,正式啟用全國建筑市場誠信信息平臺,2008年1月1日以后,按照不良行為信息公布制度的要求,轉入常規的信息報送機制,進一步整合建筑市場現有各類違規處罰監管系統,完善全國建筑市場信用體系信息平臺,盡快形成失信懲戒和社會監督機制,繼續積極推進長三角和環渤海區域建筑市場信用信息平臺的建設,完善功能,不斷創新,提高監管效能和水平;嚴格工程建設中法定建設程序,充分利用施工許可手段,加強工程建設監管,探索利用網絡手段強化施工許可管理。加強合同備案監管,堅決打擊違法轉包、靠掛行為。繼續推行工程擔保及保險制度。
(六)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構筑內外聯動、安全高效的開放型建筑市場體系。加強外資建設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現狀的調研,明確政策要求,按照國民待遇原則,規范外資企業管理,完成中國入世五年建筑市場發展狀況的評估報告,深入研究《政府采購協議》,建立統籌國內外建筑市場發展的調控和應對機制,加強部門協調,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搭建平臺,實現對國內、國外市場的統一協調監管,對“走出去”企業組織經驗交流,促進中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