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談談蘇州園林中的水景治理問題
最近因參加2003年園林與住宅小區水景設計和治理的國際研討會,到蘇州看了幾個園林,在贊嘆造園精美之余,由于專業的關系,也對蘇州園林中的水景------尤其是水質問題-------作了初步了解。發覺大多園林中的水質欠佳,有些已經富營養化嚴重,水中藻類大量繁殖,水體變色,嚴重影響了園林的美觀。 在我看來,蘇州園林中的水景,設計靈巧有余,然因治理不當,顯得靈氣不足。蘇州園林中的水景治理應是目前一個很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蘇州園林中的水景現狀 下圖是滄浪亭前的水景。水面上污物較多,水質基本發黃變質,已經嚴重影響了滄浪亭的美感。
二.園林內景觀水質變差的原因 由于一般園林內景觀水體大多設計為一個基本封閉的系統,幾無自凈能力,且其內部組構不合理,加上外來物質輸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產生富營養化,最終使得水體變得渾濁不堪,后果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水體發黑、變臭,嚴重影響景觀水體的美觀。所以,大多景觀水體已完全沒有自然中的那種美麗生動的景觀。因此,如何保證園林內封閉水體的清潔、無污染已成為人們關心和頭痛的話題。 三.傳統景觀水處理方法及存在問題 景觀水體凈化的物理方法有機械過濾、疏浚底泥、光調節、水位調節、高壓放電、超聲波等方法,這些方法效果明顯,但不易普及,難以大規模實施。 1).引水換水 由于沒有從水質變差的成因上考慮,引水換水是不科學的。 由于一次性換水會造成水源的大量浪費,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另一個問題是污染轉嫁(譬如將污水排放到了農村)。 2).循環過濾 在水景設計的初期,根據水體的大小,設計配套的過濾沙缸和循環用的水泵,并且埋設循環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質保養。如果水體面積較大,必定延長循環過濾的周期,使水質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引水、換水相比較,雖然減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電能耗費增加了,同時也增加了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的費用。 投加化學滅藻劑,殺死藻類。久而久之,水中會出現耐藥的藻類,滅藻劑的效能會逐漸下降,投藥的間隔會越來越短,而投加的量會越來越多,滅藻劑的品種也要頻繁的更換,對環境的污染也在不斷地增加,而這種污染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 所以說用化學的方式處理水質,雖然是立竿見影的,但它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目前曝氣的方式主要有自然跌水曝氣和機械曝氣,自然跌水曝氣充氧效率低,但無能耗,維護管理簡單,在要求充氧量較大時一般很難滿足;而機械曝氣充氧效率高,選擇靈活,被廣泛應用于湖泊或水塘的充氧。為了保證魚類的供氧,水體中溶解氧一般應大于3mg/l(亦即B類水質標準值),充氧機數量一般為10-15畝水面設一臺曝氣機。 曝氣的方法只能延緩水體富營養化的發生,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體富營養化。 在景觀水水質惡化的時候,投加適當的適量的微生物(各類菌種),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水質凈化的作用。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驚人,呈幾何級增長,每一次繁殖都或多或少的會產生一些變異品種,導致微生物處理水質能力下降,而且很難控制其數量,其生長又受環境的影響很大,例如溫度、氣壓等等。同時微生物的分解物,會造成藻類的大量繁殖,再次導致水質變壞。 因此用微生物處理水質,必須定期進行微生物的篩選培育、保存、復壯等等一系列專業處理過程,而且不能保證水質狀況長期處于良好的狀態之中。 水生動植物系統在控制藻類的過渡繁殖,對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的發生起到的作用尚需進一步試驗,若處理不當,反而會因此造成水體的污染和富營養化。許多景觀水體養魚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后,魚類的排泄物和植物的腐殖質落葉等,造成的均是混濁、發臭的水體。 投加PSB是一種新穎的處理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無需單獨建處理構筑物,一次性投資省等特點。但投加菌種所需費用較高,處理費用相應會增加。同時由于光合細菌屬光能自養菌,不含有硝化及反硝化菌種,因此,光合細菌對微污染水或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的去除率較高,但對氮、磷等植物營養物只能以COD:N:P=100:5:1的比例去除,去除率相對較低。導致湖泊、塘水等緩流水體發生富營養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氮、磷等植物性營養物的大量流入,由于光合細菌不具有脫氮除磷的特性,因此,對于微污染水采用投加光合細菌的處理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不了水體富營養化的發生。
2.水美問題:為體現觀賞性,通過養種些水生動植物(如魚蝦、水草等),可營造出生動美麗的水岸、水面、水中、水底景觀,是為治標; 3.維護問題:這樣的水景可以保持長期穩定,清澈美麗,日常維護成本低廉。
編輯:adm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