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奧運鼓舞了建筑師們
人們在贊嘆奧運會的同時,不會忽略使奧運會更臻完美的奧運建筑,不會遺忘那些提供創造世界紀錄的美妙場所。奧運會的歷史,也是奧運建筑、體育建筑的歷史。奧運建筑從設計到建成,吸引著億萬人的關注,批評也好,贊美也好,它們終將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城市的自然風景。 由于奧運體育場的巨大空間,由于奧運會對世界的深遠影響,由于奧運會是人們的不斷突破自身紀錄和煥發巨大能量的場所,奧運體育場永遠都是人們心儀的地方,在奧運會舉辦以后很多很多年,仍然會有許多人來到曾經舉辦過奧運會的體育場,既是好奇,也是仰慕,既是懷念,也是敬佩。為舉辦一屆奧運會,需要建設一系列的體育建筑,不僅是建筑的爭奇斗艷,也仿佛是體育建筑的博覽會,奧運會建筑是主辦城市和主辦國無窮無盡的潛能和審美情趣的象征,也是奧林匹克夢想的體現,奧運建筑使主辦城市更美,也使主辦城市的生活更美好。 奧運會體育建筑用各種方式表現城市和國家的文化和理想。 1964年東京奧運會代代木體育場的建筑師是丹下健三,他將日本文化融入建筑,體育場是兩個相錯的半圓弧,讓人聯想起日本傳統的巴形,讓技術與人性結合。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就這個建筑的成功向丹下授獎時是這樣說的:“體育鼓舞了建筑師的工作。眾所周知,許多世界紀錄在這個體育場創造了出來,這個作品不正可以說是激發了運動員們的力量嗎?同時這個體育場不僅對于市民,而且對于到這里來訪問的人們都是感受極深的回憶,深深銘刻在有幸來參加奧運盛會的人們,或能觀看在這里的比賽的人們的記憶之中。”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體育場是德國建筑師弗賴·奧托和京特·貝尼施的作品,那優美而又充滿智慧的建筑和結構,使這屆奧運會永遠留存在世人的心目中,整個奧林匹克公園預告了建成環境回應人的需要的建筑。這些夢想的實現,也證實了獲得成功的艱難。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至今仍然是人們觀光的亮點,人們不僅希望進入體育場參觀,也希望登上附近的那座電視塔,從高處俯瞰這座造型豐富,表現了有機形態的建筑。 由意大利建筑師格里戈蒂設計的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體育場,利用了原有的體育場,將原先的20000人體育宮,改造成可以容納65000人的現代化體育場。體育場的周圍加建了體育館、游泳館、電訊塔等現代化設施。在這里,人們會感嘆歷史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也許正因為這種結合,使這座體育場為人們所稱頌。 同樣利用已經有二十年歷史的舊場館加建而成的還有雅典奧運會體育場。如果沒有西班牙天才建筑師、工程師卡拉特拉瓦的杰出設計,也許2004年雅典奧運會沒有那么輝煌,雅典奧運會體育場的設計靈感來自拜占庭建筑,穹頂、藍白基調源于愛琴海及其諸島。體育場的頂蓋可以讓陽光進入,又可以阻隔熱氣。建筑師設計的這個有鋼、混凝土、看得見風景且帶著雅典之光的建筑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有個外號叫“鳥巢”,也許這個外號終將變成正名。不管人們怎么看待它,它已經成為首都北京的著名建筑。我們已經很難想象,從四環經過奧運中心,見不到“鳥巢”和“水立方”的感覺會怎樣。設計“鳥巢”的瑞士建筑師赫爾佐格和德默龍曾經獲得2001年普里茨克建筑獎,他倆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優秀的作品。我曾經見到一幅照片,“鳥巢”靜謐地坐在水邊,天光、水影十分和諧。幾年前,我曾經感嘆,我們不是上帝,不能從空中俯瞰體驗這座鳥巢,我們是凡人,只能從地面上觀看這雜亂的窩。方案與最終的建筑有了差異,建筑的構件更粗壯而簡潔,建構的理念也更清晰。它終于被人們所接受。建筑師將建筑的“建構”理念清晰地表現在建筑上,人們不禁會贊嘆構思的巧妙以及建筑與自然的融合,可能只有鬼斧神工才能確切地形容這座建筑。 “水立方”的構思是中建國際設計公司年輕的建筑師趙小鈞提出來的,說明了中國建筑師的成熟和才華,“水立方”也成為中國建筑的驕傲。它那正方形來自中國傳統的方城,它那蔚藍色的聚氟乙烯泡沫氣枕狀體形,在夜晚發出的燦爛光彩,令人們感嘆不已。中國建筑師與澳大利亞建筑師共同合作,使中國建筑走向了世界。“水立方”的澳大利亞合作設計公司PTW的董事長貝爾蒙說,這是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概念的表達。 今天的世界談到中國,談到北京,必然會談到“鳥巢”,談到“水立方”,北京的奧運建筑已經成為北京、成為中國的形象。如果北京奧運會創造了世界紀錄,奧運建筑功不可沒。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