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濟大學的規劃效果圖 火車站東邊老城商業區 10年內可能變成這個樣
老城商業中心區要進行新的規劃改造了,昨日上午,3套規劃方案開始在市博物館進行為期1個月的展示。究竟哪個更適合鄭州發展,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正,市民有什么建議,可以撥打鄭州市規劃局信訪辦電話67188539。據了解,這一規劃要在5到10年完成。
3套方案,專家初步肯定了一個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今年3月份,二七區委托市規劃局,邀請東南大學設計院、同濟大學設計院、北京筑景設計院分別就這一區域的未來發展,制訂了3個不同的“方案”。
今年6月份,我市專門聘請了國內8名規劃專家,對3套設計方案進行了評審,最后,同濟大學的設計方案由于更能體現二七區的商貿特點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被專家較為看好。
道路:二馬路、大同路改為雙向行駛
規劃的新區域,福壽街和站前廣場形成兩條縱橫相交的功能景觀軸線,形成五個功能片區,分別為:站前綜合服務區、站前配套服務區、物流批發商貿區、保留整治商業區和現代商業集貿區。五個功能區各自獨立,又通過立體步行系統連為一體。
針對這個區域一直以來不方便的交通環境,該方案規劃了分級道路系統。即快速道路為隴海路,主干道為福壽街、喬家門路、正興街、解放路,支路有南下街、西大街、大同路、菜場街、一馬路、二馬路等。
規劃還將改變原有的單向道路系統,提高道路整體效率。即將二馬路拓寬改為雙向,將大同路改為雙向,南下街改為雙向,在上面開辟公交線路,拓寬城南路,為地區東西向分流等。
而步行系統,則要規劃整合德化步行街,通過商業街步行交通、二層人行連廊、一層人行廣場及通道、地下一層步行商業街等各層步行系統,構成完全步行、立體交通的人行空間。
交通設施:長途客運站移至二馬路
對于交通設施,規劃增大火車站前廣場的人行空間,將長途客運站移至二馬路客運站。同時將站前廣場的各類交通設施相對集中布置:興隆街結合現有的公交首末站,設置一處占地約0.6公頃的公交站場。廣場南側設置一處臨時車輛停靠點,出租車集中設置在廣場地下一層,社會停車設置在地下二層,做到各類設施相對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