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打造宜居之城 規劃圖描述山西晉城的2020
![]() 陣雨過后的晉城市空氣清新,天氣明朗
2008年8月21日上午,陣雨過后的晉城市空氣清新,天氣明朗。 晉城市規劃局一間辦公室內,一位43歲的男子正伏在案頭,埋頭于一堆圖紙中,不停用筆標記著不同的符號。這個人就是晉城市規劃局局長白永強。戴一副眼鏡,文質彬彬又不乏干練,白永強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典型的學者型干部。 就是這位學者型的干部,目前正在帶領晉城市規劃局為未來的宜居城市努力著。“到2010年晉城就要初步具備宜居城市的標準,這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白永強說。“到了2020年,新晉城市將跳出澤州盆地,北至北石店鎮,南至南村鎮,使中心城市實現結構性的轉變。至此,晉城市中心城市發展大致經過了‘溢出城墻———構建十字———跳出主城區’的三部曲。”對于晉城的未來發展,白永強充滿信心。 城市的時代變遷 “晉城市市區目前有人口41.5萬人,建成面積49平方公里。”白永強描述著晉城的現狀。“建市初期這個城市僅僅8萬多人口,從1985年建市,23年來這個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設施都有了一個大跨越。” 在地理區位上,晉城市位于中原城市群的緊密聯系圈邊緣。是山西省雄踞太行、俯視中原的東南門戶。 晉城市中心城市布局演變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上世紀50年代以前,晉城市的建設局限于古城墻內;到1960年大建設時期,晉城市發展開始了順南大街南下,突破了舊城城墻的束縛,在黃華街兩側形成規模;1985年建市之初,晉城市規劃局制定了新的《晉城市城體總規劃》,城市主要沿鳳臺街、澤州路向東、東南部發展,構成以鳳臺街、澤州路為軸心的城市十字軸。“也就是當時的這個總規劃,使晉城市初步具備了發展到今天規模的雛形。”白永強說。 晉城市境內有國家鐵路干線兩條,即太(原)焦(作)鐵路和侯(馬)月(山)鐵路。 在公路方面,晉城尤為發達:101公里的國道,605公里的省道。一個以已建中心城區為中心,以長晉高速、晉陽高速、晉焦高速和晉濟高速為骨架的“十字形”高速公路網已具備雛形。晉城市公路交通網路已基本形成。 “這使得晉城的硬件服務業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白永強說。 城市發展受盆地地形限制 晉城市位于太行山頂的澤州盆地。 “從長遠發展來看,主城區不應再局限在這一小小盆地內謀求短時的發展,而應著眼長遠,放寬視野,跳出城市看城市,尋求新的城市發展空間,在更大范圍內謀劃城市布局,以保持城市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白永強說。 正是基于這一思路,目前晉城市正四面出擊,向四周拓展。 “在主城區外圍15公里范圍內的巴公、高都、北石店、金店、金匠(南村)區域均可做我們城市未來空間的擴展地帶、城市功能的承載地帶。最終,我們的城市空間將拓展為兩區(西城區、東城區)、四片(巴公片區、高度片區、北石店片區、金匠片區)的組團式結構,形成以白馬寺山為綠心,以環城高速為紐帶,以主城區為依托,環繞白馬寺山和主城區的五大組團為策應的城市發展新格局,組團之間以結合自然山體、河溝的生態綠化相分隔,以現代化快速交通相聯系,形成真正宜居的、富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規劃圖描述晉城的2020 在晉城市規劃局一樓大廳的外面,兩幅規劃圖系統地在向人們講述著未來晉城的發展去向。 綠地系統規劃:2020年規劃城市綠地率達到43.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8%,人均公園綠地占到17.54平方米,布局結構為一環、一心、三山、四河、八軸多節點最終城市公園均部,濱河綠廊導風,環城森林圍繞,道路綠帶相依的景觀生態格局。 晉城市城市整體規劃(2001年———2020年):城市性質為:山西省東南部重要門戶城市,為能源煤化工基地服務的區域中心。城市規劃為2020年城市總人口為50萬,城市建設用地49.2平方公里,城市規劃結構為“一城五區”組群式的布局結構。 “2020年晉城市將建成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城市人口達70萬以上。那時的晉城,將是一座丘陵城市、組團式的城市。即以山、河為主,一個區一個區的組起來,各個區又都形成一個獨立的團,再用現代化快速交通體系相連接,組團成為一個新型城市。高速路,快速路,生態綠化相分割,實現路連、綠隔。”白永強說。 舒適度和宜居性優于省城 1985年,剛剛大學畢業的白永強就分配在山西省建設廳規劃處工作,2006年任晉城規劃局局長之前,他曾任山西省建設廳規劃處副處長。 說到晉城與省城太原的比較,在太原生活了20多年的白永強呵呵一笑。“晉城地處太行山上,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晉城市的城市舒適度、宜居性都要超過太原,目前空氣、交通、環境等方面都不錯,如果從環境、空氣的宜居角度來說晉城應該是排在全省第一。” “唯一缺憾的就是整個城市的現代化服務程度不如太原,不過未來幾年就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晉城的服務體系還是以傳統的為主,需要進一步提升改造。目前晉城的信息物流等現代化的服務體系還處于起步階段。” “到了未來,生態環健康良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座現代化都市,人民安居樂業的一座城市。”白永強說。 全力營造綠色生態屏障 城市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增強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城市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而目前晉城市的主城區是30萬人口,面積為50平方公里。“城市太狹小了。”白永強說。“空間不大,綜合承載能力有限,輻射帶動作用不強,發展的前景并不樂觀。受地形條件的制約,主城區最終可用于城市建設的空間面積也就這么大,不大可能攤大餅式發展。” 基于此,晉城提出了以白馬寺山綠色生態屏障工程的建設。白馬寺山位于晉城市的最北端,是一座緊挨城區的山系。 “以白馬寺山生態綠化工程化建設為重點,營造環繞城市的綠色生態屏障,奠定生態園林城市的基本框架,把白馬寺山建成一個控制面積40余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態區。”白永強說。 “最后達到以白馬寺山森林公園為綠心,把主城區和北石店礦區連成一片,三位一體,聯動發展,北石店現在有10萬人口,不到40平方公里;還有白馬寺,15平方公里左右。如果將北石店、白馬寺用快速路和主城區貫通,把白馬寺作為市區的一個景區,這樣就實現了第一步跨越,主城區面積可達到100到110平方公里,這樣,我們的城市的空間就拉大了,就可以形成以主城區為主體,以白馬寺生態區為綠心,以北石區為側翼,三位一體聯動發展的格局。” 具體的做法是,首先將澤州北路向北打通約2公里,一直貫通到白馬寺山腳下,還要在白馬寺建設生態植物園。 打造宜居城市是主要目標 晉城市的未來是一個宜居城市,無論白馬寺山的建設,還是北石店區的連接,未來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打造絕對易于居住的新晉城。 “晉城是山西東南部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以能源煤化工為主服務的一個城市。也是省委要求的現代化發展的樣板城,率先建成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是指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協調發展,人居環境良好,能夠滿足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適宜人類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經濟持續繁榮、社會和諧穩定、文化豐富厚重、生活舒暢便捷、景觀優美宜人、公共秩序安全六個方面的內涵。也即,宜居城市是一個安全城市、健康城市、生活方便的城市、出行便利的城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城市。 近年來,晉城市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相繼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和中國吸引外商投資最佳城市等諸多榮譽稱號。為晉城市創建宜居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城市開發中,我們還要對我們這一地區原始的自然地形地貌進行保護,保護每一座山、每一條溝壑、每一條河流、每一塊濕地,要有機利用自然本底,隨山就勢,依托自然山水架構,進行城市建設,形成有別于其它平原城市的山地丘陵城市特色景觀,在城市建設中,我們會杜絕挖山添溝,人為破壞自然地形地貌,要以溝為界,依山而建,利用溝壑進行綠化,利用山坡進行建設,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共生。” “要利用各組團間的自然山體、溝壑、河流和交通廊道,建設分隔各組團的生態綠地,構建適合晉城市本土條件的生態安全格局,形成‘城市建在森林中’的優美景象。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城市生態系統的營造中,位于各組團中部的白馬寺山,從其區位、自然特征、生態效應等方面來講,勢必成為整個城市的生態核心。因而,我們要以白馬寺山生態區的建設為突破口,來構建我們的生態框架。”最后白永強說。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