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洛陽伊濱公園規劃方案第一名出爐
在26日至27日召開的洛陽伊濱公園規劃方案專家評審會上,由北京林業大學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編制的規劃方案,經過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唯佳為主任評委的專家評審委員會投票評選,確定為第一名。
專家評審委員會建議,以該方案為基礎,充分吸取另兩家單位編制方案的優點,整合設計理念,根據現狀準確進行景觀定位,合理布設各區段的景觀主題,統籌各類設計,深化和優化規劃方案。 以此為標志,規劃建設的洛陽新區伊濱公園,展示出讓人期待的俏模樣。 目標鎖定“雙高”,國際征集方案 伊河是我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干流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6029平方公里。伊河市區段上起龍門,下至洛河入河口,全長50公里,是洛陽新區開發建設的一個黃金開發帶。市委、市政府和洛陽新區管委會提出了高標準治理伊河,高起點規劃建設伊濱公園的要求。防洪工程已于2009年9月27日開工建設。 伊濱公園規劃設計范圍為:伊河龍門焦枝鐵路橋至洛龍區李樓鄉西石壩,長約18.5公里,設計寬度包括伊河河道、伊河兩側大堤及伊河大堤外道路。 為達到“雙高”的要求,我市于2009年10月13日舉行了伊濱公園國際征集活動發布會,邀請多家知名的規劃設計單位參與此次活動。最終,北京林業大學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英國藍道建筑規劃顧問有限公司、洛陽古建園林設計研究院等3家單位確認參加此次規劃國際征集活動。 在此次規劃評審會上,專家評審委員會聽取了3家方案編制單位的匯報,審閱了相關圖紙和文件,進行了認真討論和評議。評委們按照規定的評選方法進行投票,評選出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方案為第一名。 “一河、五段、多園”構建“伊水靚城,親水之濱” 我市提出伊濱公園的規劃目標是:建成集城市防洪、生態景觀、休閑娛樂、旅游觀光、農業灌溉、綜合交通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系統工程,新區拓展區的先導工程、形象工程、帶動工程和惠民工程。 北京林業大學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編制的伊濱公園規劃方案提出洛陽伊濱公園的口號是:伊水靚城,親水之濱。 規劃定位是:集生態觀光、旅游、休閑等多種城市郊野休閑功能于一體的生態郊野公園帶,新區整體發展的起點和亮點。規劃功能是:“林水涵養,多元體驗”。規劃結構是:“一河、五段、多園”。在伊河兩岸濱水區綠地所轄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林水一脈的整體景觀區域內,劃分出一河五段多園。 “一河”即伊河,規劃后的防洪灘地及水系駁岸將在不影響整體行洪功能的前提下突出景觀品質及生態特性。 “五段”——根據濱水區不同地段的現狀特色,以及與周邊城市功能的對位關系,本次規劃將伊河郊野公園帶劃分為龍門古韻、野趣休閑、戶外運動、文化藝術、生態科普五大板塊。 “多園”——在伊河兩岸根據一河五段的節奏變化設置了10個大型節點。由南至北分別為伊濱帝都文化大觀園、伊濱民俗文化體驗園、伊濱非遺文化休閑園、伊濱大田牡丹園、伊濱汽車公園、伊濱青年訓練營、伊濱體育公園、伊濱文化廣場、伊濱中央公園、伊濱濕地公園。 詳細規劃為: 龍門古韻段長3公里,堤內重點設計非遺文化廣場和河洛詩畫園,在堤外提出了伊濱帝都文化大觀園、伊濱民俗文化體驗園、伊濱傳統文化休閑園及伊濱大田牡丹園4個主題公園的概念設計,與堤內景色相得益彰; 野趣休閑段全長5.4公里,設計將垂釣、采摘、水上活動等郊野活動內容融入其中,形成自然而富有活力的濱水空間,重點設計了野趣垂釣園。堤外,提出伊濱汽車公園及伊濱青年訓練營的概念設計。 戶外運動段全長2.2公里,設計重點考慮突出運動主題。水上俱樂部及伊濱體育公園是重要節點。 文化藝術段該段全長4.4公里,堤內重點設計伊濱文化廣場、城市之光廣場隔水相望,而焰火廣場、沙灘浴場等也將成為本段最富景觀特色及藝術氣息的濱水空間。在堤外提出了伊濱中央公園的概念設計。 生態科普段全長3.5公里,設計考慮充分利用場地的自然特征在此整體營建伊濱濕地公園,突出林水涵養、生態科普的主題。 規劃還編制了生態系統規劃、交通規劃、水系統規劃、城市色彩規劃、豎向規劃、種植規劃、服務設施規劃、夜景照明規劃等內容。 專家解讀:突出郊野特色,將與洛浦公園明顯不同 27日下午,專家評審委員會的一位專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就記者提出的伊濱公園和洛浦公園的不同之處,回答了提問。 這位專家說,伊河和洛河都是洛陽市區的最重要河流,河流規模差不多,伊河末端比洛河還要寬。但河流形態不同,伊河由于龍門卡口峽谷,形成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態;洛陽治理則是先有城,后有洛浦公園。 與伊河相比,洛河的優點是人員密集,缺點就是由于建設較晚,缺乏必要的道路、停車場等設施,通達性受到一定限制。相比之下,伊河兩岸都是農田,兩岸同時建設,尤其是伊濱公園在城市尚未形成的過程中就已啟動,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單位參與規劃方案制定,一張白紙寫文章,一定能實現高起點規劃和建設,各種設施會建得更多,帶給人們更多便利。 從生態上說,伊河自然生態條件好,這次規劃對岸坡、駁岸都采取自然生態,迎水坡不再采用硬性護砌而采用植物保護,在交通互達上,分設堤上路、堤下路,都很好地體現了生態化的要求。 從水面布局上,根據伊河水資源情況,科學調度,重要河段仍保持大水面,其他地段采用濕地、島嶼、灘地的方式,營造魚蝦暢游、水鳥飛翔的景象,為鳥類提供覓食、棲息和繁殖的場所。在有空間的地方,營造大森林、大草皮和陽光沙灘,突出文化、體育、健身設施建設,更滿足人性化需求。 突出郊野特色,實現生物多樣化和水生植物多樣性,盡可能用伊河自然條件營造自然、生態環境,盡量減少人工化痕跡。 深化優化規劃 逐步投入實施 27日的專家評審會上,專家對包括優勝方案的三個方案逐個做出點評,建議整合設計理念,合理布設各區段的景觀主題,進一步深化和優化規劃方案。 一位專家說,伊濱公園規劃方案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后,要在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深化設計,并履行一定的程序后,逐步投入實施。在去年開工建設防洪和河道治理工程的基礎上,其他設施建設將陸續開工建設。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