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廣州、佛山四大同城化規劃公布
從去年初《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正式獲批至今,廣佛同城化已走過了近一年半的時間,兩市間的融合也如人們所期盼的那樣日漸雛形。 而就在昨天(6月3日),根據《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城市規劃合作協議》和《廣佛同城化建設城市規劃3年工作規劃(2009-2011年)》的工作安排,佛山正式公布了《2009年度廣佛同城化城市規劃》,其包括了《廣佛新客站周邊地區同城整合規劃》、《廣佛芳村桂城地區同城整合規劃》、《廣佛城鎮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區域交通一體化規劃研究》等四大規劃。由此,廣佛兩地將圍繞著新客站周邊地區同城整合、芳村桂城地區同城整合、城鎮空間發展戰略以及交通一體化等進一步推進同城化的發展。其中,《廣佛城鎮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建議,成立政府合作組織——廣佛城市聯合會處理跨境事務。
《廣佛城鎮空間發展戰略規劃》 劃定主中心城區: 廣州老八區 佛山中心組團 廣佛中心城區直線距離約20公里,接壤地段長約200公里。隨著城市發展不斷向外擴張,荔灣、白云、南海、番禺、順德等廣佛交界地區的城鎮建設相向發展,《廣佛城鎮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戰略規劃》)的出臺將對于促進廣佛區域城鎮功能布局結構的完善、產業布局的協調、區域競爭力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戰略規劃》建議,成立廣佛城市聯合會處理涉及到跨境利益的事務。 《戰略規劃》建議廣佛應形成“主中心城區—副中心城區—重點城鎮或簇群—一般城鎮地區”四級城鎮空間體系。 主中心城區:佛山中心城區和廣州都會區組成的集合組團,具體包括廣州的老八區和番禺沙灣以北地區,以及佛山的中心組團范圍(主要有禪城、桂城、東平及順德陳村鎮、北胺鎮)。隨著廣佛中心區的逐步一體化,兩者將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區的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和區域高端服務業基地。其中,廣州都會區的規劃突出高端生產及生活性服務、文化、教育等職能導向;佛山中心城區則強調傳統生活服務、高新技術和文化職能。 副中心城區:包括北部花都空港副中心城區和南部大良容桂—欖核大崗副中心城區、南沙副中心城區、蘿崗副中心城區、獅山副中心城區、三水副中心城區、高明副中心城區。北部花都空港副中心城區是提升廣佛區域門戶、空港物流和高端制造業區域地位的戰略地區,承擔著廣佛參與世界空港經濟競爭的要務。南部順德主城區和欖核、大崗是構建具有制造業雄厚家底的廣佛南部地區的生產性服務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組團經濟中心,是廣佛產業對接的重點協調地區。南沙、蘿崗和獅山副中心城區是廣佛地區承接高端新興產業的戰略空間,是構建現代產業新城的重要節點地區。 重點城鎮或簇群:是位于六條軸帶上,對于廣佛經濟一體、核心壯大、區域輻射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節點。包括廣州的石樓鎮、新塘鎮、九龍鎮、江高鎮、獅嶺鎮、鏊頭鎮、太平鎮、炭步鎮、街口、荔城,和佛山的九江、龍江、西樵、大瀝和里水。 一般城鎮地區:位于核心圈層外圍地區,具有較強發展實力,有可能影響廣佛軸帶結構的地區。包括廣州和佛山的其他城鎮。 面對珠江河段治理、生態綠地控制、環境污染整治等區際公共問題,《戰略規劃》建議成立政府合作組織——廣佛城市聯合會,該聯合會由廣州、佛山的市長和主要部門領導組成,廣東省政府派員作為觀察員,并發揮重要協調作用。該聯合會雖然沒有財政的自治權,但是有較大的權力,包括規劃、用水管理、排污管理、廢棄物處理、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等涉及到跨境利益的事務。通過新的制度安排和定期溝通解決區域協調問題。 同時,針對特殊地區和重要利益協調地區,該聯合會還可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籌集資金,設立區域成長基金,由兩城市政府出一部分,重點建設項目申請國家支持一部分。專項用于區域中的特別地區扶持活動和生態補償金,包括給與專項貸款政策、給與特別資源補償等。 芳村桂城將成“生態觸媒”區域 建議廣鋼、廣船和廣紙等大型企業進行用地置換 芳村桂城將打造成廣佛都市圈的“生態觸媒”區域。昨日,《廣佛芳村桂城地區同城整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道路交通對接、基礎設施銜接、水源保護和河涌水系綜合整治等方面將成為兩地同城化首先啟動項目。 《規劃》將芳村桂城區域劃分為白鵝潭商務商業核心區、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等13大功能區。其中,大瀝桂城定位于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區域專業市場與物流中心和具有優良生態環境的新城區。 《規劃》提出,芳村桂城地區同城化發展,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應先行。目前該地區近期銜接的主要問題仍是基礎設施對接和環境聯手保護,因此,兩市近期重點集中在道路交通對接、基礎設施銜接、水源保護和河涌水系綜合整治等方面。 金融高新區功能安排將注重與白鵝潭地區的協調,并突出TOD概念。而大瀝組團則主要體現對區域綠地的控制要求。 據悉,廣佛交界地帶的污染工業用地將進行整治、拆遷,廣鋼、廣船和廣紙等大型企業的用地置換將推進。 芳村桂城地區位于中西部生態廊道和內環生態廊道的交接部,是廣佛都市圈生態系統的重要節點。 《規劃》提出,以花博園為生態核心,構筑“一核七廊多點”綠化景觀結構,依據區域綠地相關要求嚴格控制交接地帶的開發,劃定綠線,保留一定寬度的綠化廊道,在綠廊之上設置多個生態性景觀節點,作為地區濱水活動的重要場所,從而成為縫合兩市的重要生態觸媒。 兩地近期將首先對花地河、廣佛河、佛山水道及沿線支涌進行截污治理。同時對上述河流、水道兩側堤岸景觀整治和濱河防護綠化帶建設,各控制不少于50米寬度的防護綠化帶,并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控制耕地和林地。 目前,涉及到芳村桂城地區與佛山交通銜接有3條城市軌道,分別是廣佛1號線、廣佛3號線和廣佛4號線,而道路共有12條,其中高快速路通道3條,主次干道4條。 近期將啟動的道路銜接和升級項目不少,包括擴大“廣佛公交”服務范圍,協調推進公交年票互通和出租車聯運服務;窖口客運樞紐、西朗客運樞紐建設;龍溪路和海八路的升級改造;以及廣佛新干線——珠江橋放射線等12條交通聯系干道的全部對接。 據悉,芳村桂城同城化將進行機制創新,建設同城協作組織。協作組織將塑造同城的利益主體,同時有利于降低同城發展的交易成本,提供及有效管理城市區域的公共產品。 三個目標層次推進新客站周邊地區整合 交界段打造同城化整合示范片區 《廣佛新客站周邊地區同城整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了該片區的具體范圍是西至佛山一環,東至新城路、迎賓路和西環路,南至順德水道,北至東平水道及珠江,規劃范圍面積約310.8平方公里,其中廣州境內167.5平方公里,佛山境內143.3平方公里。 本次《規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目標層次,目前重點是在低目標下針對交通銜接和重大功能布局協調做優化改進等最迫切和實際的工作,并從共建交通通道、重組空間結構、共享公共設施和同治生態環境等四大方面入手。此次重點整合范圍范圍為北至平南高速,南至105國道,西至白陳公路(S112),東至東新高速,總面積約36.3平方公里。 新客站周邊地區規劃確定為“一心、一帶、四軸、五片”的總體空間結構。 “一心”為新客站核心區,外圍為寬約1公里區域綠地環繞。“一廊”為沿陳村水道的自然生態綠廊,由“隔離鴻溝”演變為縫合廣佛同城化發展的魅力綠帶。“四軸”為新興路、南浦東路發展聯系軸;興業大道、漢溪大道發展聯系軸;新桂路、佛陳路發展聯系軸;石壁大道、林岳大道發展聯系軸。“五片”則是5個特色主導功能片區,即:大石南浦島綜合居住片區、鐘村鎮主城區、陳村(北胺)鎮主城區、林岳商貿休閑綜合區和三山國際物流港區。 此外,主要通過平南高速、廣明高速、東新高速、太澳高速(廣珠西線)四條“井”型高速公路向外疏散,同時由105國道、南浦大道、長江路及白陳公路(S112)組成的環形道路連成一體,最終形成“井型疏散、環形圈聯”的交通骨架。 廣佛一小時都市圈漸行漸近 2020年兩地客流預計達300萬人次/日 《區域交通一體化規劃研究》預測,到2020年,廣佛間城市客流需求量將達300萬人次/日,約為現在的3倍。廣佛將形成以廣州為中心,到廣佛都市區內任一個城市均不超1小時的廣佛“一小時都市圈”,區域間客運出行模式將由公路化向公交化方向轉變,合理控制摩托車和私人小汽車的發展規模。 隨著廣佛之間發展的日益融合,區域間的交通需求將迅速增長。到2020年,廣佛間城市客流需求量約為現狀的3倍。廣佛將形成以廣州為中心,到廣佛都市區內任一個城市均不超1小時的廣佛“一小時都市圈”。兩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改善步行交通環境,合理控制摩托車和私人小汽車的發展規模。 其中,在道路對接方面,將落實“一軸、兩環、七射”區域性高快速路系統。而高速公路系統分為三個圈層,屆時,整個廣佛都市區將形成一個“環狀+方格”高速公路的結構形式。其中,外圈層:半環狀,由珠三環的西半環構成,連接都市區內部外圍交通以及都市區與珠三角的聯系;中圈層:環狀,由廣州的北二環、珠二環西環和南環、京珠高速公路部分構成,起到整個都市區中部的聯通;內圈層:雙環狀,由廣州的北環、東環和南環,佛開高速、規劃中的廣明高速構成,起到連接兩個城市中心城區的作用。快速路以方格網狀為主,都市區內部和城市內部的長距離出行和過境交通,汽車專用。 廣佛城市軌道交通共有8條對接通道。而在鐵路方面,涉及到未來廣佛都市區協調的鐵路線路規劃是:1.廣珠鐵路:規劃為雙線準高速電氣化鐵路,起點從廣茂線三眼橋引出,經佛山、江門、至珠海,線路全長131.7公里;2.西北聯絡線:自江村編組站起經佛山接入廣珠線的羅村,線路長37.5公里;3.南部疏港鐵路,從南沙港到龍穴島,在南沙區沿西北走向,布局于都市區內兩個城市南部交界線處;進入順德區后,沿東西方向經過倫教、勒流一直到龍江,與廣珠鐵路銜接。隨著這三條鐵路的建設將改變佛山站作為區段站的地位,成為區域鐵路交通網絡的重要節點之一,與廣州共同作為華南重要的鐵路樞紐。 佛山將有9條道路對接廣州南站 佛山市與廣州南站交通銜接方案出爐。據了解,新客站確定的與佛山市相關銜接道路共有9條,亞運會前兩地新增4條通道。在公交接駁方面,南站附近設佛山公交、出租車專用站場。而軌道銜接方面,5區及東平新城去南站可借道廣珠城際、南廣、貴廣鐵路、廣佛環線等10條軌道。 2010年亞運會前,兩地新增4條通道銜接:即東新高速鐘陳路出入口、漢溪大道—石壁大道、105國道—興業大道、海怡大橋—鐘三路(石壁大道)。各區通過最快捷的通道到達G105-佛陳路(廣珠西高速)交叉口后轉入G105,或者到達海怡大橋經石壁大道銜接廣州南站。順德區可通過順番公路轉東新高速、南海區也可通過廣州西環轉東新高速銜接廣州南站。 而根據規劃,新客站確定的與佛山市相關的銜接道路共有9條。其中高快速路有4條,主次干道5條。 佛山市所有方向車輛均需通過G105進出廣州南站,方案建議取消105國道收費站,以消除可能出現的交通擁堵點。 亞運前,以廣佛城巴、廣佛快巴為主,從各區、鎮公交樞紐始發,在廣州南站設置佛山公交停靠站場,實現公交化運營。推進廣佛出租車聯運體制,在適當地點設置兩地回程出租車候客點。 未來,兩地將結合軌道站點形成各區的交通樞紐中心,通過公交接駁線疏散和匯集客流,樞紐中心與廣州南站之間主要用城際快速軌道銜接。在廣州南站西廣場附近設置佛山公交車和出租車專用的站場。規劃遠期佛山與廣州南站的銜接,將形成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常規公交為補充的公交出行結構。 亞運前,隨著廣珠城際軌道線和廣州2號線開通,佛山對接廣州南站將有軌道通道。 從遠期規劃來看,軌道對接將相當豐富。鐵路將有武廣客運專線、廣深港客運專線、南廣、貴廣鐵路;城際軌道將有廣佛環線、廣珠城際;廣州城市軌道則包括2號線、7號線、19號線;佛山城市軌道即2號線。 從佛山區域來看,未來的佛山西站作為廣州鐵路樞紐“四主一輔”中4個主要客運站之一,通過南廣、貴廣鐵路銜接廣州南站,并銜接新三水站。東平新城將匯集多條軌道線,可通過廣佛環線銜接廣州南站,并接至佛山西站;魁奇路站交通樞紐主要借助佛山軌道1號線、2號線交匯處,通過軌道2號線銜接廣州南站;順德區則在廣珠城際與肇順南城際交匯處,通過廣珠城際軌道銜接廣州南站;高明區在佛山軌道2號線與肇順南城際交匯處,通過2號線或肇順南轉廣珠城際銜接廣州南站;三水區通過佛肇城際線三水站,再借貴廣、南廣鐵路和佛肇城際、廣佛環線銜接廣州南站。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