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經過參觀之后我想大家對于綠色、低碳、環保未來的這樣的城市的居住的理念有了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了,因為當現在請上論壇的嘉賓,現在請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先生,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先生,以及成都市規劃管理局總規劃師趙剛先生,有請三位嘉賓。剛才大家都看過了展覽了,說是一個展覽,我們原來總覺得展覽就是一張圖片,但是現在這些展覽表達方式有所變化了,我們表達的內容可能對大家來說是一個嶄新時的概念,剛才說其實這個展覽不管是在中國展還是世界各地展,可能帶來的是這樣兩個概念,一個概念是什么呢,是中國在發展,人們居住的環境在變化,另外一個很重要概念就是說中國正在從一個發展中國家變成發達國家,然后正在引領世界上新的一些概念,那么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中國始終注重環境友好型,始終注重對地球的保護,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這樣一個理念的,所以我在想它給大家帶來的意義是雙重的。現在我們把話筒交給我們臺上三位嘉賓,當然對于這個萬通集團馮董事長就不說了,應該說這個理念是他一手打造的,如果請問馮董您用最簡短的語言闡述這個立體城市,能住多少人,多大面積,怎么又能住人,能種菜,究竟是城市社區還是農村社區還是城鄉結合社區呢,您是專家了,你先說一說。


馮侖:這個剛才一開始有介紹,我們這個第一跟以往城市發展脈絡方法是有點反向的,趙剛是專家,以往都是越拉越遠,人的浮動非常復雜,功能比較單一,居住在一個地方,工作在一個地方,娛樂在一個地方,所以這樣整個人移動重復,移動浪費很多資源。我講點生動的故事,在北京有一個望京的地方,這是按全國方式發展,望京花了20年時間建了700萬平米的建筑,600萬平米是住宅,100萬平米是商用配套,裝了25萬人,用了多少土地呢,17平方公里,按照我們這樣一個立體城市,一個雄起的城市呢只用1平方公里,用7年時間就能建成,也建600萬平米的建筑,其中400萬到500萬是居住,其他是城市綜合需要的各種功能。所以你直接感覺我們是放15萬人,所以你看第一節省了地,第二節省了時間,最重要還節省了錢,因為現在北京一個領導人蓋一環了,毛澤東蓋了長安街,鄧小平蓋了二環,江主席蓋到三環,胡主席蓋到四環,基本上差不多10年蓋三環,房價是進一環漲一半,所以大家都是苦不堪言,我們立體城市在北京房價不會超過1萬塊錢,精裝修,所以我們解決了土地問資源問題,房價問題以及快速建成。
另外一方面所有人在里面,我們是個城市,大家想象城市能做的事情,好事情,助人為樂的事情,壞事情,偷雞摸狗的事情。好事情、壞事情城市里面都會有,好人壞人都有,但是我們做這個城市,我們會把它按照我們的產業布局來設計這里面的人口就業、年齡結構。我們現在跟一個國內著名的網絡公司一起研發一個游戲,將來大家在游戲上就能夠體驗在這個城市里面的所有的設施,所有的生活形態。之后你在贏得的積分會換成幣,比如說某某幣,換成這個幣以后買房可以打折,交物業費可以拿這個抵,但是通過游戲來體會這個立體城市。
另外我們也有作家正在創作文藝作品,在2個月以后我們也許會回到成都,把這個文學作品放給大家看一下,在這個城市里面能發生多少有趣的故事,有多少新型的設施,比如剛才說立體農業,我請劉永好大哥一直在請教一個事情,怎么樣在20層樓上養豬的問題,但是這個事情他告訴我不難,因為他已經在6層樓上養,我們現在怎么樣在立體城市,立體農業在樓上面養豬,中間殺豬,在一樓開餐館,賣火腿腸,這是立體農業。當然我們還有種蔬菜、水果這都可以解決,這些剛才市委領導在講,這個在日本有很多現成的技術,這些植入工程都不成問題,總之我們是混合的功能,混合多少種功能呢?現在一般建設綜合體大概七種功能左右,我們是50到60個功能組合在一起,在這些復雜的功能里面,你能想象到的,不能想象到的,比如在300米上踢足球,在400米生兒子,這都是可以做到的,這是一個令人崇敬和令人心動的夢想,這個夢想在成都落地發芽,希望你們開花的時候再來。
主持人:那這個夢想雖然已經給大家呈現,夢想到現實可能是有一段時間的,剛才我了解到馮總跟春城書記做了長時間交流,你覺得從政府角度他們看好這樣一個立體化城市嗎?就是覺得這是一個城市生活發展的前景嗎?
馮侖:這樣一個立體城市和成都對城市發展的戰略,都市、田園、現代、國際觀都是一致的,正因為一致我們才來到了成都,正因為成都有這樣一個非常好的遠景和規劃和方向我們才有信心在成都來踢這個足球,踢一下,才能進門。
主持人:我知道在成都政府部門以前就倡導過一個理念,就是世界級的,因為說實在的成都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城市,來了就不想的城市,要打造世界級的,同時還是綠色的、現代化的,有多功能的,所以我在想可能是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是契合的。剛才說到了劉先生你在6層樓上已經實現了養豬了,如果說要跟立體城市結合的話,你愿意選擇第幾層?
劉永好:這要看我們的馮侖同志設計給我們豬場放在哪一層,他給我們在哪一層我們就在哪一層養。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時候你應該就豬的生活習性提出要求,我們一直覺得最頂層的豬肯定沒有踩到地氣,可能肉不好吃。
劉永好:至于豬喜歡住幾層可以研究,但是我們是有考慮的,不過我們馮侖同志他的思路,他的想法、他的行為模式我倒是蠻熟悉的,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馮侖同志早年是學馬列的,碩士是學馬列的,博士是學法律的,畢業以后在我們國家研究部門、國務院研究的機構工作了很多年,專門研究政府、規劃,像這樣宏觀的一些東西,并且很早就下海了。曾經在四川一個著名的人物在他那里工作過一段時間,然后下海到海南去做過海南的社會主義研究院,海南院的副院長,在那個時候非常年輕,非常有理想,非常有抱負,同時也非常有號召力,一大批崇尚改革、發展、革命的小年輕到他那里去,包括現在的潘石屹先生,包括有很多一大批現在在地產界社會界非常有影響的人,是他的一個部下或者是他的同事。
在這種格局下有特別多夢,然后海南夢破裂之后,又在北京、又在全國做夢想,非常有想法。大概在三年前馮侖、我,還有王石,還有上海做地產非常好的一個朋友我們一塊到古巴去,在古巴的話他又給我講關于這種立體城市的概念,講這種養豬在100樓的概念,講在99層生孩子,100層樓,然后一層一層怎么做,總之他非常關心這種立體的城市建設。
主持人:劉總當時聽馮總講,你不是不是覺得他有忽悠的感覺?
劉永好:當時我想,可能馮侖同志,因為當時我們很多人都很年輕,都叫做他馮哥,馮哥想法很特別,馮哥有夢,從野蠻狀態回來恩了,現在要做夢想未來,結果他這幾年不斷研究、不斷深化、不斷考慮,把他的夢想做成現實,包括美國、歐洲、上海、臺灣,他現在在國外的時間略多一些,而且每天在一個地方,經常我在北京打電話,在紐約、在阿姆斯特丹、在臺北,他在研究,他在為把夢想變成成現實做準備,經過兩三年努力現在展現給我們這樣的藍圖,這個藍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有很多實踐價值的,剛才跟領導匯報的時候,我看到日本的社區,建筑密度更高,而且已經呈現在東京,已經實現出來了,離夢想越來越可及了,在這個時候付出實施,我覺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企業家就是要有夢想,沒有夢想可能不叫企業家,這是我對他的一個理解和認識。
另外大家看過他的叫做《野蠻成長》,我們從野蠻狀態走過來,有人說不對,有人說也對,其實我們人類的祖先都是從野蠻過來的,當時都住洞穴,都不穿衣服,很多行為模式現在看不文明,那叫野蠻。但是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才有了今天的文明,我們中國的民營企業也是從相對野蠻狀態一步一步走過來,才有了今天的文明。雖然今天民營企業已經做大了,今天領導也講希望我們聯合更多優勢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網絡型企業在這里打造這樣一個立體城市,我覺得是成熟的表現。而今天這個規劃我討論過很多次,在古巴討論,在美國討論,在臺灣也討論,討論過來討論過去,覺得越來越現實,越來越可能實施了,就是結合我們四川我們成都打造世界級田園城市,什么叫世界級田園城市呢?非常簡單就是城在園中,園在城中,我們這個規劃就是周邊有幾個平方公里是農村,是現代的農業,那么樹立一個高高的城市,在城市里面滿足了所有城市居住功能,50多個項目,并且把生態、環保、綠色結合起來,我覺得這種有可能會實施的,有可能能夠實現的。所以把這樣一個城市的樣板、這樣一個城市新的模式搬到我們成都來,我作為一個成都人我也感覺驕傲,馮侖同志告訴我,假設可能的話希望我能參與,我會積極關注這個事,可能的話做一些投資或者發展這種可能性有的,但還要看他具體下面怎么做呢。今天成都市總規劃師我們趙剛先生也在這里,他為成都世界級田園城市也想了很多,也考慮了很多,也看了很多,剛才我跟他溝通,他覺得這樣的思路也是蠻有道理的,蠻有價值的。
主持人:接下來可以看看馮總跟劉先生咱們飼養的豬是放在第幾層?
馮侖:就是豬先舒服了,劉總才能舒服。
主持人:剛才是兩位企業家把夢想變成現實描述的過程,不管是企業家也好,投資人也好,或者我們是作為居民看這個新型的社區也好,我在想應該是專業人士,我們這位趙剛先生,趙剛先生非常年輕,他的經歷你不看你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他是這個城市規劃博士生,國家注冊規劃師,同時歷任過,我覺得他的經歷太有意思了,成都市規劃管理區縣處處長,成都市規劃管理局副總規劃師,成都市規劃編制研究處處長,雙流處理規劃研究局局長,現在是成都市規劃管理局總規劃師,所以他可以說是從很小的一個區這樣這樣,他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對建筑基礎要打牢,他的履歷也說明了這么多,剛才兩位說的能行不行,你給說說,你覺得行嗎?
趙剛:剛才主持人把我的簡歷簡單念了一下,也過獎了,剛才大家都參觀了立體城市提出的幾個方案,馮先生和劉先生剛才也就他們的思路對未來城市的規劃闡述了他們的理想,我作為一個規劃師,作為一個城市規劃者、管理者,我覺得立體城市因為之前我們也充分的接觸過,包括跟相應的設計單位,VRD這些單位都了解過。這種發展思路或者未來城市的構想我剛才也講過,是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現在資源環境緊張,人類生存面臨巨大的挑戰、危機的狀態下,它如何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這樣一個理念是高度一致的。而且給我們成都提出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理念有相當多的共通性,追求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低碳、可持續,集約化土地利用這些東西。
而且從現在發展來看,在有些地區實踐也有一些雛形,可能在規模上小了一點,包括剛才提到的東京的建筑,包括最近今年年初我們迪拜的迪拜塔,這樣一個800多米的高層居住的是1.2萬人口在里面居住,同時相應的配套功能。實際上我們今天談的立體城市不再是一個單體的建筑,是一個建筑群,是一個城市這樣的概念,那么這里面剛才很多媒體也在關心這個問題,感覺到是不是密度非常高,人的對環境的追求,詩意化的生活,人性化空間會不會打折扣?就是我們街巷空間,人與人交流。剛才媒體的朋友也講,他們沒有仔細看這個模型,僅僅聽一些建筑師介紹可能沒有更深的認識,我了解的立體城市不僅是解決居住形態,而且是解決未來城市發展總方向和模式,這里面首先追求的人,不是解決人居住本身這個功能,而是怎么樣居住的更好,就是我們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怎么樣更美好,更舒適?是解決這個問題。這里面居住有很多設計來體現居住在里面上萬人口,這里面幾十萬人口他們之間如何分享我們小時候或者我們老一代他們曾經留戀過這種街巷的生活,胡同的生活,里弄的生活,在這里面都能夠體會。
而且這里面的產業還不僅是一個農業問題,立體農業的問題,還有包括一些制造業,包括我們的一些現代服務業,我們的信息、我們的高新技術都在這個城市里面能夠有它的空間和載體,我覺得立體城市是一個綜合的功能。而且是靠強大的軌道交通來支撐,除了外圍軌道交通到這個區域,若干區域之間也有交通到達。所以你生活在這個立體城里面你不但不會感覺到我們現在飽受的交通壓力之苦,而且你還能享受到田園般的生活,這是一個構想,我認為這個理念是對的,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且應該講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以來,城市發展進程,不同的專業的人他們追求的共同的目標。
按照主持人提到在中國、在成都有沒有可操行的問題,成都具備這個條件基礎,我們建設世界田園城市有9化要求,其中就有集約化、功能符合的要求,一個綜合指導思想,居住、產業包括環境要綜合集成,實際上今天大家看的模型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提出的9化當中的一些要求,包括交通網絡的軌道的支撐。
現在我們大家一塊兒努力,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也和萬通,包括其他的一些不同的人士在密集的接觸,也希望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理念,詩一樣的生活,高效的生活在我們成都率先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來做一個實驗,謝謝!
主持人:來做一個實驗,肯定希望這個實驗肯定是成功的,給大家帶來好處的。我知道趙剛先生你是制定了很多建筑行業的規則,比如說制定了成都市小城鎮規劃的指導,另外一個成都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建設技術導則。那就是說制定規則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了,因為是制定標準的,很多人就在說,中國我們國家是經歷了,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比如說我們少年時代一定是要農轉非的,農村戶口一定要轉到城市里來,但是現在我們作為城市,你在城市里面生活,發現很多地方是非轉農,你得回到田園。今天看到這個立體城市剛才我聽到有一位朋友說,說立體城市能不能夠就是真的里面既不是非,也不是農,就是進一步我就是非,退一步我就是農,一切都掌握在我自己手中,就是說需要城市化田園化我是自己可控,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嗎?
趙剛:實際上剛才講到了,剛才沒有仔細看,因為時間關系,我建議大家因為還有時間,大家可以充分去看看,剛才提到能不能實現城、田、人、自然和諧相融,其實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追求的道法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詩一般的生活,能不能實現?這次立體城市的幾個方案都充分體現,還有剛才我們談到的帶型城市,就是剛才著名的美國建筑師在美國實踐的鳳凰城,菲尼克思(音)實踐的,怎么樣把城市當中的人和田園充分結合起來,和現代農業發展充分結合起來,提出了這樣的東西,而且在局部的地方也在做相應的實踐。
我們成都提出的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也就回答了你這個問題,也就實現了你剛才提出的大家關注的問題,能不能實現這樣一個目標,當然這里面可能有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如果從一點一點開始做。所以我們就一直有一種信念吧,就是我們不要太多就一些理念就一些發展來爭論,來辯論,而是說我們追求了這樣一個目標,確定了這樣一個目標之后,如何集中全社會的力量大家來做,如果我們整天都是,因為一個東西,特別關于未來發展的東西,我個人認為它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就像剛才劉先生說的很好,從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是一步一步的,我們不可能在今天對于未來的東西想的很透徹、很細致,如果我們每一天都在空談,辯論那可能永遠都不會實現。因為剛才講立體城市這個理念,我掌握的情況來看不是說今天才提出來的,是幾個世紀就提出來的,而且剛才講工業文明之后特別是大家追求的,馮先生在今天結合當代方法、當代技術把它作出了一個理想化的模型、一個模式、一個范式。現在我認為這個東西基本上確定,包括今天有很多媒體在這里,我希望大家能不能宣傳好這樣一個事情,關鍵是大家集中各地的智慧來做,我們今天邀請了很多本土的著名機構和設計師,包括房地產,就是我們一些建設單位,大家能不能做?而不是去爭論,在做的過程當中來升華、來體驗,也是我們今天舉辦這樣一個立體城市、未來中國的活動的主旨,而不是無休止的爭論,實干,干一干,謝謝!
主持人:今天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了總規劃師,一般來說規劃師都是在紙上規劃,這一塊干什么,這一塊干什么,有一點計劃性的。紙上規劃好,然后去實施,但是說實在剛才聽到趙剛先生說咱們不爭論,跟鄧小平先生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時候說的時候是一樣的,不爭論,腳踏實地的摸著石頭過河,其實在真的做了成績以后再總結,這確實是較好的一種思路。我記得以前說成都是休閑之城,比如說第四城,《新周刊》搞了很多這樣的專刊,但是我覺得成都其實是不滿足休閑之城的名稱,逐漸打造一個田園之城,沿著低碳、環保這樣一個健康的路子在走,其實是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可能大家對于田園,對于低碳環保這樣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現在要請我們臺上三位嘉賓各自用一個最簡短的話語描繪一下自己心中田園城市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總規劃師田園概念是什么樣的?
趙剛:要用簡短的話可能水平還不夠,我心中的田園城市我能享受到最現代的,就是體現你當今最高水平的物質生活、物質文明包括精神生活,那么它必須要兼顧。但同時我又能享受到我們這種優美的自然環境,青山綠水,如果有一句話來總結的話,我想還是引用我們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我們成都的目標用一句話,叫做“青山綠水抱園盤,大城小鎮嵌田園”,這就是我心中的田園城市,謝謝!
主持人:再一次我們了解到一個規劃師全盤規劃的宏觀大略,劉先生您來。
劉永好:因為我是養豬的。
主持人:我記得劉永好先生獲得CCTV年度經濟人物的時候,他有一段話特別讓我感慨,他說他從小是在田坎上長大的,那個時候赤腳,不穿鞋走在田埂上,有很多年這樣的生活,其實您對田園的理解應該可能跟趙剛先生有點不一樣。
劉永好:是的,我在川西農田長大,20歲以前沒有穿過鞋,也養豬,也種水稻,也種水果,對田園理解比較深一些,我們不要想,不要餓著肚子,我要滿足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環保,同時呼吸要好,有藍天,我想這是馮先生的理想。就是說把我們這個城市建在環境優美,能夠有陽光、有月亮,有空的時候可以在河堤邊抓抓魚,或者赤腳走一走,感覺特別好的這樣一種,以前古代的環境。
主持人:還補充一條,就是豬必須住在6層以上。
馮侖:這個我是覺得一直有一個想法,因為做這個事情我每天把自己折騰的很激動,我一直在想用現代的生活形態來重新寫一個桃花源記,我覺得能寫好就是現代和田園的感覺,如果萬一有生之年沒有完成,我覺得魏明倫先生可以擔此重任。
主持人:為什么?
馮侖:魏明倫寫的賦寫的很好,他寫的桃花源記,這個我覺得寫好現代版的桃花源記,當來還可以作為立體城市開篇,立個碑放在這里,這就是現在田園城市。
主持人:我們還是希望魏先生不要寫這個賦,不要搞成愚公移山,老子不行,兒子再來,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這樣東西。想象的空間是很大的,今天來了很多朋友,我覺得現在我就不要在這里羅嗦了,我把時間交給大家,可能大家還有很多樣問題,希望跟很多嘉賓來交流,我在想可能我們把這幾位嘉賓劃分一下,當然劉先生是我們四川特別出色的企業家,為四川人爭光,但是劉先生還有一點特別了解田園,他也特別知道田園是怎么一回事,如果這個田園概念對了,怎么樣行,怎么樣不行,馮先生是一開始就做城市規劃,城市建筑的,所以他知道建筑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可以針對幾位提一些問題。
記者:我想問一下馮總,萬通地產來到成都的話將可能為成都市居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對于地產行業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另外馮總能否透露一下萬通地產在成都的戰略布局?
馮侖:萬通作為一個整體在成都的發展,我們是有一些思考的,我們對成都的發展,對行業發展我們一直充滿信心,對老百姓生活能有什么影響呢?你們回過想就知道如果我們一直在鄉下,你大概不知道城里人洗澡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改變,就是你兩個相親的時候味道會發生變化。但是你在鄉下你不能想象這個事情,但是你覺得河溝里面洗澡就是綠色,后來不知道在物浴室里面洗澡更綠色。同樣你在鄉下你沒有汽車,你不知道這些城里面大樓的人怎么生活,你覺得這些人肯定是不對的,后來嫁到城里才發現原來鄉下是不對的,我們現在要告訴大家可能帶來的影響就是成都市做的世界田園都市這樣一個規劃和發展戰略,目前大家都是,剛才規劃師也講了,很多人都在紙面上想,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會帶給大家可觸摸的、可感覺的一個真實的未來田園生活,大家在這里就相當于你從河溝里突然一下進到浴室里,突然都是洗澡,但是用的水是不一樣的,接觸的感覺還不同,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對生活大家放開去想,我們心理總有一堵墻,我們做工作無非把這堵墻推導,變成一扇門,然后前面是一條路。我理解,這也是剛才趙總實際上要求我們做得一件事情,所以未來的影響,它的意義就相當于我們當年從鄉下進到城里面的意義,這是一個必然的變化,當您沒有進去你總是疑慮,當你進去以后你就會發現你生出來的兒子質量更高。
主持人:其實四川地處在四川盆地,尤其有李白的“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流芳百世的詩句,特別在地震以后大家更是感受到四川人的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一點我特別想問一下趙先生,大家都說四川人挺洋氣的,接觸新概念、新事物是接受得挺快的,您覺得像這樣一個像科幻小說的房子,18層養豬,12層種草莓,11層是火鍋店,這樣一個立體復合型、高聳如云的樓,您覺得在四川,在成都大家會用什么樣的眼光來看,大家會接受嗎?
趙剛:我覺得四川人成都人包容性非常強,其實包容的精神體現在我們休閑生活當中,所以我認為休閑是成都的一種精神。剛才講的問題,對這樣個科幻的建筑物立體城剛才主持人問到我們市民會不會接受,我想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形容一下,可能不太貼切。但是還是講包容,成都人好吃,也是我們亞洲第一個聯合國授予的美食之都,今年3月份授予的。那么同樣在一個面攤上面,我們舉一個例子,肥腸粉,我們雙流肥腸粉非常有名,在肥腸粉桌子上不同的人在吃,其中有一個人是上億萬的資產,比如說劉總。
主持人:劉總要吃肥腸粉嗎?
劉永好:要吃。
趙剛:可能有一個三輪車夫也在吃,但是毫不影響他們在一張桌子上吃同樣的東西,這個我到過一些城市可能很難,同樣的我們寬窄巷子這樣一個區域,同樣的,我剛才講一個吃,在寬窄巷子這個區域內,有高品質,高檔一點消費,也有我們市井的消費,同樣在一條街上共處。所以在這里面提煉我們城市的精神,因此我相信這個東西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立體之城出來以后,我有這個信念,成都的市民,四川的百姓會認。
主持人:我想趙先生的話肯定是有根據的,因為他做了這么多項目,這么多規劃。
提問:趙總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您是成都的總規劃師,對成都市現代田園城市規劃也非常好,我想請問立體城市也是屬于田園城市版本呢?
趙剛:其實剛才我已經介紹了,立體城市只是我們這個在理念上有共通性,立體城市這樣一種具體的建造方式或者大家看的構造方式是我們現在田園城市的組成部分,而且我們也希望通過實踐和完善使這個組成有機的一個部分,成為我們和諧的一部分,也成為我們今后城市規劃發展建設的一個標桿和一個引領,謝謝!
劉域:趙總,咱倆是同行,都是規劃師,因為現在大家對立體城市比較關注,我是想從技術方面探討一下,我一直想和您探討,因為我和馮總一起做了一年多的時間,一直希望能與專業的政府規劃進行探索,但是一直沒有這個機會,正好今天您來了,咱們現在做的立體城市確實是區別于傳統模式,盡管大家非常看好,這個如何如何,大家都是用形容此描述它,在幾層種草,幾樓養豬,其實背后全是新詞,咱們倆都是專家,立體城市設計到全新的模式,涉及到土地利用,城市規劃模式,消防、交通、產業循環、能源、法規,而且結束以后是一個全新的經濟指標體系,因為只要按您現在,您現在辦公室的指標體系肯定是有問題,規范上就過不去,所以我在這里一直在冷靜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能夠針對我們國家30年里形成的城市規劃的體系,確實我們能夠面對新的價值觀的時候,能夠和您現在手上操作的體系所不同的,會出現哪些很難解決的問題,能不能在這方面想請您說兩句?
趙剛:這里面剛才劉先生提到了還是一個創新的問題,機制創新跟不上很難,你剛才提到很多規范,我們在成都剛才主持人介紹我的簡歷當中提到了我主持過一些我們地方的技術標準,比如說小城鎮的導則、新城鎮的導則。同樣在災后重建,這樣一個應急性時刻當中,很多規范可能不能解決當時的需要,那就靠我們做,今天你再去災區重建一普批新農村和小城鎮,上至中央領導下至老百姓都認同。同樣的,立體城市和先行的規范規則法律法規的關系,我個人認為還是靠作品,靠你建造的東西說話,靠你的作品說話,只要放的方案好,好體現在什么?體現在理念,一種對現代生活追求,對環境的追求,對于人文的追求,那么我相信現行的法律法規會相應的更新修改完善,不論是我們住建部領導還是我們其他政府機構我認為都是這樣的原則,如果墨守陳規就沒有中國城市的發展,也沒有世界城市發展,謝謝!
主持人:其實我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成都發展這么快了,好多人說隔一年去看成都都會有不同的變化,都會有規劃師的新理念。
記者:劉總您好,我是新浪樂居地的記者,是這樣的,之前馮總說他的未來城市您也會打算合作,具體打算怎么樣合作,另外這樣的合作是否會降低您的養豬成本?
劉永好:談到立體城市養豬實際上是一個概念,就是說這個立體城市功能很多,它要有城市居住功能,滿足所有人,同時要有一些農業功能,農業功能可能包括養豬,但是是不是真要在那里養豬,或者養多少豬,在多少層養豬我覺得是在下來要具體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但是在上面種一些綠化,或者種一些田,種一些莊稼這是肯定可以的,因為它既環保又不占用空間,又能夠跟城市和諧的相處。我覺得這方面,我記得我們在三年前我們在古巴的時候,馮侖、王石我們幾個人討論這件事,討論了很多,當時馮侖的理想,他想把美國被911以后炸的世貿中心最主要、最高層的相當一部分買下來,或者拿下來,辦成一個中國中心,他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今天我高興的看見這個人基本變成了現實,協議已經簽訂,正在積極推動,在美國紐約世貿中心最高新建大樓相當一部分成為我們中國民營企業投資的中國中心,我覺得這是夢想成真的一個現實。
那么現在我們又在討論立體城市,我覺得這個立體城市能夠有農業,一定有農業,一定把農業跟景觀、跟環保、跟空氣、跟整個城市發展結合起來,這方面我有信心,我覺得可能是從這個角度考慮的,謝謝!
主持人:剛才劉總說到了馮總是一個有夢想的人,我們看到平常他在講話的時候,或者他的書《野蠻成長》都能看到很多思想的閃耀,可以說是靈動的火花。但是我想告訴大家一點,就是這么多的夢想能夠變成現實,夢想成真,這個背后真的是點點滴滴腳踏實地,我舉一個例子,其實我對馮總了解是從中央電視臺玄奘之路開始的,當時是從北京到洛陽,洛陽到新疆,然后再到新疆,新疆再到別的地方,到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到印度再回到中國,在整個行走過程當中,將近2個月的時間,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和咱們經常在百家講壇講課的葛建雄(音)先生,來自于上海的葛教授,他們倆是住一個標準間,一路走來我們經費也是有限的,所以沒有在酒店里面洗衣服,也沒有任何單間,就這樣非常普通的一路走,但是他一直都非常享受這個過程,所以我在想一個人實現夢想能夠成功真的是有道理的,他不是想想想半天,18樓養豬就可以實現了,所以我們期待可以實現,當然有總規劃師在這里把關,我在想能夠在成都看到一座新型的城市,也是讓四川人感到驕傲的事情。按照我們的時間,到這里論壇就要結束,其實我覺得真的是在一個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的概念的探討當中,這么一個小時的探討真的是不夠的,我們還是按照做節目的一個慣例,我們也得折騰折騰臺上幾位嘉賓,因為請他們坐在一起也不太容易,他們特別忙。用一句話總結您對未來居住環境,對未來城市,或者對未來田園的一個總結,或者說你的一個理念,一個關鍵詞,就是你個人心中的,不是你作為成都市規劃局的規劃師,不是站在全成都市的角度,是你自己,你覺得最理想的一個居住環境或者是一個城市的田園的結合點是什么,此時此刻你不用規劃。
趙剛:就是我心中這樣一個城市生活,我住在一個非常現代化的房間里,推開窗戶就看到美麗的田園,這是我心目中的生活。
主持人:再補充一句,隔壁就是劉先生企業的漂亮的豬。
劉永好:我想最好是留有養豬的地方,同時我們住的地方還聞不到豬的臭味,然后我們吃肉的時候特別放心,豬肉還比較香,窗戶推地方能看得見比較遠的四姑娘山,多數時間能看到月亮,晚上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就是好。
主持人:看得見四姑娘山,我估計在成都只能劉先生他們家門前貼個大屏幕,放上四姑娘山的畫面。
劉永好:有可能的,小時候我在田坎上很多時候都看見四姑娘山,而今年看到好多次了。
主持人:這個跟空氣能見度、環境干凈度有很大關系的。
馮侖:我對未來的崇敬實際上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就是成都兩個詞,第一個叫安逸,第二個詞就是巴適,我就希望未來立體城市這兩個詞我們隨時感覺到,而且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安逸和巴適的狀態,這就是我要給大家呈現的。
劉永好:還要加一個雄起。
馮侖:城市要雄起、安逸、巴適。
主持人:不管規劃師講的住在房間推開就是田園,還是劉先生講要看到四姑娘山,還是馮先生講的安逸、巴適。總而言之從內心來說是安靜放松,我最近特別喜歡一個詞就是靜好,就是安靜,靜好就是內心的心態,所以在未來生活當中希望大家在城市當中享受到靜和好,同時享受到城市的便利和安全、和城市的現代,感謝各位朋友,因為時間有限,我們論壇到這里結束了,不過接下來我們各自對于生活都有美好的期待,祝愿大家都能夠夢想成真,謝謝我們三位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