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摘要)
第十章 市政基礎設施 第64條 水資源發展目標 多渠道開源節流,市外引水與市內挖潛并舉,積極推進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強化節水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障充足的水資源儲備和供應能力,滿足城市未來發展需求。 1.2020年全市供水保證率達到97%以上,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萬元GDP用水量低于20立方米/萬元,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低于11立方米/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高于80%,力爭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低于10%。 2.按市政服務人口核算,2010年人均綜合用水量不高于510升/人/日,其中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為210±10升/人/日;2020年人均綜合用水量不高于480升/人/日,其中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為200±10升/人/日。 3.2010年全市年總用水量為24.2億立方米。其中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量為3.2億立方米,城市用水量為21.0億立方米。 4.2020年全市年總用水量為30.3億立方米。其中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量為4.1億立方米,城市用水量為26.2億立方米。 第65條 水源保障 構建依托區域、立足本地、非常規水為補充的多渠道水資源供應格局,力爭實現水資源的供需平衡。 1.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促進水資源的共建共享,推動區域水資源的共同保護和統一調配。在東江既定引水量指標的基礎上,加強東江調洪和西江引水的前期論證,根據未來城市用水需要,在遠期考慮適時建設,力爭2020年市外年引水量達到19.9億立方米,其中新增引水量達到4.0億立方米以上。 2.內部挖潛充分利用市內雨洪資源,2020年使本地常規水資源年利用規模達到3.5億立方米以上。 3.建設分質供水系統,推動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設,適時啟動海水利用工程,2020年使非常規水資源年利用量不低于6.9億立方米,其中供應城市用水量不低于2.8億立方米。 4.爭取聯合周邊城市,合作建設石鼓、大坑等一批市外水源水庫,實現區域聯網統一調配。市內新建擴建一批大中型水庫,實施公明、清林徑、松子坑等水源水庫的新、擴建工程,逐步改造、擴容一批環境條件好的小(一)型水庫,積極開展海灣水庫建設的可行性研究,保障市內水資源的充足儲備。2020年使深圳市聯網調蓄水庫總庫容不低于6.5億立方米,并通過設置應急供水調蓄庫容等措施,滿足全市三個月以上的城市用水需求。 5.構建備用水源系統,增強城市供水應急能力。積極爭取將新豐江水庫建設成為區域性備用水源;加強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強化地下水資源的應急備用功能;充分預留海水淡化廠用地,將淡化海水作為城市的重要備用水源。 6.強化節水管理,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強制推行符合標準的節水器具與設備,已建成項目逐步建設和改造節水器具與設備,嚴格控制管網漏損率,進一步提高水廠產水率。 第66條 能源發展目標 面向國內外能源市場,建立多元可靠、結構優化、區域協調、高效節能的能源供應和消費體系,2020年達到發達國家城市能源利用水平。 1.能源單耗持續下降,2010年能耗較2005年下降13%,2020年能耗較2010年下降15%以上。 2.不斷優化能源結構,逐步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費比重,向以核電、天然氣、外來電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變,加大外電引入規模。 3.規劃城市能源總規模:2010年為4630萬噸標準煤,2020年為7400萬噸標準煤。 第67條 能源設施規劃 合理布局能源設施,構建多元化能源供應系統。加強區域合作,共建區域油氣庫和區域能源供應通道;相對集中建設重大能源設施,集約用地并減少對城市的負面影響;重點建設南頭半島(包括大小鏟島)和大鵬半島東西兩大能源綜合供應基地和網絡;適時對現有能源設施進行大容量升級改造;結合生態綠地安排高壓走廊和油氣管廊,在高密度城區,結合地下空間的開發適度考慮建設地下能源設施。 1.電源布局 構建依托省網、本地補充、深港互聯的電源格局。擴大市外引電規模,積極發展核電,適度發展氣電,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新增市外電力盡可能從中部和西部引入,東部形成以核電為主的電源基地,西部地區以現有電廠為基礎適時進行擴容改造,協調建設跨東莞送深圳的500千伏高壓走廊。 2.燃氣布局 建成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燃氣基地,形成以天然氣為主氣源、液化石油氣為補充氣源的城市燃氣供應格局。建設深圳市天然氣統一輸氣管道,聯通三大氣源基地,適時與珠江三角洲和香港輸氣管網相聯。2020年全市燃氣安全應急儲備達到30天以上。天然氣發電以冷熱電三聯供為主,現有中小型燃油電廠全部實現天然氣三聯供改造,結合新城開發新建天然氣三聯供電廠。 3.成品油布局 建立以東部下洞油氣倉儲區,西部媽灣、赤灣油氣倉儲區,中部吊神山成品油儲備基地為核心的東、中、西油品供應格局。整合提高下洞、媽灣和赤灣的油氣碼頭和珠江三角洲成品油管道的運輸能力,使油庫安全儲備達到30天以上。 4.可再生能源布局
編輯:daodao712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