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吉林松原市園林綠化“十二五”規劃綱要
“2015年,松原將是一座森林之城,綠化覆蓋達到39.05%,是一座人均擁有10.8平方米公共綠地的吉林省西部現代化中心城市、中國北方最具魅力的濱江城市。” 山水精魄,工業筋骨。生態與發展、清新與活力……最繁茂的生態之綠和最充裕的富足,都將在松原這220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最融合的方式一一陳列。 隨著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出臺,我市園林綠化十二五規劃綱要里,在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與“森林城市”之間,畫下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約定”。 創建“國家森林城”,資源型城市的必然選擇 松原為什么要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僅僅是為了一塊牌子嗎? 市長王常松《關于制定松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未來,松原如果不能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將會出現資源難以支撐、環境難以容納、社會難以承受、發展難以持續的局面。 松原建設者們在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尋找一種智慧,讓發展與生態相攜而生。于是,綠色作為一種覺醒,一種力量喚起松原科學發展的新一輪脈動。 “以‘五城’聯創為重點,鞏固國家園林城創建成果,加快向國家森林城晉位。”在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有問題的破解被提煉成“十二五”的一個盛大愿景——建設森林之城。 創建“國家森林城”成為資源型城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松原人的綠色情結,歷史、發展的需要 三百里松江水,載出一城秀綠。 綠色旋律伴隨著松原的大發展、大跨,勿庸置疑地構建了松原人的綠色情結。 城市中瞬間延展出大片大片的綠地,五彩繽紛的花卉點綴其中,滿目蒼翠的街路通往一個個美麗的廣場……從建市之初的“一條光板路,兩道水泥墻”,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綠化景觀…… 十八載春秋更迭,市委、市政府站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以只要有可能就要千方百計做到的氣魄和決心一步步踐行了建設最適于人居城市的執政理念,體現了建設生態文明城的崇高追求。 自2003年,我市的園林綠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3年建成省園林城市、5年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尤其“十一五”期間,松原所變幻出的色彩足以讓世人震撼。 每一片綠都孕育著希望,每一片綠都折射出未來。“園林綠化永無止境。”隨著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出臺并通過評審,醉人的綠向未來蔓延涌動。 “不能為過去取得的成績而驕傲,不能為現有的成績而自滿,必須以時不我待的干勁兒抓住“十二五”頭幾年的重要機遇,勇于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把“十二五”發展目標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 2011年伊始,松原市園林綠化十二五規劃綱要新鮮出爐,城市園林建設目標確定—— 緊緊圍繞“高品位、創特色、上規模、出精品”以道路綠化為骨架,公園、廣場均勻分布,濱江公園貫穿新區,點線面結合的綠化體系,計劃在2014年,建成“森林走進城市、城市擁抱森林”的森林城市大格局。 “創森”未來5年“怎么干”“干什么” ——年種樹百萬株,打造城區“小森林”。 未來5年,市園林處將圍繞市區“小森林”工程,在市區重要區域、節點、道路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庭院內增種大樹,在環境和景觀的重要區域、城建項目及新建綠地項目中成片種植喬木。以每年種植百萬株樹木向“國家級森林城”穩步推進。 ——近70公里20條生態綠帶,串起城市“綠肺”。 未來5年,人們將看到新建和平路、中山大街、伯都訥大街、東鎮大路等近20條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及沿江兩岸的近70公里生態綠化帶在城市各處拖展延伸。 ——80%綠化覆蓋沿江水系,四大公園扮靚城區。 未來5年,以松花江為主軸的水體沿岸實現80%綠化,營造濱水綠色森林風光帶,以薩滿文化公園、沿江帶狀公園、江濱公園改造、中山公園四大公園建設工程,打造沿江高標準綠化帶樣板,形成獨具松原特色的風景園林。 無論是道路綠化,還是廣場綠化,亦或是庭院綠化,均達到喬灌木相結合,針闊葉相結合,并且充分考慮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色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觀葉、韻律和色彩完美結合,藝術形式與城市文化底蘊相結合,充分打造屬于松原特色的園藝造型,做到每行一街有一街的風韻,每過一路有一路的品位!讓生命之綠從濱江兩岸徐徐鋪開,一座森林之城,在松江之畔呼之欲出。 強有力的“綠色資金、綠色力量” 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必須形成目標一致、多家投資、遍地開花的綠化格局;必須形成以市委、市政府主導,調動多方力量,匯聚成一股全社會參與創森的合力。建立健全多元投入、上下聯動、科學考評等機制,狠抓各項創建工作推進;進一步重視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營造全民動員、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創建氛圍。 共建園林城,是我市多年來創城建設最顯著的特色之一。造林綠化,讓各個部門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各縣區、各大企業、市直相關部門將緊密配合,通力合作,主動承擔起所屬的綠化任務,較好地破解了資金的瓶頸束縛。 從2011年開始,城區綠化年社會總投資將達到3000萬元以上,市財政年綠化資金每年基本上都達到1000萬元以上,并以年20%的速度遞增。 “創森”之路并不遙遠 目前,我市綠化覆蓋率為40.0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0.52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05%,高出國家森林城標準4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等作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重要指標已超過或接近國家森林城市考評標準。 但我市也有不少指標目前處于待跟進狀態。如“江河兩岸綠化率80%以上”、“鄉土樹種數量占城市綠化樹種數量80%以上”、“城市森林和自然度不低于0.5”等指標要求,這些都將是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加強點。此外,在“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市民知曉率90%以上、市民支持率80%以上”的指標要求方面,預計將在2011年實現。 “創森”百姓能享受哪些實惠 “創森”不是政府剃頭挑子一頭熱,自己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而是站在民眾的需求上堅持“樹為民所種,綠為民所造”,它始終不離一條主線,那就是:人與自然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礎建設,它作為一種高效的調節城市環境的人工生態系,不僅可以給市民提供一個巨型“氧吧”,減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儲量,還可以改善整個城市的氣候條件,增強對水的凈化作用,減少光污染…… 通過建設藍天白云之城和青山綠水之城,讓全市人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氣,喝到更加清潔的水,享受到更加明亮的天空。愈來愈濃的綠色,讓松原市民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綠色實惠。 滄海桑田,青山依舊,2015年,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市委、市政府的科學規劃,全市288萬人民一定能駐留下澤被后世的永久之綠,讓松原2萬多平方公里的大地浮現出浩瀚森林,讓松原百姓實現詩意棲居的夢想。 松原,與“國家森林城市”相約2015年。
編輯:jo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