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倡導城市節約型園林綠化
城市綠化,一個原本凈化、滋潤城市喧囂空間的美好事業,在一些地方何以曾被一串串的“短視理念”所左右?
其實,移植大樹、鋪裝洋草還只是損害城市生態體系的表面現象。更讓人痛心的還有:盲目填溝、填河、填湖,大量的城市水生態和水環境、水系被破壞;一些城市中的山體、自然山坡和林地、城市濕地遭到開發破壞,城市與自然山水整體和諧的布局被打破,城市生態安全面臨威脅……
要克服城市綠化發展中的這些問題,大力倡導發展節約型園林綠化是明智之舉。2007年,建設部曾針對城市綠化中的突出問題,及時發出了《關于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意見》,指明了城市綠化的發展方向。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對于今天我們開拓發展城市綠化的思路仍有深刻啟迪。
同時,應當看到,發展節約型園林綠化也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
據水利部專家分析,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每年全國缺水量將近400億立方米,國內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較嚴重缺水的城市達110座。城市人口劇增,城市人均用地減少,在這種背景下,要讓城市綠化實現大發展,出路只能是大力發展節約型園林綠化。
發展節約型園林綠化,首先要加強對規劃設計方案的認真審查,堅決糾正高價買綠、高價建綠的問題,糾正盲目用名貴樹種、珍稀花木、奇特苗木問題等費錢又破壞生態的做法。制定綠化規劃時,要多征求權威的園林綠化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意見。
其次,要糾正片面追求樹種高檔化、草坪擴大化等傾向,提倡應用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要優先使用成本低、適應性強、本地特色鮮明的鄉土樹種,積極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廣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較強的地被植物。要推進鄉土樹種和適生地被植物的選優、培育和應用,培養一批耐旱、耐堿、耐陰、耐污染的樹種。對現有草坪面積過大的綠地,要合理補植喬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
第三,要鼓勵更多的城市因地制宜發展屋頂綠化、橋體綠化、垂直綠化等立體綠化,在圍墻、柵欄、屋頂、墻壁、涼臺、立交橋等處實施綠化,以解決綠化地面少的問題,提高生態效益景觀效果。同時,要加強對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濕地等自然生態敏感區域的保護。
第四,要大力推廣節水型綠化技術。特別是在水資源匱乏地區,推廣使用微噴、滴灌、滲灌等先進節水技術,科學合理地調整灌溉方式;積極推廣使用中水;注重雨水攔蓄利用,探索建立集雨型綠地。此外,還要加快研究和推廣使用節水耐旱的植物。
在北京采訪城市綠化時,一位專家說得好:發展節約型園林綠化,專業方法很多,實施起來并不難。關鍵要在發展理念、評價機制和管理體制上,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進行大膽改革、實現突破。
編輯:joe
相關閱讀
重慶市從六個方面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發展
5月24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五次代表大會閉幕。25日,重慶市園林局認真組織傳達學習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全局干部職工要以學習貫徹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為契機,努力實現園林工作領域有新拓展、行業指導水平有新提高、園【詳細】
蘇州:打造節約型綠化回歸自然
盛夏時節,遍布城市的一處處綠色為市民帶來了清涼。記者昨天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部門了解到,作為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市以“精、細、優、美”的理念,探索走出了一條“節地、節土、節水、節能、節材”的,回歸自然的“節約型”綠化之路【詳細】
評論:我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發展現狀及作用
近幾十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為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城市環境保護不力和對城市園林綠化重視不夠。【詳細】
江門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經驗之談
江門如此大手筆的城市園林綠化,政府花了多少錢?這是考察團最感興趣的問題。湛江的財政比較困難,資金不足使湛江城市建設的步子總邁不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