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以人為本規劃建設提升城市整體美
石楠,1961年5月出生,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現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城市規劃》雜志執行主編、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城市規劃執業資格管理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專家觀點
●即使在歐美國家的街道等城市空間,20多年前比高樓比外在形象,如今思考得更多的是建筑如何才更實用,更低碳,更好地結合本地的氣候,結合本地的文化,能讓人更舒適。
●最美街道不只是形象美,更重要的是內在美、氣質美。要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豐富的文化積淀;最美街道也不是一種奢華美,而是一種樸實的,一種適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審美。
●應當把海選最美街道長期辦下去,通過引導公眾更廣泛地參與,使以人為本規劃建設理念深入人心,以提升重慶城市整體美。
“開展海選最美街道活動,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26日下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教授級高級規劃師石楠這樣開始自己的演講。
這個想法,在他心中已深藏數日。在10天前,本報記者就出席本次論壇與石楠溝通,當了解到論壇緣起于海選最美街道時,他表現了強烈興趣和認同。
“轉型期城市公共空間規劃的思考”這一演講主題,是石楠由街道延伸出來的對城市規劃建設的深度思考,大量的案例及精彩的解讀,讓專業的城市規劃通俗易懂。50分鐘的演講結束,現場響起經久掌聲。
只分享不維護后果很嚴重
自上世紀80年代學習規劃專業起,有一個故事就一直警示著石楠。這個故事來源于1968年美國學者哈定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名為《公地的悲劇》。
“這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案例。”石楠打開PPT說,有一片草原,長得非常好。然后向所有人開放,于是,所有的牧民都來放牧,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草原,可很快問題來了,“所有人都喂肥了自己的羊,但是并沒有多少人為這片草原投入,共同擁有卻沒有共同擔當責任。”
很快,草原變成了沙漠。“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羊群最大、最肥,但牧場消亡了,羊群找不到食草了。”石楠說,公共的資源就像一個牧場,如果我們只是追求個人自身利益最大, 最后都會走向滅亡。
石楠說,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間,就是一個公地的概念,如果每個人都只愿意享受而不愿意付出,街道就會雜亂無章,毫無美感可言。“所以,公共空間需要每一個人共同維護共同投入,而不僅僅是共同享用。”他說。“海選最美街道”這樣的活動,恰好可以增加每個人對公共空間的關注度和投入度。
規劃建設不經意掉入陷阱
幾年過去了,石楠至今沒有忘記曾在北京參加的一個招待晚宴。當時來了一位英國副首相,進門后問了幾個問題:“今天在座的各位,哪位騎自行車來的?”有幾位舉了手。
“有幾位是坐地鐵來的?”又有幾位舉手。
“那么有幾位是開車來的?”大多數手舉了起來。
石楠說,副首相說很遺憾,在他過去當駐華大使時,中國是個自行車王國。如今自行車這個最低碳、最環保、最有利于健康、靈活性最強的交通工具,就快被廢了。“我們的自行車道全成了機動車道,我們少有的自行車又全上了人行道。”
“這個事情說明什么呢?我們的不少街道已經變味了。”石楠在PPT上展示了一張擁堵的街道照片。“這就是我們不少城市的街道,已被汽車充斥。街道是干什么的,很多政府和專家都忽視了。”他說。
石楠認為,街道是解決交通的,“什么叫交通,交通是人和貨物的移動;什么叫汽車,汽車是貨物和人的載體。但我們的規劃建設不經意陷入一個陷阱,修很多路是解決交通工具的問題,而不是解決交通的問題,不是為解決人和貨物的流動。”
“事實上,這只是城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縮影。”石楠說,當前,由于忽視了規劃的本質,造成的結果是不少公共活動空間被侵蝕,市民并不滿意,希望得到改善。
編輯:joe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