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植物"克隆工廠"養出瀕危珍貴種苗
在19世紀后半葉,人們便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即能否將植物體的一部分在適當的條件下培養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通過近一個世紀的探索,美國的科學家最先成功地利用人工技術培養出胡蘿卜來,如今這一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現代農業中。這種組織培養技術在一些領域也被稱為“植物克隆”。
而如今,臺州也有這門技術了,并且是全省規模最大的組培實驗室之一,于近日通過組培技術,培植出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以及各種名貴花卉等。
通過組培技術,100多畝鐵皮石斛成功育苗成長
在臨海牛頭山深處,有一大片的植物培植基地,它們看似普通,其實科技含量很高。
在一山坳處,有一片黑色遮陽大棚,那里培育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這動輒成百上千元一斤的鐵皮石斛,原本生長周期緩慢、極難存活,但是通過組培技術,目前正欣欣向榮地生長著。
在鐵皮石斛的培植基地,記者看到,這些鐵皮石斛的長勢非常好。現場農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鐵皮石斛是通過精心篩選出的鐵皮石斛母體中組培出來的,所以品質和自然免疫力都是超強的。
記者了解到,通過組培技術,鐵皮石斛從種子到培養成下地大苗,只需要8個月時間,極大地縮短了種苗組培時間和成本;而傳統的鐵皮石斛種苗組培技術,則需要11個月時間。
據介紹,這100多畝鐵皮石斛是由臺州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組培出來,并移植到臨海牛頭山的。“目前這批鐵皮石斛離長大采摘還有一段時間,但全都被人預訂了。”工作人員說。
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至少500元一斤的鐵皮石斛,100多畝的種植規模能產出2500萬元的市場價值來。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浙江大力推進綠色發展 打造美麗中國示范區
近日,《浙江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發布,提出今后5年全省將以此作為生態文明和美麗浙江建設的總抓手,力爭各項生態環境建設指標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打造美麗中國的示范區。【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浙江慶元要建成江南一流生態旅游目的地
日前,浙江慶元縣發布實施《慶元縣推進農旅大融合促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旨在大力推進農業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我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