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龍:城市建設應更加尊重自然規律
到8月5日24時,房山區5731間安置房全部通過驗收交用,兌現了在8月5日之前建成安置房,讓受災群眾住進新居的承諾。昨天上午,市委書記郭金龍再次來到房山,察看安置房建設,慰問北京城建和北京建工這兩支日夜鏖戰的鐵軍。郭金龍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妥善安置好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讓大災之后的房山實現更加科學的發展。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安順一同察看。
棗紅色外墻配上灰屋頂,城建集團援建的966間安置房,在不到十天內拔地而起,房山規模最大的城關街道救災臨時安置房小區如期竣工。這些過冬安置房使用的材料具有防火、保溫、堅固、耐用等特點。
東街村農民王玉福開始了災后新生活。“家里幾口人,都住這兒了,還是投親靠友了?”郭金龍一進門就關切地問。“6口全住這兒了。您看多亮堂。”王玉福對新居很滿意。“村里傷人了沒有,有多少戶受災?”郭金龍接著問。鎮干部接過話頭,有670戶受災,2000多人安全轉移,沒有傷人。得到肯定答復,郭金龍放下心來。
小區里,臨時社區黨支部、警務站、醫務室、便民超市、公共廚房、淋浴室等一應俱全。不遠的閻村山區人口避險安置小區,門口“天災無情人有情、來到閻村一家親”對聯,格外醒目。建工集團援建的這個小區,有560間房,生活必備設施齊全。5日晚,剛剛通過驗收,就迎來了第一批32戶、137名受災群眾入住。
郭金龍走進受災群眾的新家,與他們親切交談。郭金龍說,看到你們受災心里很難受,現在先幫助大家安頓下來。各級黨委政府關心你們,也希望你們能夠自力更生、團結奮戰,咱們共同努力,重建家園。“好!”受災群眾對美好明天充滿信心。郭金龍還叮囑有關負責人,注意做好對受災群眾的培訓,讓他們安全使用電熱水器、燃氣灶等生活設施。
為了讓受災群眾舒舒服服住上新家,城建和建工集團,最高峰投入3萬人力,奮戰在16個鄉鎮的40個建設點。不到十天,就建成了5731間高標準、高質量的安置房。
看著這支敢與時間賽跑、斗志昂揚的建設隊伍,郭金龍說,“7·21”特大自然災害后,受災群眾期盼著能有一個穩定的安置,開始重建家園。上月27日,我們來的時候正下雨,這兒還在打地基。今天,成片的安置房已經投入使用。你們用很短時間,就兌現了在8月5日之前建成安置房,讓受災群眾住進新居的承諾,一諾千金吶!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們致敬!我們要把教訓永遠銘記在心,在建設中更加尊重自然規律,讓大災之后的房山實現更好地發展。
王安順充分肯定參建人員的辛勤付出。他說,實踐證明,你們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鐵軍!
郭金龍還察看了東沙河清淤工作。
市領導李士祥、牛有成、趙鳳桐、陳剛、丁向陽、夏占義,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一同調研。
相關新聞
首批安置房提前3天竣工驗收
十天前,這里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八天前,這里剛剛完成了土地平整;六天前,這里因連降大雨,建設工地一片泥濘;四天前,一排排安置房開始有了一些模樣;兩天前,整齊漂亮的安置房呈現在人們面前……記者從市住建委了解到,8月6日,北京城建集團建設的洪寺項目966套和北京建工集團建設的閻村項目500套過冬安置房全部竣工交用。同時,分布在房山區16個鄉鎮的40個安置點的過渡安置房5731間、108086平方米全部建成。
記者了解到,城建集團、建工集團共組織了3萬多名工人,實行24小時三班倒。投入1000多臺機械設備,填方30萬立方米。7月31日,首批安置房霞云嶺堂上村安置點項目建成并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比原計劃提前了3天。
據介紹,安置房建設首先選擇地勢高、市政配套比較齊全的地區,所有安置點都開展了地質勘察評估,避開泄洪區域,采取排水措施,確保安全。在設計上,平均50間房配建一個公共衛生間,建有公共浴室。過冬安置房采用新型材料“木塑板”建設,可以起到較好的隔熱、保溫效果,同時按照八級烈度的抗震設防,設計使用壽命可達30至50年。“每個安置點都有專人盯,房屋竣工必須通過驗收。”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
鄭曉笛: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特別研究員鄭曉笛發表題為《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棕地再生的五個層級》的主題演講,從全球、區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