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城市規劃應重視人文關懷
“一切為了人的美好生活,這是城市規劃最根本的倫理追求。因為離開了使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任何城市都將失去城市發展本身的意義。”10月13日上午,山東大學,由濟南市規劃局舉辦的“城市之善,在其美好——城市規劃的倫理審視專題講座”上,北京建筑工程學院秦紅嶺教授開門見山地道出了倫理訴求在城市規劃中的分量。
在城市規劃界,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被反復提起,“人們為了活著,聚集于城市;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在秦紅嶺看來,這句話恰恰包含了城市規劃中最為基本的倫理追求。
秦紅嶺表示,目前我國城市規劃、城市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城市建設中“見物不見人”,缺乏人文關懷,忽視對普通市民生活狀況的全面關注;一些城市熱衷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日益凸現的城市土地及空間資源配置不當、城市優質空間和景觀資源的排他性占有現象;城市更新中舊城改造模式不當,破壞城市歷史文化風貌問題等。“上述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顯然并非單純規劃技術偏差所致,在很大程度上可歸因于對城市規劃人文價值的漠視或遺忘。”秦紅嶺說。
調查顯示,長期以來,我國的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間設計幾乎沒有與使用者的性別差異相聯系,而城市公廁作為表現城市細節的基礎設施,卻可以顯示一個社會對女性的關懷程度。有研究顯示,由于女性的如廁頻率、如廁方式和如廁用時等因素,加之在廣場、商場、商業街等公共場所,往往女多男少,女性還有帶小孩子上廁所的“任務”,因而女性對公廁的需求大約二到三倍于男性,也就是說每間女廁的人數容納量應該是男廁的二到三倍左右,才能真正公平照顧男女的不同需要。
此外,盲道、公共場所坡道等細節設計方面也并不完善。很多街道雖然建有盲道,但由于設計不合理,管理不健全,如同擺設。對于城市規劃而言,細節顯然也是決定城市是否宜居與美好的重要特質。
“美好城市應當遵循的價值標準可以概括為公共利益優先性原則、公平正義原則、以人為本原則,這三個原則是判斷和評價城市規劃正當性、合理性的基本價值標準,同時也是造就美好城市的價值基礎。”秦紅嶺說,“城市規劃中的‘以人為本’,應注重對人群細分的關懷。”
人們往往用“千城一面”形容我國的城市缺乏特色。秦紅嶺認為,“城市形態趨同化導致了城市特色危機現象。有的城市陷入一面毀掉真正的歷史古跡,一面卻熱衷于大造仿古贗品的怪圈之中。這種‘建設性破壞’帶來的是地方文化與傳統空間秩序的喪失,伴隨的是城市的無特色性和無識別性。”
“一個好的城市形態,在價值標準方面應是宜居的、居住空間有機融合的、服務于市民生活的以及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秦紅嶺說,城市必須首先關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適、便捷等體現居民生活質量的民生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城市發展最基本、最底線的人文訴求。此外,城市規劃應當關注和強調公平、和諧等倫理層面的價值追求;多為自然景觀“留白”,或盡量保留一些較原始的自然風貌,增加綠地與徒步區,從而能夠滿足居住者情感需求與審美需求的精神性宜居。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