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加快生態建設 創建綠化模范城市
12月3日,記者從山東省濟寧市林業局獲悉,《關于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加快綠色生態濟寧建設的意見》經濟寧市政府審議通過,近期將正式出臺。《意見》提出,2013年-2017年,山東省濟寧市連續五年持續實施林業10項重點工程,完成造林100萬畝,到2017年全市有林地面積達到38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30%,林木蓄積量達到1500萬立方米,完成濕地保護與恢復100萬畝,實施退耕還林、退耕還濕20萬畝,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以上,建設無山不披綠、無水不映綠、無路不蔭綠、無村不掩綠、無城不盈綠的綠色生態濟寧。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作為生態濟寧建設的主體和科學發展的生態屏障,濟寧以創建全國綠色模范城市為抓手,計劃到2015年創建成全國綠化模范城市,2016年、2017年鞏固提升創建成果,加快建設綠色生態濟寧。
“濟寧的林業資源總量較少,生態環境較為脆弱,重點區域的綠化還有待加強。全市林業建設投入不足,林業資源保護壓力大。”濟寧市林業局局長程福華介紹,此次提出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加快生態濟寧建設,是從結合全市造林綠化空間潛力方面,重點組織實施包括水系綠化工程、山區綠化工程、城區綠化提升工程、通道綠化工程、平原綠化工程、鎮村綠化工程、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生態富民工程、生態臨場建設工程及全民義務植樹工程10項綠化持續會戰重點工程。“根據自然地理狀況和生態主導功能,綠色生態濟寧的建設,總體布局為‘一軸、兩城、三網、四區。’”程福華說,要建設成以南水北調東線干線為主軸,以濟寧市城區和縣(市)城區為中心,以市域內路網、水網、林網為骨架,以山地丘陵生態建設區、平原生態防護區、城郊生態景觀區、濕地生態保護區為重點的生態濟寧。
記者了解到,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將按照市、縣、鎮、村“四級聯創”的方式,每個縣(市、區)、鄉鎮(街辦)都將明確創建目標。經過三年努力,2015年濟寧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市建成全國綠化模范市(縣、單位)2個、國家園林城市1個,省級綠化模范縣(單位)、森林城市、園林城市8個,新建省級綠化模范鄉鎮4個、市級綠化樣板村30個、各類綠化示范村300個;2017年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縣、單位)達到3個、國家園林城市3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1個、國家生態示范縣(市)2個,省級綠化模范縣(單位)、森林城市、園林城市達到12個,新建省級綠化模范鄉鎮6個、市級綠化樣板村50個、各類綠化示范村600個。
為確保綠色生態濟寧建設加快進行,土地保障、資金投入、補償補貼、金融信貸及保險支持方面都提出了相關政策,其中將對10項重點工程和綠化模范城市建設所需資金設立專項,納入了財政預算。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