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植物工廠項目首次列入國家863計劃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智能化植物工廠生產技術研究”項目,于近日列入國家863計劃。這在國內同類項目中尚屬首次。4月11日,國家“十二五”863計劃“智能化植物工廠生產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部農村司郭志偉副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劉旭副院長、項目咨詢專家委員會汪懋華院士等有關專家以及各課題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項目負責人介紹了項目背景、總體目標、研究內容、課題設置和具體部署,項目的七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自課題的具體內容與實施方案,咨詢專家分別對各課題的執行方案進行了有針對性地的指導。
會議期間,郭志偉副司長和有關專家對智能化植物工廠進行了調研,現場考察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農業科技展示園植物工廠基地,詳細了解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植物工廠LED節能光源、立體無土栽培、節能環境控制、營養液自動調配、島礁植物工廠及智能化綜合管理等核心技術研發方面的工作進展情況。
多年來,植物工廠一直被國際上公認為設施農業的最高發展階段,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高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21世紀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以及未來航天工程、月球和其他星球探索過程中實現食物自給的重要手段。該項目總經費為4611萬元,包括7個課題,涉及植物工廠LED節能光源、立體無土栽培、光溫耦合節能環境控制、營養液調控、基于網絡的智能管理以及人工光植物工廠、自然光植物工廠集成示范等方面。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形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植物工廠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一種高投入、高技術、精裝備的生產體系,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系統管理于一體,使農業生產從自然生態束縛中脫離出來,按計劃周年性進行植物產品生產的工廠化農業系統,是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吸收應用高新技術成果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之一,代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2009年9月7日,國內第一例以智能控制為核心的植物工廠研發成功,并在長春農博園投入運行,該植物工廠的研制成功,標志著中國在設施農業高技術領域已取得重大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植物工廠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將對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植物工廠”到底有什么秘密?
離開了陽光、土壤、雨露,在鋼筋混凝土的廠房里,植物還能生長嗎?冬日里,居然能購置一臺冰箱大小的“家用電器”——微型植物工廠,在家種喜歡的葉菜。這些想法不是幻想,已成現實。目前,記者走進植物工廠,一探奧秘。【詳細】
評論:下一代植物工廠能否盈利
按照聯合國的預測,未來25年內,世界人口數量將從現有的70億增長至90多億,對糧食的需求量也將隨之增加近一倍,因此,能夠在可控條件下全年自動化運行并實現高產的植物工廠被人們寄予厚望。【詳細】
日本“植物工廠”將進軍中國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三菱樹脂公司認為“植物工廠”在中國的富裕階層將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詳細】
日本“植物工廠”將落地中國:15個省
外媒稱,日本三菱化學控股集團將與中國農業合作社組織攜手在中國全境啟動蔬菜栽培系統的銷售。5月下旬,它們將合資成立無農藥蔬菜自動栽培系統的銷售公司。在2017年之前,它們將在江蘇省等15個省份的50個地點開始銷售這一“植物工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