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59:劉秀晨《綠色的云》之從政為人民 一生獻園林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劉秀晨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原北京園林局副局長、國務院參事。劉秀晨先生長期從事園林規劃設計工作,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劉秀晨先生是業內實踐經驗豐富的知名專家。本期推出其專著《綠色的云》中《從政為人民、一生獻園林》。以下是原文:
從政為人民、一生獻園林
劉秀晨先生
作為一名非黨干部,到市園林局任職已十三年有余,連同在石景山區園林局任副局長近三年,應該說從政大半生,做官十六載。大學畢業后我從一名綠化隊的技術員干到今天,經歷了從基層到機關,從技術崗位到行政領導崗位的變遷。同時這十六年,也在經歷著一名非黨同志在政府任職,實踐多黨合作的過程。追溯到大學學習園林專業,從17歲跨進園林這道門坎,至今已41年了,可以講我是一個老園林人了,當然,還不能算是園林老人。心境隨園林蕩漾的人是不會太老的。不要很長的時間我也將退居二線了,這是自然規律,此時回首人生經歷,激情與感悟并存,欣慰與無悔同在。
一、園林——為之奮斗的人生軌跡
城市園林在今天已成為從政府到群眾都關注的事業。然而,我卻親身經歷了這個古老又年輕學科的衰興和進步。并成為最幸運的一代園林人。少年時代我曾對音樂充滿神秘的向往。歷史卻讓我選擇了園林,踏上這個與音樂有同樣魅力的學科。經歷了"文革"那不堪回首的年代,這個被視為"封資修"的專業,從凋零極致到今天花繁葉茂,這本身就是一部史詩。毛主席早年就作出"綠化祖國"和"大地園林化"的指示。小平同志親自倡導植樹節并身體力行。江澤民同志對北京市又提出實現"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現代化國際都市的目標。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園林的厚愛不時地激勵著我們。園林界老一輩師長是學科的創始人,他們著書立說總結建立了園林理論。但是,那時國力不足,這些理論寫在書本上,實踐的機會卻很少。我們這一代園林人趕上了經濟發展、國力充實的今天,有了實踐和施展才能的機會。特別是近二十年,造園任務應接不暇,可以說我是在身心疲憊的忙碌中,同時感受著創作的欣慰和幸福。
1965年我大學畢業后義無反顧地來到最基層--當時還很荒涼的石景山工業區,開始了我的園林人生之旅。在這里一干就是24年。"文革期間",我和同事們頂著壓力,在這片工農兵聚集的地方,從一棵樹、一張圖開始為這塊板圖一點點增加新綠,完成了首鋼、軍區以及機關、學校、居民區等200多個單位的綠化規劃和施工。那時候,人的關系也比較單純,我的工作不僅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好評,同時也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領導和朋友。三中全會以后,園林才并入城市發展的快車道。我先后完成了古城公園、石景山雕塑公園、石景山游樂園、法海寺森林公園、八大處映翠湖等一批項目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并多次榮獲北京市優秀工程設計獎、新園林設計獎、科技進步獎。我總結提煉的關于居住區綠化的一些理論也被社會和學術界認可。這些成績受到黨和人民的肯定,我被授予北京市綠化模范、北京市勞動模范和北京市第一批有貢獻的科技專家。從1983年我進入市政協,如今已歷時四屆。1989年我加入九三學社,1998年又被推薦為全國政協委員。
一生為園林,園林育人生。是黨和國家為我勾勒并設置了這條人生軌跡。
二、辛勤耕耘,有為才能有位
1989年市委統戰部和組織部推薦我擔任市園林局副局長,我作為政府官員,為推動全市的環境建設忙碌起來。這十幾年,北京的園林建設的速度是史無前例的。園林專業已進入城市建設的主戰場。特別是在綠色奧運的呼喚下,一個園林的北京將屹立于世界都市之林。我被推薦為奧林匹克規劃方案政府綜合深化領導小組成員,這一有利的工作態勢不斷地在提醒我們,要珍惜,要抓住這個園林在歷史上的最好機遇。
有人講,在園林部門工作整天與花草樹木打交道,空氣清新且充滿詩意,孰不知管園林的和游覽園林的卻是兩道心緒。從全年的綠化施工到繁雜的園林管理,從節日擺花到游園的安全,從宏觀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到實施園林建設的精品工程,開不完的會,研究不完的事。
我分工主管園林規劃建設以及史志編纂等項工作。十幾年來,園林局直屬公園的建設任務龐雜繁重,不少項目社會影響巨大。昆明湖清淤就是一項社會廣泛參與的特大環境整治項目。這是昆明湖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面清淤,20多萬人次的社會義務勞動,67萬立方米的土方大搬家。不僅在國內,就是在世界上城市景觀水系如此清淤也屬罕見。我是這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深感組織的信任。這種技術性、協調性都很強的工程,對我組織領導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是至關重要的。回憶起許多重大項目的一個個完成,真像是在園林建設的征途上一步步跋涉,每一步都十分辛苦又十分充實。玉淵潭櫻花園,北海瓊島及其周邊景區復原改造,天壇壇墻修復,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鳥禽館和大象館等獸舍工程,北京植物園盆景園、科普館、黃葉村工程,陶然亭華夏名亭園李白、杜甫景區,碧云寺羅漢堂大修、香山玉華岫等等,這些北京園林建設的重大項目都浸透著我和同志們的汗水。每做完一個項目,我總是去總結一下工作的得失,使自己的駕馭能力逐步豐滿。園林古建文物和城市規劃相關的政策觀念,設計和施工管理的經驗也在摸索中日趨成熟。
我是國慶五十周年重點工程--北京植物園大型展覽溫室的項目法人。面對這項科技含量極高、技術難度甚大的工程,其鋼構玻璃幕和人工智能的室內環境一體化,從全然無知到深入進去,對我是一次極大的挑戰。它的完成,使我國植物園溫室邁入世界先進行列,成為亞洲第一,并被評為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第四名和"國優"工程,受到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和群眾的肯定。我先后接待了江總書記、李瑞環主席、李嵐清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前來視察,這些都極大地鼓舞著我們。在此之后,我又主持了長安街延長線綠化工程,使京城百里長街的現代化面貌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統戰系統的領導同志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非黨領導干部應保持自身專業技術和學科的領先的特點。我在工作中也在實踐著這條非黨領導干部的特殊使命,始終沒有放棄一名園林景觀設計師的職責。雖然不可能去一張張地畫施工圖,但利用有條件掌握國內、國際較前沿的學科行情這一有利地位,我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公園綠地的規劃,如:石景山賽車城、八角公園、廣東海陵島宋城規劃、昌平匡山廣場、石景山綠色廣場和國際雕塑園等這些項目都收到了很好的環境社會效益。石景山綠色廣場和國際雕塑園還榮獲北京園林設計一等獎,榮幸地接受賈慶林書記的剪彩和朱基總理的視察,我本人也受到石景山區政府嘉獎。我總結的北京道路綠化綜述的論文榮獲建設部優秀論文獎,并依此率團赴韓國講學。我主管園林史志工作,由我主編的園林叢書"京華園林叢話"、"京華園林叢考"、"京華園林叢談"以及"北京園林綠化志"和每年一期的"園林年鑒"相繼出版。市屬十大公園的志書也在陸續完成。
實踐中使我悟出了一個硬道理——有為才能有位。有人講非黨領導干部多半是陪襯、是"花瓶",沒有實權,沒有位置。我卻感到黨組織就在我身邊,每時都在支持我的工作。組織上把園林專業的龍頭工作--規劃管理交給我,把重大建設項目交給我,重要的技術把關都征求我的意見或者干脆交給我操作,每年的園林建設項目計劃基本上由我組織編制。很顯然,這些工作都是最有實權的。我和其他領導共同組織編制的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將對今后的城市綠化提供依據,將為綠色奧運的實踐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評估順利通過
11月16日,同濟大學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評估順利通過。【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