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罕見黃連木古樹群“病”了
在晉江市內坑鎮加塘村,有一片泉州罕見的以黃連木為主的古樹群,原本有26棵,近年來遭遇蟲蟻侵襲,已有5棵死亡。如今剩21棵,其中16棵黃連木、4棵榕樹、1棵秋楓。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還存活的21棵古樹,病懨懨地在秋風中搖曳,急需“治療”。村民呼吁:希望有關部門能牽頭,救救古樹群。
多棵大樹已空心還曾遭盜砍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加塘村,在村里的一條小溪旁,堤岸上一排參天大樹,枝干縱橫交錯,村委會主任楊祥搖說:“原本有26棵,連成一排,成為古樹群。”有一棵樹只剩下樹頭;旁邊一棵只剩枝干,上面已經腐爛,且留有白蟻咬過的痕跡;不遠處一棵高大的榕樹,倒向溪里,樹干已被鋸斷。
“這些樹死了真的很可惜,上個月還被盜砍了一棵。”村民指著一個樹樁說,因為遭遇白蟻、樹蟲侵害,這幾年共死掉了5棵古樹,原來那些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現在也是枝疏葉少了。記者看到,有多棵大樹,樹上已有樹洞,樹干已空心。
經診斷發現黃連木病得最重
晉江市農業局工作人員小林檢查發現,一棵已經死亡的黃連木,上面有很多被白蟻咬過的痕跡,另外還有多棵黃連木不同程度被蟲蟻侵襲,幾棵樹樹干已是空心,枝葉干枯。
對于古樹的治療,小林說,這些樹木多年沒有防治,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病蟲害,主要是白蟻和蛀干害蟲兩種,它們有的已經深入古樹枝干深處,那就要在枝干上打孔,再用針孔往里面打藥,樹干越大打的孔就要越多,要對一棵古樹打藥,工作量較大。
小林介紹,打孔、打藥得請園林的專業人員才能做得更好,而晉江的古樹少,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人少,救治古樹還需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員參與,做進一步的研究。村民呼吁,希望有關部門能牽頭,救救古樹群。
古樹群是村落防抗臺風的屏障
“這些樹的樹齡約300年,是村里老一輩們種下的。”楊祥搖介紹,因為加塘村的地理位置,每次臺風一來,大風就從村落的北面呼呼刮來,為了防抗臺風,祖輩們在村子的北邊種下這些樹。
古樹群的一側,是幾間破舊的古厝,已經沒有住人,“老一輩口口相傳,沒有這些樹之前,一下大雨,村里就要遭一次水災,溪水灌到村里,水面高到床板。”古樹群的另一側,臨著一條小溪,古人種樹的時候,在溪邊填起了一塊高地,“村落的地勢比較低,有了這一道防線,就算遇到大風大雨,溪水漲起來也不會灌到村里。”
早年被設為“名木古樹保護小區”
晉江市農業局工作人員小林經現場查看并查閱資料后確認,現存的21棵古樹分別為榕樹、秋楓、黃連木。這群古樹中,長勢最為茂盛的是秋楓,它的枝干最大,要4個人手拉手才能緊抱。
在古樹群樹下,記者看到一個設立于2004年12月1日的石碑,根據碑文內容,這片古樹群為“名木古樹保護小區”。“小的時候經常在樹上玩,這些樹連成一片,枝干縱橫交錯,從第一棵樹可以一直爬到最后一棵,300來米不用下地。”楊祥搖說,雖然鎮政府設立石碑將古樹群列為保護小區,但近年來,古樹群下竟成了垃圾場,需要喚起大家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有人曾提議,今后可考慮在古樹群樹下建休閑活動中心,村民閑時可到樹下健身、游玩,同時看護古樹。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印發 損害古樹重罰
近日,山東省日前印發《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規定,有損害古樹名木正常生長行為,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詳細】
福建省12株古樹喜摘“中國最美古樹”桂冠
中國最美杉木【詳細】
北京4萬余株古樹將全部GPS定位
去年底,北京市組織開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調查范圍包括16區以及11個市屬公園、林場,預計5月底調查工作將全部完成,6月開始為古樹名木換發新版【詳細】
王安石家鄉古樹古宅的前世今生
在不少人追求急功近利的當代社會,江西撫州籍民間文化遺產保護者馬達東先生則秉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