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設計導則(試行)》出臺
南京是我們的家,這個家該怎樣“裝潢”?近日,南京市政府印發了《南京市城市設計導則(試行)》,給“裝潢”南京定了規矩。
明確有15條視線廊道、5條天際線
《南京市城市設計導則(試行)》提出,要保護5條天際輪廓線——濱江南岸天際線、濱江北岸天際線、紫金山周邊天際線、玄武湖周邊天際線、新街口周邊天際線。
此次導則還對南京的視線廊道進行了梳理,明確有15條。除了鼓樓—北極閣(雞鳴寺塔)—九華山、獅子山—石頭城、獅子山—長江大橋、中華門—雨花臺、中華門—內橋、午朝門—富貴山、午朝門—光華門、神策門—小紅山、神策門—北極閣(雞鳴寺塔)、臺城—幕府山這10條視線廊道,又新增了5條,分別是紫金山—龍王山—靈山、老山—佛手湖—浦口中心區、火車站廣場—玄武湖、青龍山—紫金山、紫金山—苜蓿園。
中華路、御道街、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是目前南京南唐、明朝及民國時期的歷史軸線。導則又增加了7條城市軸線,分別是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漢中路—中山東路、江東北路—江東中路—江東南路、雨花臺(玉蘭路)—火車南站南北廣場—百家湖、仙林大道、浦口中央公園綠軸、麒麟中央公園綠軸。
街頭綠地禁設圍墻禁止停車
南京的街頭綠地,將禁設圍墻禁止停車。導則提出,商業、文化、體育等對公眾開放的公共設施周邊原則上不應設置圍墻,可采取綠化等軟隔離形式。除特殊用地外,禁止設置阻隔視線的圍墻。
此外,鼓勵建立慢行體系,與公交系統銜接,串聯重要公共設施,聯系廣場、公園及濱江濱河綠地。步行道、自行車道應連續、便捷,通過材料、綠化進行適當區分和隔離。沿江、沿河的人行步道、自行車道在與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交叉時,應盡可能采取立體方式從城市道路或橋梁下穿過,確保慢行車道的連續性。
導則鼓勵公交車專用道、自行車道采用彩色瀝青路面加強引導;鼓勵公共綠地設置步行道、小型廣場以及少量景觀小品建筑、公共廁所、小型市政設施,一般不得用于地面停車。
不鼓勵大面積使用玻璃幕墻
對于建筑的材料、顏色,導則要求,在外墻材料上,要求建筑材料不應選用聚碳酸酯板材、高反射率的高光釉面磚、未經處理的不銹鋼、高反射率的鍍膜玻璃或亞光金屬板等材料,不鼓勵大面積使用玻璃幕墻。在建筑色彩上,學校、文化體育、商業設施等公共性建筑可選擇較為活潑或有藝術性的色彩。歷史城區、歷史地段及歷史街巷內建筑色彩應與周圍建筑及環境色彩相協調。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