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民路改造工程正式啟動 規劃六大特色區段
人民路是縱貫蘇州古城的南北交通軸,是承載歷史文化底蘊和展示城市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為配合軌交4號線建設、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昨天,人民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正式啟動。據了解,圍繞“交通軸線、文化長廊、景觀大道”的定位,三年后,人民路將打造成充滿古韻、文韻、商韻、綠韻,彰顯名城魅力和活力的千年古城“第一路”。
沿線節點及百余建筑立面明春整治
昨天,蘇州規劃設計院項目設計人員告訴記者,人民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實施范圍,北起平門橋、南至團結橋,全長約5.73公里,涵蓋地塊開發、建筑立面、廣告店招、照明亮化、市政道路、綜合管線、交控設施、綠化景觀、環境設施、無障礙設施、公交站臺等整治和建設內容。目前,人民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前期準備已全面展開,工程實施方案已經明確。先行啟動的立面整治部分正抓緊施工圖深化設計,將于明年4月全面開工。
根據《人民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總體設計》,工程進度計劃是,2015年4月將完成人民路沿線節點及百余幢重點建筑的立面整治。沿線15處重要地塊也將同步啟動清租、動遷和地塊整理和開發。市政道路、綠化景觀、地下管線等各項建設內容,將配合軌交4號線建設于2016年底全面竣工。
“通過對人民路基礎設施、沿線建筑以及重點地塊等的綜合整治提升,進一步彰顯古城特色、傳承歷史文化、協調景觀風貌。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民路基礎設施功能、改善道路交通組織、美化人居環境、提升商業形象,把人民路打造成交通軸線、文化長廊、景觀大道。”這名設計師告訴記者,圍繞把人民路打造成交通軸線、文化長廊和景觀大道的總體目標,整治后的人民路,道路交通將更順暢,文化品位將更濃郁,市容面貌將更優美,將煥發蘇州古城第一路的獨特魅力
一根文化景觀軸串起六個特色片區
人民路將規劃形成“一軸、三線、七點、多片”的空間結構。其中,“一軸”即人民路文化景觀軸,依托歷史遺存,結合商旅文化景觀,公共藝術小品,塑造人民路文化大街的景觀氛圍,成為展示城市文脈的重要窗口。“三線”即干將路城市景觀線、護城河生態景觀線,以及以干將路得天獨厚的景觀空間為依托,展示蘇州特有的“路中水、水邊路”的景觀,外城河、內城河濱水空間打造成生態休閑帶。
記者了解到,在規劃的七個節點中,北寺塔、文廟-滄浪亭為傳統風貌節點,觀前街、南門商圈為特色商業節點,平門、南環路為入口門戶節點。樂橋為中心景觀節點。“多片”為觀前街、十全街、桃花塢等傳統風貌展示區。
根據總體規劃設計,人民路將規劃六大特色區段。其中,北寺塔文化片區(平門橋-東中市)將以北寺塔為主題特色,結合文化館、絲綢博物館,集中發展旅游服務配套設施,打造北寺塔旅游景區文化品牌,形成北側從火車站進入主城的門戶。觀前商業片區(東中市-干將路)將重點對觀前商業中心進行擴容,以傳統商業中心為目標,形成相應的旅游品牌。樂橋商務辦公片區(干將路-道前街、十梓街)將依托人民路、干將路交匯的區位優勢,發展商業辦公用地,形成一定規模的總部經濟辦公區域。文廟-滄浪亭文化片區(道前街、十梓街-竹輝路)將打造文化體驗片區,集中展示府學文化、園林文化等,并配置一定規模的商業服務設施,集聚人氣。南門商業片區(竹輝路-人民橋)將依托南門商圈,并在其基礎上擴容升級,發展業態高端、功能多元的現代商業服務中心,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濱水商業街。南環路綜合片區(人民橋-南園橋)將承接南門商圈至吳中商業中心的聯動發展,并形成地段的入口門戶商業節點。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
鄭曉笛: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特別研究員鄭曉笛發表題為《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棕地再生的五個層級》的主題演講,從全球、區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