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 持續關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等八項重點工作。
《意見》指出,要完善森林、草原、濕地、水土保持等生態補償制度,繼續執行公益林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建立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態修復治理區和蓄滯洪區生態補償機制。支持地方開展耕地保護補償。加快編制村莊規劃,以治理垃圾、污水為重點,改善村莊人居環境。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標準,加強水源地水質監測與保護。
《意見》特別提出,要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一要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殘留農藥使用、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使用有機肥、推廣高標準農膜和殘膜回收等試點,支持開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
二要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試點。抓緊編制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試點。從2014年開始,繼續在陡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開展華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區綜合治理、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和退耕還濕試點。
三要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抓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林業重大工程。在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進行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試點。推進林區森林防火設施建設和礦區植被恢復。加強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加大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實施力度,啟動南方草地開發利用和草原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加大海洋生態保護力度,加強海島基礎設施建設。嚴格控制漁業捕撈強度,繼續實施增殖放流和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修復補助政策。實施江河湖泊綜合整治、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
編輯:wsy
相關閱讀
柴達木生態保護與治理規劃出臺
12日,記者從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獲悉: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柴達木地區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2018【詳細】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在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間尋找平衡
微風吹過湖面,蕩起層層漣漪,悠悠白云下,澄澈的湖水反射出碧藍的光。正值國慶假期,四川瀘沽湖景區游人如織。走婚橋附近的水面上,清潔工顏永和正劃著豬槽船,手持長柄漏網撈腐草。這位摩梭老人每天都要三次清理湖面,他說,"【詳細】
甘肅探索建立多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記者日前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將以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抓手,將生態保護補償與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不斷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