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中國之城”項目因環保遇挫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華裔女企業家計劃在紐約上州凱茨奇爾推動“美國中國之城”的龐大移民投資計劃,雖然當地居民、環保和保守派人士反對不斷,但開發團隊在修正策略后,仍持續推動該計劃。
這項由長島女企業家李雪銳(音譯)策劃的開發計劃,原規劃投入60億元在凱茨奇爾一處2200英畝的森林和閑置農地上,打造一個以中國為主題的文化、商業、旅游和住宅中心。
該計劃資金來源包括納入EB-5投資移民計劃,亦即投資人出資50萬元即可申辦綠卡,將來并有機會獲得公民權。由于該計劃備受爭議,公民及移民服務局仍在進行審查。
這項范圍涵蓋湯普森鎮和邁馬馬卡汀鎮的計劃,從2012年宣布至今,當地居民始終抱持懷疑或反對立場。該計劃原計劃納入建造一千棟住宅,并可能建造賭場,但在面臨強烈反對后,縮小為僅在湯普森鎮一處575英畝區域建造大學、宿舍和員工住宅。
不過,擔任“美國中國之城”執行長的李雪銳強調,該團隊的目標仍在追求推動完整的計劃,她有信心可如期籌得第一期的1.5億元資金,其中6000萬元將來自投資移民。
不過,環保人士指出,“美國中國之城”的開發規模式,勢必沖擊當地敏感的沼澤地。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雄安新區規劃已有雛形 土地制度或由批租制改年租制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建設,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2017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上透露,雄安新區規劃的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之城,總體規劃將于一段時間后提交中央審議。【詳細】
2016我國治污“三大戰役”戰績如何?
2016年,我國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的“三大戰役”戰績如何?今年將怎樣繼續發力,換來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環境?【詳細】
建筑垃圾成為兩會焦點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近年來迅猛發展,由此不可避免地在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和拆除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副產物。數量龐大的建筑垃圾何去何從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問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