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城市規劃要以 “人性”思維考量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但一系列規劃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避免規劃類問題產生?怎么制定新城規劃?如何使規劃適宜人居?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以求解答。
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當前,“千城一面”、“攤大餅”等不合理的城市規劃問題顯現,如何使城市規劃適宜人居是當今規劃界一直在討論的問題。
“城鎮化問題最本質是以人為本,不是城市人口增多就叫城鎮化?,F在很多人都進城了,但是在醫療、教育等規劃配套方面,享受和城市人一樣待遇的機會還差著很多。只是有一份工作,而沒有生活質量,這絕不是真正的城鎮化。真正的城鎮化是產業支撐的,因此從開始規劃時,就應該有所考量。”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人居環境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韓秀琦對記者如是說。
產業先行的城市布局
今年“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今后一個時期,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城鎮化將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帶來機遇,而目前所遇到的問題依舊值得人們警惕。
對于當前城鎮化存在的隱憂,韓秀琦直言不諱,“現在有很多人不能真正享受城鎮化,我希望國家能夠從實質上進行城鎮化,保障城市確實能夠接納這么多人,為他們提供服務。不少地方在城鎮化過程中,從規劃上就有問題。各個地方政府都在想辦法發展自己,但如果地方政府不是抱有冷靜的心態發展,不是靠產業先行發展,在經濟發展中找突破口。而是靠不斷擴大城市規模來發展,但不考慮人口流動,生活等問題,將是失敗的規劃。”
韓秀琦介紹,很多二三線城市做規劃會將城市規模極度擴大,但并非從發展實際出發。我國不少地區城鎮化的道路是因為房地產的蓬勃發展,這并非合理之舉。很多人買房并不在這個城市居住,由此也產生了大量空置房屋,城市人口貌似在不斷增加,但這部分人統計戶口的時候還在本地,這種虛假的現象不該算作城市化的過程。
從長遠來看,韓秀琦表示,以房地產帶動的城市化,不能可持續發展。“一線城市由于人口不斷在聚集,房地產發展很有前景,但二三線城市就面臨房地產泡沫的問題。勞動力向大城市流動,三四線城市并不多。”
那么什么樣的規劃可以良性促進城鎮化發展呢?韓秀琦認為城鎮化的發展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并達到三個方面。第一,地方政府要注意城市規模,不能無限制增加。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戰略來分析人口,進行城鎮化;第二,以產業為基礎,不斷吸引外來人員入住,為外來者創造能安居樂業的條件;三是,要做好服務生活配套,使農村人口能夠享受和城市人一樣的生活。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