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智慧城市離我們有多遠?
國際智慧城市論壇每年選出全球頂尖七大智慧城市,今年共400多個城市競逐,最終入選的城市有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俄亥俄州哥倫布,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頓、安大略省多倫多、曼尼托巴省溫尼伯,我國臺灣地區的新北市和新竹市。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臺中市和臺北市也被入選,全臺已有四座城市獲此榮譽。
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這一理念,進而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09年,迪比克市與IBM合作,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的各行各業之中的基于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具體地說,智慧城市通過物聯網基礎設施、云計算基礎設施、地理空間基礎設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綜合集成法、網動全媒體融合通信終端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地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創新。
近年來,我國大陸地區快速推進城鎮化發展戰略,黨的十八大報告更是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201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啟動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我國大陸地區智慧城市建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然而和世界頂尖的智慧城市相比依然存在差距,頂尖智慧城市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網絡飛速的美國智慧城市
哥倫布市建城于1812年,位于塞奧托河與奧蘭滕吉河的匯集處,從1816年開始哥倫布就是俄亥俄州的州府了,是俄亥俄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第十五大城市。而位于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阿靈頓面積僅67.7平方公里,是美國最小的縣級行政單位。美國著名的五角大樓和阿靈頓國家公墓就位于阿靈頓縣境內。
在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撰的《全球智慧城市精選案例集》一書中哥倫布市被稱為“綠色之城”,漫步哥倫布市,滿眼是仿古建筑與現代大廈交相輝映之美,俯瞰整個城市面貌,仿希臘式的州政府大樓、歐式的老教堂、維克多利亞風格的民居以及玻璃幕墻的商業寫字樓無不訴說著這座城市人口與文化的多樣性。哥倫布還是一座擁有54所大學的大學城,擁有15萬在校生、2000多家科技研究機構和近5萬科技工作人員。正是這種多樣性的文化和豐富的高研院所資源,哥倫布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投資于城市可持續發展所需的信息基礎和綠色信念,以一種強大的包容力調動各方面的資源,體現出城市整體的智慧。
1987年哥倫布市成立超級計算機中心,為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及俄亥俄州各行業提供超級計算機服務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知識。為了進一步提升信息優勢,2012年12月,哥倫布通過無線網絡部署第一階段方案實現了網絡速度從70兆位/秒到117兆位/秒的跨越。2013年5月,哥倫布市完成了多階段無線網絡鋪設計劃的第二步,中央商務區移動設備的下載速度得以超過150兆位/秒,為北美最快的無線網絡。兩階段無線網絡成功鋪設后,哥倫布將考慮中央商務區外的其他地點,并集成商業和住宅區的高容量網絡服務及公共安全攝像機系統。這樣的網絡設施一旦在全市范圍內鋪設完成,智慧的城市安全系統便有望建成,城市不僅能實現智能監控,還將能對突發事件做出及時響應。
美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似乎離不開飛速的網絡,同樣在《全球智慧城市精選案例集》中,美國的小縣城阿靈頓的智慧城市建設被稱之為“寬帶網絡鋪設的阿靈頓之路”。而此前更有媒體曝出,美國正在鋪建全球網速最快的800千兆位/秒寬帶網絡。相信這套網絡建成之后,將進一步提升美國的智慧城市水平。
加拿大:“智慧產業”帶動“智慧城市”
溫尼伯是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首府,是加拿大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和交通樞紐,市內有歷史悠久的曼尼托巴大學和溫尼伯大學。溫尼伯市的ICT(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產業異常發達,得益于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政府部門積極推進ICT產業發展的同時,產業的高度發達也同時促進了溫尼伯的智慧城市水平的提升。在溫尼伯有著豐富的天然氣、石油以及水電資源,在加拿大主要城市中,溫尼伯的電力成本是最低的。同時溫尼伯還有著廉價、高質量的電訊服務,商業電話費率全美洲最低。這一切資源優勢為溫尼伯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多倫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們最熟知的加拿大城市。多倫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是全球多元化的都市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族裔特色,令這座城市繽紛絢麗,綻放無窮魅力。在全球所有智慧城市排名中,多倫多被列為第二,在北美智慧城市建設中多倫多市是級別最好的。多倫多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很高水平的狀態,其智慧水平已然促使多倫多的產業結構徹底改變,包括多倫多城市的整體發展水平也已然進入了一個高級層次。如今的多倫多,節能、生態、環保,被稱之為“環保之城”。
多倫多很注重節能環保,為了推行垃圾分類,多倫多市政府制定了一套十分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在多倫多,住宅垃圾分為三類,用三個顏色的桶加于區別,綠色的桶用來裝廚房和家庭垃圾,藍色的桶用來裝可回收垃圾,黑色的桶用來裝不可回收的垃圾。為了更好地有效回收垃圾,市政府把多倫多劃分成幾個區,每個區在特定的時間收集特定的垃圾。住在多倫多的居民在每年年初都會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垃圾回收日歷。日歷上清清楚楚地標明哪天回收哪種垃圾以及哪種垃圾應該放在哪個桶里。此外,多倫多每年都會有許多新移民,為了方便這些人,市政府還提供了十多種語言的垃圾分類指示讓居民任意選擇。這些說明圖文并茂,很容易看懂。每年的圣誕節過后,政府還會專門派垃圾車收圣誕樹,幫助居民處理垃圾。雖然這些規定很繁復,但是執行起來很嚴格。如果你不小心把垃圾袋放在門口,那么,第二天你將收到警告信,上面說明垃圾必須放到垃圾桶里,并蓋上蓋子,一旦不能及時清理就要受到罰款。垃圾桶和垃圾袋都能在超市里買到,而且它們的外形都非常統一,不會出現各種顏色和樣式。
多倫多市還在城市基礎設施上安裝了LED照明裝置,是全球第二個響應“打造LED節能照明城市”倡議的城市。與傳統照明設施相比,LED照明具有耗電少、壽命長、使用及維護成本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小等諸多優點。從2007年開始,多倫多市計劃用十年的時間完成城市LED照明改造,實現節能50%的目標。打造LED節能照明城市之舉,將為多倫多節約上百萬美元能源成本,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將減少18000噸。
臺灣:科技創新、生態休閑、便利民生
新竹市是我國臺灣地區西北部的一座新型工業城市,是臺灣的第七大都市,人口40.8萬,面積約49平方公里。新竹市是臺灣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有“臺灣硅谷”之稱,新竹工業園被公認為亞洲三個主要科學園區當中最為成功的一個(另兩個為日本筑波和韓國大德),產出率非常高。新竹市同時也是世界集成電路產業重鎮之一,鼠標、圖像掃描儀產量世界第一,網絡卡、終端機和個人電腦產量分別位居第二、三位。2012年,新竹市加入了全球十五大科技城聯盟。新竹市工業園區在臺灣的科技成果創新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1980年設立以來,已有近400家高科技企業進駐園區,形成集成電路、電腦及周邊配件、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六大產業。臺灣當今十大企業當中有七家來自新竹市,新竹市工業園已經成為全球唯一成功翻版硅谷的科學園。
新竹市在推進智慧城市發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劃,結合新竹市各方面的資源,聚焦共同場域,發展多元整合應用。其中智慧觀光、智能交通、安全監控、節能與安全等是新竹市智慧城市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
在智慧觀光方面,新竹市采用了導覽服務系統,提供整合性多功能導覽服務。在智慧生活里面,通過無線感知網絡(WSN)、物聯網技術,提供防盜和火警相關的安全監控服務,包括現場處理、實時通知、緊急通報等服務以及遠程監控功能,用戶在外地也可以掌控家中的安全及環境信息。此外,新竹市目前有1500個監視器,如果市民的車子丟失的話,只要輸入車牌及車子丟失的地點,系統可以自動找到過去幾周這輛車的行蹤,還可以找到丟失的車到底在什么地方。
新竹市政府還首創結合科技應用、公共服務的市民卡,市民卡具有交通工具的刷卡功能,還可提供小額消費電子錢包、乘車、世博臺灣館入館折扣優惠等,市民還能在四大便利超商及貼有悠游卡圖示的店家進行小額付款的消費。未來市民卡將持續延伸應用領域,架構智慧城市關鍵網絡。市民卡作為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下的市民身份識別及便利生活的小額支付工具,有效調動了市民參與市政建設的熱情。此外,新竹市持續開發了多元的市政服務,例如結合圖書館借書證、市府活動打卡集點、停車規費繳納等,增加市民生活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新竹市開展了“LED路燈示范城市計劃”,在全市安裝LED路燈,并且提出智慧監控路燈概念。
頂尖智慧城市離我們還有多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工業化進展迅速,城鎮化率也不斷提高。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正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動,信息已經成為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F代城市建設不僅需要自然資源,更需要信息資源。向智能型方向邁進是社會發展需要,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對城市建設來說這即是戰略選擇也是現實要求。建設智慧城市,只有將信息技術、信息資源融合到建設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滿足城市建設需要。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了巨大力量。在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城市信息化進程中,智慧城市建設也成為我國城市發展和轉型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城市品質,增強城市競爭力,增強城市服務大眾能力的必然選擇。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國家開發銀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與住建部合作投資智慧城市的資金規模將達800億元。我國啟動智慧城市試點工作以來,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一大批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然而和世界上頂尖的智慧城市相比,我國大陸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那么,頂尖智慧城市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北京市目前是我國大陸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領跑者之一,以北京為例,來試著猜想一下,我們離世界頂尖的智慧城市到底有多遠?
和美國哥倫布市150兆位/秒的網絡速度相比,北京市的平均網速超不過10兆位/秒,大概5兆位/秒,若以10兆位/秒計算,哥倫布是北京的15倍。美國的大學生幾秒鐘就能下完一部電影,而中國的大學生每天都在為學校里幾十千位/秒的網速吐槽。
與溫尼伯豐富的天然氣、石油、水電資源相比,北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目前北京幾乎所有的能源都是異地供應。而和多倫多的節能環保相比,北京更是望塵莫及。近些年來,北京的霧霾似乎已經傷透了所有人的心。同時,北京雖然也推行了分類垃圾桶,但卻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
和新竹市的智能便利相比,北京市有市政交通一卡通,然而這個卡市民除了乘公交、地鐵時可刷卡使用外,在其他方面也沒有得到很好地推廣。比如,出租車上雖裝了一卡通刷卡器,卻并沒有被真正利用起來,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出租車司機覺得它不但沒有帶來多大便利,反而把事情變得繁瑣了。
諸如此類的差距數不勝數,然而這并非說明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沒有成效,沒有出路,所有的成功都是不可復制的,我們要打造世界頂尖的智慧城市唯有因地制宜、另辟蹊徑。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副所長李新社說:“建設智慧城市要從城市的實際出發,要依據本城市的基礎,找到本城市建設發展的突破口。智慧城市建設需要一步一步來,除了要依靠已有的建設經驗以外,還要認真學習信息技術帶來的新思想、新內容。在這點上,需要看看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經驗,看看別人是怎么一步一步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從中找到啟發自己的地方。”李新社在《全球智慧城市精選案例集》的序言中寫道:“寫完這篇序的時候,正值北京嚴重霧霾。望著窗外重重霧霾,我多么希望智慧城市建設能更快些、更快些,因為那時候我們就不再會生活在霧霾中,我們的頭頂將會是一片藍天,我們的城市將會充滿陽光。智慧城市建設不是夢想,讓我們一起期待并努力吧。”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