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投資20億打造水生態名城
昨天上午召開的全市水利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全市水利建設計劃完成投資20.15億元,還將向上爭取資金8億元以上,全力實施清水活水工程。此外,記者從會上獲悉,《揚州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已由市政府行文上報省政府批復,進入實施階段。
重點: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建設
按全年水利工程實施工作計劃,今年將全力推進淮河入江水道整治、中小河流整治和城市清水活水、不淹不澇等工程,計劃完成水利建設土方5036萬方,建設配套小溝以上建筑11636座,興建防滲渠道371公里;全年開采地下水控制在5000萬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不超過110立方米,農業灌溉水利用水系數達0.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低于15立方米/萬元。
記者注意到,本年度我市水利工程的重點是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建設,實現城市清水活水、不淹不澇,其中包括已列入政府主導30項重大城建項目中的古運河綜合整治、瓜洲閘外排站建設、揚州閘改建、平山堂站建設等水利重點工程。此外還有古運河、瓜洲運河等城區中小河流的整治,沿山河調水工程,盤活主城區西部水系,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實施城區新城河、七里河、沙施河等綜合整治,主旨是全力解決區域防洪排澇問題。
亮點:基本建成“清水活水、不淹不澇”城市
根據昨日會議通報,我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期內,將著力進行“六大體系”建設,通過實施“十大工程”和“十二項重點示范工程”,形成“一軸、一帶、兩區、多點”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基本建成“清水活水”、“不淹不澇”的城市。
據介紹,為保障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順利實施,市政府已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副市長任副組長,各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市級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揚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市水利局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并協調專門人員,成立工作班子,確保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規范、高效、有序開展,切實保障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實現。
據了解,揚州“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試點范圍,重點是揚州市中心城區、各縣(市)城區、重要水功能區和生態保護區,同步輻射到其他地區。試點期為2014—2016年,總計投資105.02億元。2014年度計劃已初步制定,待市政府研究后下發。
看點:實現“江淮安瀾、碧水暢流、人水和諧、詩畫揚州”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最大難點,就是水質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發改、經信、水利、建設、環保、農委等多部門的聯動機制,切實加大污染源治理、污水收集、黑臭河道治理的力度。”水利專家表示,我市將在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前提下,圍繞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這一核心,把科學劃定和嚴格實施限制納污紅線作為水資源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過未來3年的努力,揚州將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生態良好,引排得當,循環通暢,蓄泄兼顧、豐枯調劑,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江河湖庫水系連通體系,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資源和水環境承受能力。在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上,推動揚州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實現“江淮安瀾、碧水暢流、人水和諧、詩畫揚州”的美好愿景。
新聞鏈接
六大體系:水安全保障體系;水資源配置體系;水環境保護體系;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體系;水文化和水景觀體系;水管理體系。
十大工程:防洪除澇工程、飲水安全工程、水資源配置工程、污水處理工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水源涵養林建設與水土保持工程、重要生境保護與維護工程、水文化與水景觀工程、節約用水及護水工程。
十二項重點示范工程:古運河瓜洲外排大站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古運河整治工程、古運河東部水系溝通工程、高郵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城區西片調水引流和清水活水工程、南水北調沿線支流——張綱河北段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七河八島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工程、沿山河水生態修復工程、槐泗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唐子城護城河綜合整治工程。
其中,示范性工程計劃總投資19.73億元。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長”出生態公園
4月15日,位于江蘇揚州南部城區的古運河畔,占地3300多畝,總投資57.48億元的三灣風景區,鮮花怒放、綠樹成蔭,春意盎然。經過兩年多的規劃改造,昔日雜亂不堪的城中村和灘涂地,變成了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運河文化等功能【詳細】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