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專家:城市建設要考慮人民的歸屬感
“在建設城市的過程中,涉及的風險,尤其不考慮人民的歸屬感,這個環境應該是人類所共有的,我們一定要有身份認同感。作為個人身份認同,以及作為群體的認同感,以及國家和世界的認同感,這種環境從我們身邊開始。”荷蘭專家Prof.Henco Bekkering在2014獅山論壇中表示。
他提示,“現在很多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不論在哪些國家,比如在中國的上海、日本的東京,城市的照片都是千篇一律的。所以,在城市的設計過程中,已經失去歷史的獨特性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在城市的設計過程,上海是怎樣的城市,我們需要對城市本身進行定位”。
以下為演講實錄:
Prof.Henco Bekkering:先生們、女士們、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驕傲和非常感謝主持人給我機會發言,中國是非常有意思的國家,佛山、獅山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地區,今天的會議讓我能學到很多知識,我跟大家分享的,不僅是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文化,對于我來說,我本人也是設計師,在某一個節點,必須把城市的設計考慮進去,城市的設計非常重要,對于城市來講,城市是永遠存在的地區,而且我們需要發展網絡,在城市當中不僅有一些物基礎設施來支撐城市的發展,除了一些實際物體的基礎設施以外,城市也是人的設施,也要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對于城市和環境來講,我們人要有著尊重環境,有著這種遠見卓識,未來考慮的理念。
城市發展也經常在不斷變化,尤其對我們城市的設計,城市設計是不斷演變的過程,與此同時,我們在城市過程當中,我們是需要建立起一系列設計的項目。在城市設計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從本地的角度來看城市的設計,要采取全球化的角度來看設計。在開發和設計當中,我們要整體看城市化建設。在城市設計發展過程中,我們更加采取國際化的視野。除此以外,我們在開發城市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采取多層次的設計項目。城市是由各個網絡組成,我們在網絡有各個節點,支持網絡的形成。如果沒有這些節點,沒有這些環節,我們很難構建城市網絡的發展。
對于我們城市這種網絡的建設,首先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來看城市的規劃過程,我們看一下中國的城市,這個城市被叫做“基因城市”,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不論在哪些國家,比如在中國的上海、日本的東京,城市的照片都是千篇一律的。所以,在城市的設計過程中,已經失去歷史的獨特性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在城市的設計過程,上海是怎樣的城市,我們需要對城市本身進行定位,上海是歷史的地位,上海也是一座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在上海城市的設計和開發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歷史和現實連接起來。對于歷史的城市,我們可以對上海的古建筑進行復古的建造,比如我們可以對舊的建筑和風格進行仿古的建造,尤其對上海比較舊的那些比較有特色的洋房,可以在上海的設計開發過程中,可以與新城結合起來。
在深圳我們有創意城,在創意城當中,只是對原有的特色進行保護,唯一不同的對于創業城的功能、定位進行變化,在城市的開發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歷史與文化的角度考慮進來,這個非常重要。
基本上找不到跟中國同等發展速度的案例,實際上世界其他地區都有一些小規模的城鎮建設,但是他們的規模和中國差距還是比較大,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城市會有各種各樣的改造,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更多的關于在建設城市的過程中,涉及的風險,尤其不考慮人民的歸屬感,這個關鍵應該是人類所共有的,我們一定要有身份認同感。作為個人身份認同,以及作為群體的認同感,以及國家和世界的認同感,這種環境從我們身邊開始。如果你能夠感覺屬于自己周圍的環境,從中可以尋求到自己的身份,那么,你也會更加關注周圍的環境。而這樣一種情況,在中國大規模的城鎮化國家當中,我們也涉及到很多話題,比如環境惡化、污染嚴重,以及用掉了我們子孫后代的資源,一去不復返。在復雜的環境當中,肯定不能找到輕松的解決方案,我覺得我們在研究人民在環境當中的行為,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參考。
比如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他們現在去到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一些地區,但是在具體做的過程中,有些情況下沒有尊重當地的具體歷史環境,我相信這種情況,在佛山和珠江三角洲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在這里我一定認為要注重本土,而接地氣。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